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定向降準非貨幣政策轉向

十一長假前夜,央行突發“大招”。9月30日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通知,將之前對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定向降準考核範圍擴大至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降準幅度為0.5個到1.5個百分點。同時,央行表示,定向降準並不改變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新政策自2018年起執行。

多家機構預測,此舉將增加市場資金6000億至8000億元,一定程度上補充了銀行體係流動性,但將此政策解讀為貨幣寬鬆信號有違政策初衷,央行相關負責人也明確表示,定向降準政策並不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總體取向。

此前,9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動國有大型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在基層落地,對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等貸款增量或餘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準。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建立了增加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的正向激勵機製,有助於促進金融資源向普惠金融傾斜,優化信貸結構,這屬於一種結構性的政策。

對於部分人士由“定向降準”聯想到“降準”、並引發寬鬆預期的猜測,權威機構普遍認為,短期內看不到全麵降準的可能性。申萬宏源研報指出,三方麵因素決定了全麵降準還言之尚早。一是目前國內經濟總體穩定;二是外匯占款趨於均衡;三是監管趨嚴和金融去杠杆要求當前貨幣環境不能過於寬鬆,也不能釋放寬鬆信號。

央行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定向降準政策釋放的流動性是符合總量調控要求的,銀行體係流動性保持基本穩定。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經濟穩定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在定向降準政策正式落地前後,央行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保持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的穩定。

“此次定向降準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的轉向。相反,這次定向降準之後,短期內全麵降準是不會實施了。接下來,央行將會繼續堅持穩定中性的貨幣政策,維持市場流動性基本穩定。”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而對於此次定向降準的意義,市場人士均持肯定態度,認為微調貨幣政策,有助於幫助經濟平穩運行,使經濟更加具有活力。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其實定向降準並非新鮮事物,2014年便開始實施。但這次定向降準的領域不僅覆蓋了小微和“三農”貸款,還延伸到脫貧攻堅和“雙創”等其他普惠金融領域。他表示,這次對原有政策標準進行了優化,聚焦“真小微、真普惠”,政策精準性和有效性都有顯著提高。

(原標題:定向降準非貨幣政策轉向)

最後更新:2017-10-09 07:03:12

  上一篇:go 多機構預測:9月份物價仍運行在合理區間
  下一篇:go 住房投機麵臨“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