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人物
次新股頻頻上演閃崩行情 逾50個股跌停(名單)
點擊查看>>>次新股行情一覽 次新股資金流向
次新股今日集體大跌,個股頻頻上演閃崩行情。截至收盤,板塊內逾50隻個股跌停,跌幅超9%的個股逾50隻,跌幅超5%的個股多達250多隻。個股方麵,匯金通、晨化股份、科信技術、徠木股份、聯合光電、奧聯電子、愛樂達、樂心醫療、力盛賽車、銘普光磁、佳力圖等多隻個股跌停。桂發祥、英派斯、建科院、科森科技等股大跌。
點擊查看次新股行情(來源:東方財富網)
【延伸閱讀】
次新股投資邏輯生變 這些股機構和牛散都在買(名單)
次新股三季報業績分化明顯。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統計,2016年3季度以來上市的495支新股中,首份三季報中出現營業利潤同比下滑的企業137家,占比達到28%,其中14家業績同比下滑超過50%。與之相對的是,所有次新股中有53家三季報營業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
華創證券策略組分析師張峻曉表示,隨著次新股發行數量的增加,股票之間的業績分化成為必然趨勢,逢新必炒邏輯失去市場,次新股投資需要更加關注基本麵邏輯。而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概念稀缺、增長確定性強且有業績支持的次新股將成為投資熱點。
業績分化加速
張峻曉表示,部分企業會粉飾報表,這是導致部分次新股業績變臉的重要原因,此外,隨著新股發行的速度越來越快,次新業績分化是必然趨勢。
有色金屬、傳媒和交通運輸行業次新股業績平均增速最快。根據華泰證券統計,次新股三季報中,有色金屬三季報淨利潤平均增速為125.51%,傳媒行業為80.01%,交通運輸行業為74.61%。
其中,有色板塊的寒銳鈷業前三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17%,在次新股板塊中表現第一,交通運輸行業的秦港股份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670%。除此之外,機械、電子、計算機等板塊業績表現同樣突出,在營業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0%的53家企業中,上述兩個行業總計占有12家。
從板塊上看,非銀金融和家用電器整體表現較差,華泰證券的統計中,11家家用電器次新股平均淨利潤下滑8.01%,非銀金融行業同比下滑10.35%。新材料等行業受製於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業績也差強人意。
個股上,樂心醫療、絲路視覺和古鼇科技業績下滑最為明顯。古鼇科技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虧損1021萬元,同比下滑184.19%,古鼇科技在業績預測中還表示,基於《人民幣現金機具鑒別技術規範》金融行業標準的具體管理辦法尚未正式執行,商業銀行對於公司產品的采購量減少,以及公司產品降價等原因,推斷2017年業績可能發生重大變動。
這些股票最受歡迎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次新股三季報發現,從機構的持倉和調研情況來看,次新股的投資邏輯逐漸向“稀缺性”和“確定性”兩方麵同步演進。
所謂“確定性”則要求股票業績表現出色,並且具有長期盈利的可能性。
明顯的趨勢是,機構持倉較多的企業大多業績表現出色。根據數據,機構持股比例在20%以上的次新股有48家,多家為三季度新增持倉。業績上,上述48家中隻5家三季報淨利潤同比下滑,隻有科達利淨利潤同比下滑超過20%,即使扣除業績同比增速高達7倍寒銳鈷業,剩餘47家的三季報營業利潤平均增速也逼近75%。
張峻曉表示,2016年以來,機構投資風格整體偏向業績和價值,這樣的操作風格在次新股的體現也相當明顯,張峻曉認為,機構價值投資的邏輯會持續加強。
不僅機構在買,牛散也在買!
