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人物
釣魚人最容易被忽視10個錯誤,看看你中招了沒?
今天跟朋友們分享一些關於野釣時,新手釣友容易出現的錯誤,希望對大家有用,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下杆之後久等,窩裏不進魚,切勿一直抽窩或續窩。
出現這種情況,果斷換釣位,這個地方就沒有魚,釣魚打窩,是我們通常慣用的誘魚聚魚方法。但有的時候,打上窩料後不一定有魚進窩;它會受到天氣、釣餌、釣位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
第二:下杆後沒不久不見漂動,頻繁換釣位,這樣做多半空手而回。
一般打窩後在仲春後的夏秋時節,最快也得要30到40分鍾,冬天,由於魚兒少吃少動,喂窩後至少需要兩小時左右
上麵兩條看似矛盾,其實是有質區分的,時間的長短,你需要根據自然影響因素以及你對當前水情魚情的把控,說白了,需要你用經驗來做判斷。
第三:站高位一旦起魚,切勿生拉硬拽,
居高臨下觀漂是比較方便,但是上魚後你會發現起魚很費勁,靠岸舉竿的垂直釣線,就大大減弱了它本來可以承受的斜平行拉力的柔韌度,千萬不要死命的生拉硬拽,更不要直接用手去拉魚線,這樣不僅會容易跑魚還有切線的可能,野釣建議大家用軟杆,用杆子的腰力將魚頂起,讓魚抬頭來卸力。
第四:不一定是杆越多越好
初春和冬季時段魚兒少吃、少動,多用一兩根竿子確實是既不礙事又能多點中魚機會,仲春後至夏秋入冬前魚兒特別活躍的,看好自己手中的杆,漁獲不會比用一堆杆子少。
第五:釣魚不帶護,起魚不用抄
這一點,我經常在野釣時候看到,野釣本來是為了休閑娛樂,大家對漁獲並沒有那麼看中,通常在水域麵積廣魚密度小的區域垂釣,不上魚則罷,一旦上魚,個體較大時,你會發現想把它弄上岸其實挺難,費了不少勁熘了半天,魚上來了,轉頭發現沒有魚護。哈哈 尷尬了吧。
朋友圈裏有漁具店老板或者釣場老板的,可以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諾亞釣魚”app,提交一下你們的店鋪地址名稱還有圖片,諾亞釣魚在後期會把漁具店和釣場推送給附近釣友的喲!趕緊免費入駐讓更多釣友們認識你的店鋪和釣場吧!釣友們也可以來諾亞曬魚獲喲!
按二維碼識別下載【諾亞釣魚】APP
最後更新:2017-10-07 23: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