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
人物
吳曉靈:政府投資基金擠壓民間投資 應少去競爭性行業
對於一些政府投資基金未達預期效果的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吳曉靈近日表示,政府的資金應該盡量地用在公共服務、教育和公共衛生醫療以及基礎交通建設方麵,少到競爭性的行業當中去。
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國務院關於2016年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吳曉靈在分組審議時稱,據說現在全國各級財政設立的投資基金、引導基金加起來的話,大幾千億,將近上萬億,我們的教育、公共衛生缺錢,為什麼不放在這上麵去?
所稱政府投資基金,依照財政部2015年印發的《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是指由各級政府通過預算安排,以單獨出資或與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采用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的資金。
近幾年,各地紛紛設立政府投資基金,規模有的甚至高達數百億元。其實際效果如何?
今年6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201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有的政府投資基金未達預期效果。抽查的16個省至2016年底設立政府投資基金235隻,實際到位資金中引入社會資本僅占15%;有的基金運作市場化程度不高,其中122隻基金的管理公司由政府部門直接指定,103隻基金的管理公司有342名高管或投委會成員由政府部門直接指定或委派。
吳曉靈認為,現在政府的投資基金擠壓了民間的投資基金,有些民間投資基金想去投的項目,政府的投資基金看見好的也去投,誰比得過政府?最後隻能是民營資本讓路。在競爭性的領域當中,我們應該發揮民營資本的作用,讓他們去投,我們應該把國有資本放在關鍵領域當中去,對國民經濟起到支撐性的方麵去。
吳曉靈表示,“拿政府的基金去挑社會上有哪些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符合產業政策的投資基金,可以去當LP,給他投一些資,給這些基金一個增信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間資金投進來。”
吳曉靈建議,政府投資基金隻能做母基金,不要直接參與到項目投資當中去。“政府投資基金和現在國有企業改革的資本運營公司是一樣的,國企改革是從管資產變成管資本,就是資本運營公司,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就是一個投資基金。應該用好國有資本的存量,而不要過多地把政府的資金去設那麼多的政府投資基金,政府的錢應該花在教育公共衛生上。”
12月23日,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胡澤君表示,對有的政府投資基金未達預期效果問題,相關地方通過加快推進投資基金設立步伐、參股設立子基金、支持重點領域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等方式,進一步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建立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篩選審查管理機製,出台和修訂相關投資基金管理辦法,推動基金市場化和專業化運作。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修訂《政府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強化信用約束和投資項目對接服務,創新政府投資基金事中事後監管模式,並將嚴格控製新設政府投資基金,清理整合已設立的政府投資基金,明確政府有關部門與基金管理機構的責權利關係,加強財政監管。
最後更新:2017-12-27 16: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