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人物
分羹萬億市場:資本湧入學前教育
在互聯網和消費升級催化下,父母對於兒童成長的認知、理解、需求、支付能力,已經有很大變化,會直接導致幼教產業、兒童成長內涵的多元化發展,投資機會隨之到來。
伴隨著以民促法落地為代表的政策利好和以二孩政策為代表的人口紅利出現,學前教育領域正在吸引著更多參與者的到來。
Frost & Sullivan預計,國內幼兒教育服務市場的規模將從2016年的471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9200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4.3%。高速增長預期背後是城鎮化進程、中產階級擴大、可支配收入增長等多因素的共同推動。
“幼兒園受關注是因為市場比較大,這包括二胎政策、消費升級等帶來的推動。除了幼兒園,早教機構、幼教服務提供商等也是資本關注的熱點。”拚圖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11月15日,在GET 2017教育科技大會早幼教論壇上,多位與會嘉賓圍繞幼教產業格局與資本趨勢、未來早幼教的產品和服務形態等多個話題發言。
“在互聯網年代和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父母對於兒童成長的認知、理解、需求、支付能力,已經有很大變化,會直接導致幼教產業、兒童成長內涵的多元化發展。” 威創集團董事、副總經理何一名在演講中說。
2015年開始,威創股份基於存量市場的整合、激活機會,以及技術應用可以給學前教育帶來的新機遇,正式進軍幼教領域。如今公司旗下的幼教品牌共擁有加盟幼兒園超過4500家。
市場需求攀升
隨著2016年二胎政策的全麵放開,早幼教產業開始受益於這一政策變化帶來的人口紅利。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抽樣調查推算數據,2016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出生人口比“十二五”時期(2011-2015年)年均增加了140萬以上,是2000年以來最高的出生人口年份。
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指導司司長楊文莊在年初就全麵兩孩政策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3年以前,二孩出生比重在全年出生人口占比始終保持在30%左右。到2016年,二孩及以上超過了45%,提高了十幾個百分點。
聯幫在線CEO李白以這些孩子在三歲入園、每個幼兒園的入園人數為150人計算,在入園率不增長的前提下,2018年市場至少要增加8000所幼兒園才能滿足這些兒童的教育需求。
市場對幼兒園教育的需求實際增長將更有可能高過前述預期。根據國務院今年年初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學前教育的在園幼兒數要從2015年的4265萬人提高到4500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從2015年的75%提高到85%。
今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民辦教育機構營利性身份得到法律上的確認,也意味著民辦教育機構以企業化運營的路徑變得清晰。市場普遍認為這正在逐步掃清民辦學校走向資本市場的障礙。
“資本大量湧入的情形下,你不主動地去擁抱資本,很可能會被整個市場淘汰掉。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本是我們每一個幼教舉辦人值得去思考的一個問題。”王磊說。
幼教資產受追捧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截至2016年末我國民辦幼兒園15.4萬家、占幼兒園總數64%,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2438萬人,占幼兒園在園人數55%。
幼教在線直播平台聯幫在線麵向家長群體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家庭在選擇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的心理預期與課外培訓收費標準相比大概為3:1.
“幼兒園學費收入是這個行業裏麵最大的一塊,是一塊非常巨大的市場。”李白說。
2017年赴美上市的博實樂教育集團(原碧桂園教育集團),主要業務包括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和幼兒園以及課外輔導。同樣涉足幼教板塊的地產企業,還包括雅居樂、恒大、萬科等。
“未來教育的下半場,地產商為代表的這樣一些教育集團,絕對是會擁有半壁江山,他們的實力絕對不容忽視。還有就是這些以威創為代表的上市公司,擁有資本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王磊認為。
除了地產企業、上市公司的跨界整合,投資機構則在通過與產業資本聯合進行跨境收購的方式,嚐試將全球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國內。
10月,中國首控集團發布公告,集團旗下附屬公司首控新加坡擬聯合高瓴資本,共同作為擬在新加坡上市的幼教集團邁傑思幼兒園的基石投資者。按照協議,首控集團和高瓴資本擁有邁傑思幼兒園在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未來10年的獨家業務運營權,包括投資、收購、興建或管理幼兒園或從事任何幼兒保育或幼兒教育業務合作。
據早前外媒報道,IDG資本和博實樂教育集團有望參與到收購北美第二大的營利性早幼教服務提供商Learning Care Group(LCG)的競購中,以將LCG的品牌引入國內。
園所之外
光大證券研究所新三板研究團隊發布的報告指出,未來3-5年內,幼兒園在需求端逐步提升的情況下,將呈現“高端+普惠”的28格局,普惠園(非營利性)占比約80%,非普惠園(營利性)占比約20%。
該團隊認為,普惠園占比持續提升的趨勢下,一方麵,中低端民辦園的生存空間將被逐步壓縮,另一方麵,國際化、信息化、個性化的高端園將成為強剛需。在政策、資本、技術的影響下,幼教產業洗牌在即。
“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一類機構可能會有很多的機會,就是給這些幼兒園提供服務、課程、谘詢的機構,這樣的一些機構也會形成一個特色的補充,這是整個民辦幼兒園的發展特點。”王磊說。
值得注意的是,幼兒園是兒童成長的重要場景,但並不是學前教育發生的單一場景。
何一名指出:“傳統理解中的早幼教僅僅是幼兒園這樣的單一場景,幼兒園教育也是單一服務,現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包括園外、園內,線上線下,幼兒園教育、素質教育和其他兒童成長的相關服務(包括健康等等)。”
在幼兒園之外,威創正在嚐試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參股、戰略合作等進行早幼教板塊的布局,具體包括家園溝通、線上老師培訓、多媒體繪本解決方案、籃球培訓、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編程等多個方麵。
“互聯網的普及和技術的推動,也都和教育進行了一些結合。早幼教領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這些技術的影響和驅動,這給行業帶來了一些新的特色。”王磊補充說。
(原標題:分羹萬億市場:資本湧入學前教育)
最後更新:2017-11-18 10: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