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亞洲一號”布局全國,京東未來十年可能不需要再招人了

東哥解讀電商

京東還在大規模的在全國建設“亞洲一號”,未來五年倉儲環節履約成本不會有明顯下降,但5年折舊以後履約成本會大幅下降。效率也大幅提升,即使訂單增長十倍,現有倉儲人員也能完成訂單生產。這也是為什麼京東堅定要做自動化無人化的智慧倉儲!

那麼京東10萬+物流人員會失業嗎?不會,但也不用大規模擴招倉儲物流人員了。需要的隻是,現有倉儲物流人員技能的升級迭代。

- 作者| 李成東

這是一段在微博上廣為轉發評論的視頻,說的是隨著機器人的大規模使用,智能物流大幅提升了物流速度,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錯誤率。

來源央視財經:《中國快遞分揀係統逆天:5分鍾計算量相當於機場》

此前東哥在騰訊和京東做戰略的時候,也參觀過包括易迅網、1號店、亞馬遜中國、垂直電商以及各類型賣家的倉儲環節,這一次參觀京東亞洲一號還是很震撼的。

一般人不會有什麼感覺,隻有縱向曆史、橫向競爭對手比較才看得出來差異。

亞洲一號背景及發展概況

劉強東在2007年開始啟動京東自建物流體係,2009年抓住國務院振興物流規劃的重要商機布局京東的物流地產園區,京東上海“亞洲一號”於2009年12月正式簽約,但到2011年9月才拿到地,2012年4月舉行奠基禮,位於上海嘉定,占地300畝。兩年後的2014年10月20日,京東宣布其位於上海的首個“亞洲一號”現代化物流中心(一期)在雙十一大促前夕正式投入使用。

三年後,京東的亞洲一號已經從當年的上海已經擴展到廣州、北京、武漢、昆山等八大城市的9座,覆蓋全國,並在2017年的618全麵投入使用,為京東618首次突破千億交易額大關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的廣州亞洲一號是小件庫,今年618單體倉庫就出了57萬單,保證了用戶能更快的收到商品體驗。顯現出了,自動化倉儲對電商的巨大價值。

傳統倉儲模式當然也可以支持電商大促,但隻能通過疊加人員,三班倒的方式。而且訂單必然會延遲,大促的時候錯誤率也會大幅提升,最後導致用戶投訴,抱怨增加。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用戶,已經不再熱衷於“雙11”了。某知名傳統企業電商,此前每逢大促,電商運營行政都要下倉儲幫助處理訂單。消費者收入越來越高,消費升級後對用戶體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商的競爭不隻是前端流量的競爭,供應鏈的競爭,也同樣是後端倉儲物流的競爭。

京東過去十年,能夠打敗亞馬遜中國,當當逆襲成為中國第一大自營B2C,京東贏在用戶體驗,贏在物流。

亞洲一號,亞洲最先進的自動化電商倉儲

京東上海“亞洲一號”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電商物流中心之一。

來源:京東自動化倉庫亞洲一號官方介紹

硬件方麵,上海“亞洲一號”擁有自動化立體倉庫(AS/RS)、自動分揀機等先進設備;軟件方麵,倉庫管理、控製、分揀和配送信息係統等均由京東公司開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整個係統均由京東公司總集成,目前90%以上操作已實現自動化。目前支持5萬SKU,每日處理訂單十幾萬件,去年雙十一峰值處理訂單二十五萬件,“亞洲一號”分為4個區域——立體倉庫區、多層閣樓揀貨區、生產作業區和出貨分揀區:

1、立體倉庫區:庫高24米,利用自動存取係統(AS/RS係統),實現了自動化高密度的儲存和高速的揀貨能力。

2、多層閣樓揀貨區:采用了各種現代化設備,實現了自動補貨、快速揀貨、多重複核手段、多層閣樓自動輸送能力,實現了京東巨量SKU的高密度存儲和快速準確的揀貨和輸送能力。

3、生產作業區:京東的作業區采用京東自主開發的任務分配係統和自動化的輸送設備,實現了每一個生產工位任務分配的自動化和合理化,保證了每一個生產崗位的滿負荷運轉,避免了任務分配不均的情況,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

4、出貨分揀區:采用了自動化的輸送係統和代表目前全球最高水平的分揀係統,分揀處理能力超過20000件/小時,分揀準確率高達99.99%,徹底解決了原先人工分揀效率差和分揀準確率低的問題。

自動化節省90%的人力,300人的工作量現在隻需要20人

隨著倉儲機器人的大範圍的使用,傳統電商倉儲人員需求大幅縮減。原來100個人的活,現在可能隻需要不到10個人就可以輕鬆完成了。京東物流集團大約有八九萬員工,其中80%是物流員工,物流員工裏麵20%是倉儲員工,上萬的倉儲或許未來大部分將失業?

