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
人物
網友:除了刷臉和貴,iPhoneX真沒啥亮點
北京時間9月13日淩晨1點,“我們,家裏見”蘋果2017秋季新品發布會,在蘋果新總部的史蒂夫•喬布斯劇院上演。
錯過發布會的可以看下麵3分鍾小視頻:

三分鍾看完蘋果發布會
iPhone十周年發布會地點選在尚未完全竣工的史蒂夫•喬布斯劇院,它和酷似飛碟的蘋果辦公大樓,是喬布斯留給蘋果和世人的最後禮物。
這場發布會的特殊含義不言而喻。在發布會開場,庫克花了5分鍾,聲音有些哽咽地回顧喬布斯給蘋果和世界作出的貢獻,回憶了喬布斯與蘋果的點滴,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庫克拭了拭眼角。
首次亮相的iPhone X。@視覺中國
整場發布會,觀眾翹首以盼的是爆料中的iPhone十周年紀念版。據AI財經社獲悉,中國已有網友預付上萬元定金,隻為了能夠成為首批拿到的用戶。
但在新產品的命名上,庫克沒給中國果粉麵子。十周年紀念版手機的名字,放棄了中國人喜歡的幸運數字“8”,選擇了古羅馬數字“X”。而另一款以iPhone8命名的產品,成了毫無新意的iPhone7升級版。
庫克應該有情緒了,全世界蘋果的銷量都在上漲,偏偏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市場在下滑。在庫克擔任蘋果CEO的6年時間,他曾11次來到中國,但最近一次,庫克頗有怨念,“我也看不懂中國市場”。
多麼痛的領悟。
發布會上最大的亮點是iPhoneX,我們下麵就來說說蘋果新品。
iPhone X演示人臉識別遇尷尬
iPhone X的所有配置和功能與之前的爆料和泄密沒有任何出入——蘋果的保密工作“真地是越來越好了”。
與之前的描述一模一樣,iPhone X首次采用OLED全麵屏,手機屏幕上方出現了一戳“劉海”,攝像頭和擴音器都放在這個位置,剩下的全是屏幕。
全麵屏是手機廠商們下一個爭奪的熱點。目前,包括小米MIX、三星S8以及將要在10月份發布的華為Mate10都主打全麵屏。
為了擴大屏占比,小米MIX將前置攝像頭放在了手機底部,三星則不得不將指紋識別區移到了背麵,和攝像頭做了鄰居。蘋果為了全麵屏,放棄了經典的Home鍵,把Home鍵的功能通過手勢來實現,指紋識別也通過人臉識別替代。
點擊播放
GIF/435K
“有趣”的是,蘋果高管費德裏西上台演示iPhone X的Face ID時,卻彈出了密碼解鎖的界麵。參考現在iPhone的解鎖機製,這要麼是現場的Face ID識別失敗了,要麼就是這台演示用的iPhone被不小心重啟了。總之看上去有點尷尬就對了。
iPhone X還把之前iPhone7Plus的橫排雙攝像頭,改成了豎排。分不清iPhone8和iPhone7的用戶不要著急,現在隻要記住一句口訣:橫七豎八。
iPhone X顏色隻有銀色、深空灰兩種顏色,64GB、256GB 兩檔可選,價格分別為 8388 元、9688 元。別忘了,去年這個時候,iPhone7的售價5288元起。
所以,考驗果粉忠誠度的時刻到了。當一個腎不夠用時,你還願意把剩下的那個一起貢獻給蘋果公司嗎?
其實,貴都是其次,關鍵是缺貨。這款手機最早要到10月27日才能預定,11月3日才能拿到貨,離現在將近50天時間。這是近幾年來,蘋果在產能上表現最為糟糕的一次。
一位正在試用iPhone X的女記者。@視覺中國
沒有中國人,全世界都買不起蘋果
發布會前價格早已泄漏,iPhone 8手機+無線適配器+無線耳機的最低配置也得萬元起步,是史上最貴iPhone。對於這樣的價格,路透社昨天撰文稱:iPhone 8太貴了,中國人買不起。
中國人買不買得起另議,但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中國幾百家公司、政策優惠,以及超過300萬為之“賣命”的勞動者,iPhone 8可能貴到世界都買不起。
2016年,庫克多次強調,蘋果在中國創造了300多萬個就業崗位,這個數字讓他非常自豪。毫無疑問,進入2017年,這個數字隻會進一步擴大。
300多萬人共同鑄就了iPhone,從芯片、充電線直至機身,他們親手“撫摸”過iPhone的每個環節,又在最後轉身成為蘋果的用戶。
這其中,僅富士康,就承擔了蘋果產品基石般的作用。自2001年iPod起,富士康與蘋果便成了最親密的夥伴,郭台銘幾乎滿足了蘋果對於每一款重磅產品的生產需求。
富士康總能在第一時間拿出生產原型設備,生產線全力運轉的時候,這裏是全世界最具效率的地方。
富士康是蘋果最大的供應商,也是蘋果產業鏈中最難替代的一環。為了牢牢握住代工鏈條,蘋果在該領域相繼培植了上海昌碩和偉創力,但是後者的良率與效率離富士康還有很大的差距——這還是建立在三者都“享受”中國勞動力、效率與政策的基礎上。
無法想象,離開富士康、離開“蘋果城”,iPhone的成本會有怎樣幅度的上漲。2016年,特朗普曾威脅蘋果將工廠搬回美國,相關分析認為,這項措施僅勞動力成本端,就將給蘋果產品帶來20%—30%的價格漲幅。
富士康隻是蘋果中國產業鏈上的一環。iMac、iPad、iPhone……這些靈魂產品的從裏至外,都可以找到中國企業的身影。
這些企業共同“構成”了蘋果的利潤。2017財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iPhone類產品的營收為蘋果貢獻了62%的比例。與之相對應的另一項統計數據是,2016年,蘋果手機銷量雖然隻占全球的12%,卻霸占了手機產業超過90%的利潤。
伴隨著iPhone 8的推出,業界分析認為,蘋果的利潤比例和總值將再創新高,其市值也極有可能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家萬億美元企業。
遺憾的是,在蘋果的利潤空間裏,中國尤其是大陸地區供應商,始終處於邊緣地帶。雖然數量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大部分大陸供應商參與的是次要配件,芯片、屏幕等高利潤的主要配件與之無關。
認識到這些,麵對路透社“中國人買不起iPhone 8”的報道,有網友這樣回答:買的起是一回事,值不值得買是另一回事。車、房都買得起,手機有什麼買不起。100塊一卷的廁紙我也買得起,但誰TM會去買100塊的廁紙擦屁股?
最後更新:2017-10-08 1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