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人物
電影《芳華》上映 這份芳華已逝的情懷值多少億(背後A股公司梳理)

經曆撤檔風波後,電影《芳華》終於在今天與觀眾見麵。馮小剛這次瞄準了那些年芳華已逝的“中年大叔們”,對於已經經曆過火熱青春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大打情懷牌,賺足他們的眼淚。
《芳華》今至華誼喊出10億元目標
《芳華》從象征最美麗青春的軍隊文工團舞蹈演員們展開,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曆了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目前《芳華》豆瓣評分為7.9分,多數觀眾給出了四星的評價。
這樣一部偏文藝的電影,到底能收獲多少票房?《芳華》能終結文藝片票房慘淡的定律嗎?
出品方華誼兄弟(300027)CEO王中磊給出了10億元的預測。10億元的目標,對一部文藝片來說可謂“目標遠大”。
去年,同樣是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最終票房不到5億元,距離保底票房尚有一步之遙。
一位電影院市場部人士告訴e公司記者:“華誼對這部片子的要求比較高,可能達到10億元幕後發行這塊才會有獎金,但我個人認為,這種類型的電影(文藝片)要這麼高的票房並不是很正常,而且這部片子在馮小剛公社拍攝的,成本並不是很高。”
首映日票房領先 中年一代為觀影主力
帶著好奇,e公司記者今日也走訪了深圳兩家大型電影院。《芳華》市場號召力究竟怎樣?
地鐵站裏的電影宣傳廣告
從影院密集的排片看,《芳華》在賀歲檔期還是占據有利位置的。
深圳橙天嘉禾影城萬象城店的經理告訴記者,《芳華》表現還不錯,截至接近今天13點,該影院今日賣出709張,票房27733元,排片率大概在44%。
記者注意到,觀影群體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在采訪觀眾們的觀後感受時,記者聽到的幾乎都是肯定的評價。有位阿姨還熱心地向記者安利:“這部片子有愛情,有友情,講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不應該隻屬於中年人,年輕人也值得一看。”
從全國票房數據看(貓眼首日實時票房),截至今日16時10分,《芳華》實時票房達到4435萬元,累計票房6986萬元。
《芳華》與《奇門遁甲》攜手來開了今年賀歲檔的大幕。尤其是《奇門遁甲》,臨時提檔半天,在昨天18點就率先上映了。
可以看到,今日《芳華》票房成績微微領先於昨日提檔的《奇門遁甲》。
不過,因為時長的關係,《芳華》在排片上有些吃虧。記者從專業人士處了解到,《芳華》由於片長(136分鍾)比較長,一個廳可能比《奇門遁甲》(113分鍾)少排一到兩場。
貓眼數據顯示,《芳華》今日排片場次約9萬場(排片占比34.4%),明顯低於同日《奇門遁甲》排片9.81萬場(排片占比37.4%)。
而造成《芳華》排片低於《奇門遁甲》,票房卻高一些的原因是觀眾的“用腳買票”。相較《芳華》7.9分的豆瓣評分,《奇門遁甲》目前評分僅有5分。
《芳華》的上座率也明顯高於《奇門遁甲》。截至目前,貓眼電影顯示,《芳華》的上座率超過13%,而《奇門遁甲》的上座率不到10%。
實際上,在今日正式上映前,《芳華》此前已進行過小規模的點映。
華誼兄弟方麵人士也向e公司記者透露,《芳華》在12月9日與12月10日兩天全國超前點映的成績不錯。
淘票票數據顯示,兩天點映,《芳華》總票房達到2428.25萬元,點映人次71.4萬,點映觀眾好評率達到92.05%。
《芳華》的英文片名為《Youth》,算是馮小剛版本的《致青春》,年代感比較強,主打中年一代的“情懷牌”無疑了。
馮小剛電影官微此前一句:“青春不老,誰的芳華都不曾逝去。佳音終傳,誰的等待都不願辜負。”,也戳中不少觀眾的“淚點”。
《奇門遁甲》則屬於魔幻武俠題材,網羅了周冬雨、倪妮等人氣明星。
從《芳華》票房超過同期《奇門遁甲》來看,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中年一代的電影消費能力並不遜色於“佛係”少男少女們。
《芳華》背後多方資本
關於《芳華》撤檔的原因儼然已是一場“羅生門”。在各種討論版本中,“資本對賭”被頻繁提及。
“據我們內部了解是不太可能,因為《芳華》撤檔的時候已經有很大預排片了,主創當時都在路演了,如果蓄意撤檔,對出品公司來說,損失了很大一筆前期宣傳費用。不過,現在再上的話,觀眾可能會有一個好奇心,好奇這部片子到底講了什麼,為什麼會撤檔,無形中也提高了電影的曝光度。”前述電影院市場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或許,對賭沒大家想得那麼重要。
不過,在如今的電影製作發行模式之下,任何一部大片背後都有著多方資本勢力的支持,賣情懷的《芳華》當然也不例外。
華誼兄弟提供的資料顯示,《芳華》的製片方包括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馮小剛本人及華誼兄弟持股)、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愛奇藝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耀萊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文投控股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文化)、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英雄互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峨眉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阿裏巴巴影業有限公司、東陽向上影業有限公司、東海旭日影業有限公司、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
《芳華》的發行方則包括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華影天下(天津)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公司。
作為上市公司資訊第一平台,e公司這裏幫大家梳理一下,《芳華》主要涉及了3家A股公司:華誼兄弟、北京文化、文投控股。這3家公司近年合作非常緊密,此前還曾合作《我不是潘金蓮》,大有“鐵三角”之勢。
早在去年10月,北京文化就公告曝光,擬1000萬元參投《芳華》。彼時《我不是潘金蓮》還未上映。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潘金蓮》是馮小剛與華誼兄弟深度捆綁之後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公司2016年寄予最大希望的年度作品。與《芳華》的命運很相似,這部片子曾經曆了改檔、未播先火,也屬於不折不扣的“話題電影”。
而正是從《我不是潘金蓮》的對賭失利開始,大家對馮小剛導演旗下東陽美拉的業績對賭變得格外“上心”。
東陽美拉2016年業績承諾為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此後4年間需在上一年承諾的淨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如未能達到標準,馮小剛將以現金補足差額。
有人測算稱,對需要衝刺業績的馮小剛來說,想要不賠本,《芳華》票房得上7億元。
不過,資本市場有一大招啊——年末突擊創利。盡管去年《我不是潘金蓮》不達預期,馮小剛仍以1.015億元的淨利踩線完成業績承諾。
秘訣其實就在今年華誼兄弟的一份補丁公告裏,馮小剛作為編劇、導演、演員、甚至廣告代言人的收入都計入了業績承諾。
名人大V如何看《芳華》
在正式公映之前的12月6日,《芳華》曾在北京舉辦首映禮,葛優、徐帆、範冰冰、範偉、張譯等影視圈名人到場。
葛優看完電影表示“非常好”,他感歎,“電影中拍的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原汁原味的青春。”
範冰冰表示,“今天作為家裏人來看這部電影,眼淚一直在流,謝謝導演把一部這麼優秀的作品帶給我們。”
範偉則感慨電影如導演其人“情意濃濃,不同年齡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感動。”
馮小剛的夫人徐帆表示,“每次馮小剛拍新電影的時候我都很緊張,每次電影跟觀眾見麵的時候我都很感動。”
而馬雲則是在9月份發文對《芳華》做出評價:
最後更新:2017-12-15 21: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