“稀缺性”,是公司處於A 股相對稀缺的行業,且市場空間較大,公司是增長確定性較強的行業龍頭。
機構調研則情況則反映了對於一些“稀缺性”股票的追逐。市場普遍認為,A股普遍缺乏且批量湧現上市公司的行業有新材料、芯片設計、體外診斷、體育和家具等,這些股票是明顯的“稀缺性”標的。
中國證券報內地新移民買家記者發現,牛散趙建平三季度共在10個次新股的十大流通股東中露麵,涉及行業半數為電子和醫藥生物,且業績方麵,也僅有1家出現淨利潤下滑的現象。
事實上,機構調研也大多集中於上述行業,比如家具行業的尚品宅配今年獲得了488家機構調研,在次新股裏被調研次數最多。
上市不足兩個月的光威複材,因為被認為是A股第一家純碳纖維概念股,目前已經接受了超過90家機構的調研,國內最大的鋰電池精密結構件供應商之一科達利有168家機構調研,11月3日,科達利還接受了包括中歐基金、安信證券、中金證券等多家大型機構的集體調研。
上述私募研究總監表示,這些企業共同的特點就是所處行業比較尖端,A股沒有或者很少同類可比標的,企業本身也擁有比較深的護城河,現在政策鼓勵培育新興產業,所以受到關注比較多。(來源:中國證券報)
聚焦次新股>>>
股性活躍重點關注 三維度掘金次新股
個股最大漲幅達七成 次新股“牛氣”能否持久
次新股業績分化牛散 趙建平三季度加倉電子和醫藥
次新股板塊投資熱情升溫 三維度精選6隻潛力標
次新股投資邏輯生變 這些股機構和牛散都在買(名單)
年末關注次新股 尋找有亮點標的(附股)
大盤在重新站上3400點後繼續反彈,雖然短線出現震蕩,但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時至年末,不論是對成長性的關注,還是對高送轉的挖掘,都為次新股陣營增添了一份炒作熱情。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市場震蕩上行背景下,次新股是年末至明年一季度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板塊,超預期成長、高送轉預期是重要的投資主題。
朗新科技(300682)
市場空間更廣闊
公司為公用事業信息化方案專業供應商。興業證券指出,公司在電力信息化領域深耕20年,目前已為超過1.7億電力用戶提供服務,覆蓋電網用戶總數的40%以上。“十三五”期間電力信息化擁有千億空間,維持15%的穩定增長,將帶動公司主業穩健成長。此外,公司目前已與華潤燃氣、新奧燃氣、螞蟻金服合作,在水務、燃氣、公用事業繳費領域拓展新業務,燃氣業務在手訂單1.33億。目前水務、燃氣信息化程度低,較電力行業空間更為廣闊;同時,公司進軍其他公用事業板塊也可減弱對國家電網的依賴度,提高公司發展的穩定性。
同和藥業(300636)
新增長亮點出現
公司的業務收入主要由瑞巴派特和加巴噴丁等特色原料藥構成。其中瑞巴派特保持著50%左右的營收占比,加巴噴丁從2012年到2015年均保持著25%左右的貢獻。公司主要產品瑞巴派特在國際原料藥市場上份額領先,公司出口收入占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0%。海通證券指出,公司形成了較為優化的產品結構,梯隊分布合理。本次募投項目包括5個原料藥產能建設項目和沙坦類中間體產能建設項目。其中,年產800噸加巴噴丁新建項目是為了配合公司把加巴噴丁作為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的戰略部署,年產10噸達比加群酯項目的建設有助於公司將達比加群酯打造成為新增長的亮點。
電連技術(300679)
明年業績將釋放
公司主營產品價格維持平穩。三季報毛利率47.23%,與去年毛利率基本持平,公司盈利能力穩固。東興證券指出,公司是國內射頻連接器龍頭企業,在日係廠商主導的射頻連接器市場實現了進口替代,成功證明了自身的射頻技術能力和精密製造能力。公司有能力在更多新的領域再次實現進口替代,在汽車、手機兩大海量市場建立新的增長引擎。汽車fakra連接器、手機板對板連接器、Type-c連接器三大新品市場空間數倍於既有業務,打開三年持續成長空間,成長路徑清晰。目前新投項目產能準備進展順利,明年將迎來業績騰飛。
科達利(002850)
高景氣度延續
公司最早以便攜式鋰電池結構件起家,掌握了精密製造技術,然後拓展到汽車結構件,掌握大模具技術,後麵結合兩種技術切入動力鋰電池結構件。公司作為國內深耕結構件行業多年的龍頭,在技術工藝、客戶資源、設備采購方麵具有先發優勢。國海證券指出,隨著全球電動車大趨勢形成,預計動力電池未來三年需求量仍將保持40%以上的增長,動力電池結構件受益於下遊需求的增長高景氣仍將持續。公司已經進入國內一線電池龍頭的供應鏈。作為動力電池結構件的龍頭,國內客戶包括CATL、比亞迪、中航鋰電、力神等龍頭。公司綁定海內外大客戶將跟隨成長。
英搏爾(300681)
產能提升空間大
公司中高速電動車輛電機控製器定位純電動乘用車市場,2017年拓展眾多乘用車客戶,目前已和北汽新能源、江淮、海馬、吉利、眾泰等整車廠商達成批量供貨協議。中信建投證券指出,今年公司在保證純電動電機控製器生產的情況下,對中低速的產能會有所壓縮。同時伴隨公司的主動降價,預計今年中低速業務的收入下降幅度約10%-20%。但產能不是問題,上半年公司僅僅是采取了臨時性的加班措施,下半年生產旺季來臨,公司的產能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募投項目新增35萬台新能源汽車電機控製器產能,進展可能超預期。
凱普生物(300639)
產業鏈優勢明顯
公司是宮頸癌基因檢測龍頭,同時逐步布局婦幼基因診斷平台和第三方分子檢驗所網絡,形成“儀器+試劑+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模式。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業績超市場預期,未來業績高增長有望持續。方正證券指出,公司的香港檢驗所在當地的市占率第一,其成功運營為公司在大陸發展第三方分子醫學檢驗服務積累了寶貴經驗。未來公司將以香港分子檢驗所為標杆,逐步打造全國實驗室網絡,規劃3年內在大陸建成25家分子檢驗所,目前有7-8家已開始對外營業。公司開展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有利於業務向下遊市場延伸,具有明顯的產業鏈優勢。
翔鷺鎢業(002842)
銷售額持續增長
公司以自有資金1.4億元收購大餘隆鑫泰51%股權。隆鑫泰公司設有濕法冶煉、粉末冶金生產兩大生產線,擁有年產5000噸APT、3945噸鎢粉、1500噸碳化鎢的生產能力。計劃2018年延續采礦許可並擴大生產規模,3年內實現年產500噸鎢精礦目標。東北證券指出,公司將對隆鑫泰公司進行生產技術指導、管理嚴密控製、銷售拓寬渠道、並對隆鑫泰製定2018年3000萬預期淨利潤指標。公司和大餘隆鑫泰公司在某些業務上存在重合,大餘隆鑫泰公司的收購會帶來協同效應,使公司在整條產業鏈上更加完善,看好資源整合後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科藍軟件(300663)
競爭優勢凸顯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金融IT解決方案供應商,主營業務是向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提供軟件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中信建投證券指出,隨著我國商業銀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電子渠道逐漸取代櫃台成為商業銀行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互聯網金融推動傳統商業銀行加速轉型,大力發展直銷銀行。另一方麵,當前電子銀行的發展已進入多渠道時代。在這一趨勢下,渠道類解決方案市場將加速發展。目前我國銀行IT解決方案行業規模為225億元,其中渠道類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53.4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科藍軟件作為這一領域的領先企業,預計將受益於行業的快速發展。(來源:金融投資報)
有的漲了逾10倍有的快跌到發行價 該如何玩次新股?
