946
人物
iPhone X問世,蘋果向世界宣告,我們,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演講上,喬布斯曾這樣說道:我年輕的時候,有一份很棒的雜誌,名為《全球目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它是我們那一代人的‘聖經’之一。其締造者是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雜誌的出生地就在離這兒不遠的門洛帕克(MenloPark),他用自己的詩意賦予其生命。當時是20世紀60年代末,個人電腦和桌麵出版時代還未開啟,因此,這份雜誌都是通過打字機、剪刀和拍立得相機製作而成。它有點兒像平裝版的穀歌,但它比穀歌早了35年:它很理想主義,充盈著整齊的工具和偉大的概念。
斯圖爾特及其團隊推出了多期《全球目錄》,在該雜誌生命的尾聲,他們推出了最後一期。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那時候我和你們現在一般年紀。最後一期的封底是一張照片,上麵是清晨的鄉間公路,如果你們愛冒險,那麼應該在搭車的時候看過這種場景。照片下麵是一句話:求知若渴,虛心若愚。這是他們的告別感言。
也正是因為喬布斯的“求知若渴,虛心若愚”,他才不會待在原地不動,他一直在前進,一直地進行自我革命。
喬布斯沒有把他的人生曆程看作是在經營企業,而是一直堅持一個觀點:把自己當成一名開創者。這是他從對鮑勃•迪倫的崇拜中所獲取的人生啟迪。喬布斯少年時代極度崇拜鮑勃•迪倫,能背出迪倫寫的所有歌詞;他欣賞迪倫勇於突破自己,並不畏外界評論的作風。“我和喬布斯都欣賞鮑勃•迪倫,他的歌關注生命、生活和價值觀,以及真正重要的事情。而披頭士則太簡單,他們隻唱些關乎愛情的流行歌曲。”這是好友沃茲的回憶。
喬布斯表示:“我從小就把鮑勃•迪倫(Bob Dylan)視為我學習的偶像。我年齡越大,越能體會到他所有歌曲裏所蘊含的哲理,並且發現他從來不會在原地踏步。一名真正的藝術家知道他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相信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無論成功與否,隻要他們不怕失敗,繼續冒險,他們依然是藝術家。迪倫和畢加索正是這樣的藝術家。”
有許多人曾經一度做過驚人的事,然後就再也聽不到有關他們的消息,《麥田守望者》的作者在寫完這部作品之後,不就再也沒有寫過其他的著作嗎?而喬布斯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當他被蘋果踢出去之後,他又一次讓“創新的輪子轉了起來”,創建了 NeXT和皮克斯公司;當蘋果遇到危機時,喬布斯又挺身而出,將蘋果挽救於崩潰邊緣。
喬布斯自他1985年離開蘋果後的10年間,確實少有建樹,但是當他1995年步入40歲以後,卻成就卓著。那一年《玩具總動員》發行上映,第二年蘋果收購NeXT,使他一舉重返他當年創建的公司。
回到蘋果,喬布斯將證明,即使超過40歲的人也可以是最好的創新者。二十幾歲,他就改變了個人電腦,現在,他將同樣改變音樂播放器、唱片產業的商業模式、移動電話、應用軟件、平板電腦、書籍以及新聞業。
2008年10月,喬布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1997年我回到這裏時,一度要找些多餘的辦公空間,然後我發現了一處地方陳列著老舊的Mac和其他東西。我說:把它們清走!然後就把這些‘該死的’送到了斯坦福大學。在這個行業裏,如果你總回頭看,你會被消滅的。你必須關注前方。”
“一些項目被喬布斯完全殺掉。喬布斯常說死亡是最美麗的,因為有死亡才會有新生。自己要熱愛自己的產品,才能推銷給別人。而且一定要敢於殺掉自己的產品,而不要等別人來殺你。自我涅槃會換來成長。”一個蘋果的老員工回憶。
正如鮑勃•迪倫從來都是堅持進行自我革命一樣,喬布斯也不斷地對蘋果的產品進行革命。喬布斯處在這個以高速發展的行業,就是要與速度賽跑,就是要忘掉過去的成績,衝向下一個目的地。在依靠軟件夯實蘋果的競爭基礎的同時,喬布斯不停地提出新理念,試圖依靠新產品鞏固蘋果重新啟動後積累起來的動能。幾乎每當蘋果的重要產品即將宣告完成時,喬布斯都會退回最本源的思考,並要求將產品推倒重來,理由是:“這不僅僅是工程學和科學,也是藝術。”喬布斯認為自己沒法選擇,蘋果員工也一樣沒法選擇。
以手機為例,就在廠商們圍繞著直板、翻蓋、滑蓋、旋轉、QWERTY鍵盤等設計絞盡腦汁地進行創新的時候,造型簡單、完全沒有任何裝飾,也沒有什麼精巧機關的iPhone就這樣橫空出世了,甚至簡單到連按鍵都幾乎全部省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精簡到極致的設計征服了消費者,很多人不惜連夜排隊隻為更早獲得這樣一部手機,讓人不得不佩服設計的力M以及喬布斯對美感的把握。除了外觀上的簡潔設計,蘋果還在用戶界麵上進行了革新,將觸摸控製與功能操作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給用戶帶來非常愉悅的應用體驗。
要麼自我革命,要麼被人革命,沒有第三條道路。喬布斯選擇的總是第一條路。喬布斯使得個人電腦像電話一樣易於使用,改變了動畫電影的製作模式,吸引消費者轉向數字音樂,令手機重現時尚感。當人們己經習慣了在鍵盤上敲敲打打的時候,喬布斯創新與變革的腳步卻從未停止,iPad的橫空出世就是喬布斯天才想法的再一次偉大實踐,喬布斯使得平板電腦成為人人模仿的對象。
在創新上,喬布斯總是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路,這看起來是冒險,實際上卻是一種超越。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Jonathemlve)曾經說過:“在一家靠創意推動生產的企業裏,其危機便是不再繼續創新。而其真正的風險則在於公司領導者認為不要冒險。”
文章選自:《喬布斯:產品製勝法則》
作者:韓樂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最後更新:2017-10-08 18: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