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不冒然跟進,OPPO多年來一直堅持低調和本分

OPPO一直以來都是一家非常低調的企業,不過從2016年開始即便是OPPO再低調也不由得被所有人關注,因為在2016年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OPPO的出貨量與2015年相比實現了122%的增長,其出貨量達到9500萬,首次問鼎國產手機第一名,在2017年第二季度OPPO出貨量為2950萬,市場份額增至8.2%,試問這樣的OPPO如何能夠不被關注?

在OPPO成為國內智能手機的領軍品牌之後,各方也都開始分析OPPO成功背後的原因,其中有人認為OPPO的成功是因為渠道和品牌,是堪稱線下霸主的體驗店數量以及隨處可見的廣告投入為其帶來的銷量增長。不過,這並不是主要原因,OPPO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產品,以及產品研發背後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本分”。

OPPO從2004年創立以來,就以低調著稱,如果算上前身步步高90年代初的創業曆程,OPPO這波消費電子老兵已經低調了三十多年。而OPPO從2004年開始,一直堅持在公開市場深耕渠道和控製現金流至今,即使在運營商時代完全被動,即使在電商時代自身也很迷茫,依然堅守“本分”的戰略思想,用一點一滴的積累來增加其核心競爭力。

而且OPPO在市場誘惑麵前非常具有定力,在誘惑和壓力麵前,OPPO一直堅持做認為對的事情。2015年,OPPO開始主打R係列,並且定位年輕用戶群體。小米和華為都在同時推多產品線,OPPO副總裁吳強認為要抵製誘惑和壓力,“我們不管別人怎麼做,或許是OPPO能力不夠強,既然吃虧了,就堅持隻做一件事情。”在經曆兩款產品的打磨之後,R9成為2016年爆款,隨後的R9s係列以及最新的R11係列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分”內化到OPPO企業文化,表現出來也都是很多看似不值得一提的細節,比如,OPPO選擇手機代理商時會把理念與價值觀達成共識放在第一考慮要素;比如,供應商反映OPPO對手機材料的選擇太過嚴格,要進入OPPO的供應鏈,如履薄冰;比如,OPPO人的需求往往很明確,不讓供應商重複返工;比如,頻頻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的OPPO從來不占非代言明星的“便宜”;比如,OPPO對待市場份額不喜不悲,專注在洞察用戶和產品。這些看似很小的點,需要用“守拙”的心態去堅守本分。

事實證明,OPPO最近的很多決定和做法都是正確的,比如在雙攝普及的2016年OPPO沒有推出雙攝手機,而是在2017年拿出了更成熟的OPPO R11;比如在眾多手機廠商都在抓緊時間搶奪全麵屏手機市場的時候,OPPO依然暗觀潮湧,爭取拿出一款讓用戶滿意的全麵屏產品,從這些做法都能夠看出OPPO一直以來都是初心未變的。

最後更新:2017-10-18 17:53:14

  上一篇:go 受得了誘惑、扛得住壓力,OPPO憑借“本分”做產品
  下一篇:go 線下大廠進軍全麵屏 vivo X20開箱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