來源:《央視:京東物流麻湧機器人分揀中心》

此前記者采訪位於廣東東莞的京東華南區麻湧分揀中心,1200平方米,300個分揀機器人有序的排隊、取貨、掃碼、前進、投貨,全過程流暢而平穩。

京東華南分揀負責人陳金剛介紹,麻湧分揀機器人,單小時的處理能力能夠達到一萬兩千件。這裏的機器人分揀線共有兩層,上層的小機器人根據地麵二維碼指示,準確將貨物投入相應貨口。下層每個貨口係有麻袋,對應不同的站點。一旦貨物裝滿,便會有指示燈亮起,提示分揀員需要將麻袋紮口,並推送到傳送帶前往裝車區域。在整個分揀區域,原有的300名分揀員工如今變成了隻有不超過20人。與傳統分揀線相比,顯得十分冷清。

京東物流上海亞洲一號負責人蒲浦江談到,不隻是現在需要的人更少了,而且工作強度也大幅減弱了。傳統電商倉儲在大促的時候,需要三班倒生產訂單,現在即使是618大促,最多也就是加班到晚上9點鍾。亞洲一號分揀區,每天分揀30多萬單,即使再加三四倍的量也基本沒有什麼影響。

目前上海嘉定的“亞洲一號”日訂單處理也就占整個華東區10%左右的訂單,大部分倉儲還是傳統的倉,並不會像絕大多數人認為的京東倉儲員工會失業。另外京東還在高速增長,每個月都有大量的新倉被啟用,在華東區的倉儲員工可以選擇回鄉離家最近的一個京東倉儲工作。即使是最先進的亞洲一號,也還需要大量員工負責技術、機器管控等倉內業務。雖然京東有數以萬計的倉儲員工,但並不會因為亞洲一號的建設而失業。

2014年京東第一個亞洲一號投入使用,到2017年已經有9個建成投入使用,未來更多亞洲一號還將在各大省會城市建成。但由於京東亞洲一號的大規模投入使用,即使未來京東訂單增長十倍,倉儲物流未來的確不再需要招人了。

智慧物流改變倉儲物流人才需求結構

隨著亞洲一號的建立,對倉儲員工的要求也改變了。一方麵,新設備需要高學曆高文化程度的技術人員迅速提升專業技能,走向管理崗位,為此,京東已經於去年推出了雲梯計劃,專注於培養這類人才;一方麵,大量的產業工人不再隻是從事搬搬箱子、打個包這樣的簡單勞動,而是要麵臨轉型。總之,其核心在於,讓機器人幫助人承擔最辛苦的那部分工作,讓人管理機器人並承擔機器人不擅長的工作。

對於亞洲一號來說,當數以萬計的設備在運轉的時候,任何設備出現問題都需要技術工人去檢查維修,後台也需要軟件工程師維護運營。而在以往的倉儲裏麵,並不需要這樣的技術工人和軟件工程師。

蘆秀亮是一名分揀工人,於2011年入職京東,當時連普通的傳送帶都沒有,全部是肩扛手拉,人工搬運,這種勞動對人的體力消耗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體積重量較大的商品在搬運過程中特別費時費力,“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我一天要喝掉8-10升水。”而現在,他負責全國分揀中心的電子屏幕監控。

簡單總結,智慧物流也意味著倉儲物流不再是低技術含量的工作。這意味著原來京東傳統的物流人員也需要升級迭代,適應京東智慧物流的發展。京東上海亞洲一號負責人也談到了,公司對內員工的定期培訓。智慧物流,同樣也要求素質更高的員工。目前,京東通過雲梯計劃,要打造行業精英,將雲梯學員培養成為京東物流自動化發展中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麵,很多京東的一線倉儲、分揀、配送等一線員工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這個大時代下的新勞模。

5年折舊完後,將大幅降低履約成本

那麼投入數以億計自動化設備的亞洲一號是否會拖累京東盈利?這是很多投資人特別想知道的,京東大規模投資物流,未來物流成本是上漲還是下降?

來源:公司財報

2017年第二季度京東履約成本費用率為6.8%,比2016年同期7.1%下降0.3個百分點。這隻是比率的一個數據,如果是看每單平均的履約成本,已經從7年前的20多元,下降到每單10元左右。

京東物流上海亞洲一號負責人蒲浦江談到運營成本時說,傳統的電商倉儲,人力成本占了一半,其它就是租金和設備折舊。而亞洲一號大部分的成本是土地、設備折舊,人力成本占很小一部分。從長遠來看,亞洲一號的成本肯定比傳統電商倉儲低得多。亞洲一號是按照5年折舊的,再過一年半後,倉儲環節的成本可以減半還不止。

京東還在大規模的在全國建設“亞洲一號”,未來五年倉儲環節履約成本不會有明顯下降,但5年折舊以後履約成本會大幅下降。效率也大幅提升,即使訂單增長十倍,現有倉儲人員也能完成訂單生產。這也是為什麼京東堅定要做自動化無人化的智慧倉儲!

那麼京東10萬+物流人員會失業嗎?不會,但也不用大規模擴招倉儲物流人員了。需要的隻是,倉儲物流人員技能需要再升級迭代。

作者李成東,前騰訊京東戰略分析, 東哥投後創始人,微信 lichengdong2016。東哥投後管理招聘2名資深行業記者/分析師,歡迎投遞簡曆,待遇從優,加東哥微信,非誠勿擾。

東哥解讀電商

最後更新:2017-10-08 06:37:00

  上一篇:go 京東要投資中超球隊延邊?回應:沒有投資足球的計劃
  下一篇:go 搞房市,京東的千億美元市值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