IPO審核進一步趨嚴,使得市場近期對次新股的熱情持續升溫,那麼要如何把握次新股四季度的機會呢?
次新股走勢分化明顯
11月7日,上證綜指重新站上3400點關口時,次新股表現出色,在全天以漲停報收的48隻非ST股中,2017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就占據29席。
過去的兩個月,次新股連續調整頹勢明顯,然而到了這個月,次新股的走勢卻出現了大轉變。11月份以來,次新股指數已累計上漲了6.73%,而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在此期間僅僅漲了1.02%、1.63%。
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共有391隻。其中,寒銳鈷業、掌閱科技、康泰生物、華大基因、江豐電子、至純科技等9隻個股最新收盤價較發行價漲幅均在1000%以上,而漲幅超過500%的共有42隻個股,具體名單如下表所示。
但是,次新股個股走勢分化明顯。眾所周知,上市首日44%的漲幅成為各個新股的“例牌菜”,若以目前價格與上市首日收盤價來比較,已有賽托生物、天能重工、日月股份、上海銀行等在內的16隻次新股跌破了上市首日的收盤價。
數據顯示,次新股指數成分股有114隻,表現最好的成分股掌閱科技近一個月漲幅達到526.52%,其次為阿石創,漲幅為510.36%,風語築、宇環數控、威唐工業漲幅均超過200%。
以下是近一個月表現最差的次新股指數成分股:
四季度如何挖掘次新股潛在機會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市場投資風險偏好持續下降,而投資風格逐漸向價值投資轉移,在此背景下,被冠以“高估值”標簽的創業板個股以及次新股整體出現了大幅調整。但事實上,經過前期的大幅殺跌後,部分次新股估值已經回歸至合理區間的下沿,投資機會逐漸顯現。
具體來看,截至今日收盤,在上市不滿一年的次新股中,有253隻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次新股指數整體市盈率,有59隻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35倍。此外,同時滿足市盈率低於35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且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15%以上的個股有20隻,具體名單如下:
對此,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時報君表示,目前市場風口的變化以及IPO審核進一步趨嚴,使得近期市場次新股的投資熱情持續升溫。由於次新股彈性大等特點,實際操作中應該更關注業績以及估值、所屬行業發展前景,從中尋找到有潛力的次新股。
光大證券分析師周明認為,從目前市場情況看,次新股具備四點走強因素。首先,從三季報透露的業績數據看,389家次新股公司在報告期內合計實現淨利潤541.79億元,同比增長21.9%,而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漲幅隻有18%。其次,相對於老股票,次新股在下半年以來的震蕩行情中產生的套牢盤相對較小,再加上流通市值較小,從而更容易在行情反彈初期被多方資金撬動。第三,次新股普遍存在機構投資者控盤比例較高、籌碼較集中的現象,較適合主力資金運作。最後,次新股向來是高轉送的溫床,隨著年底的臨近,高轉送題材炒作逐漸升溫,也會刺激市場對次新股的炒作。
具體操作方麵,周明認為投資者應該從這幾個角度把握次新股的潛在機會。從目前市場投資風險偏好來看,應該重點關注中小板市場的次新股,中小板市場中有相當一部分公司都屬於細分市場的龍頭公司,其投資價值較為確定。此外,上市時間越短的個股其短線的彈性可能會更強,機構資金參與較為積極。最後,按照總股本不超過2億股、三季報每股收益超過1元、每股公積金及每股未分配利潤均超過2元、年中未進行過利潤分配的標準,來挑選年報高送轉預期較強的次新股。(來源:證券時報)
最後更新:2017-11-17 16: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