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人物
電商生鮮鏖戰 京東簽約美國肉企
生鮮電商正在從最初的創業熱潮,轉入產業鏈逐漸成熟的巨頭時代。
2017年10月24日,全球最大豬肉食品公司萬洲國際旗下全資美國公司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京東集團以及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紐約宣布戰略合作,探索網購生鮮的新模式。
根據協議,京東生鮮將成為史密斯菲爾德豬肉產品在中國獨家線上銷售渠道。 雙方計劃打造十餘款專屬於京東的獨家產品,並在大數據、冷鏈以及溯源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圖: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微博) 、萬洲國際副總裁萬洪建、Smithfield總裁兼CEO Kenneth Sullivan、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鬆、雙匯發展副總裁馬相傑等出席此次三方戰略簽約發布會)
中企海外“覓食”
居民收入的穩步提高,帶動中國消費者對品質、綠色、食品健康的追求提升。除了為國內商家帶來機遇,也帶動進口需求增加。包括萬洲國際在內的中國食品業巨頭近年來紛紛布局海外,滿足中國“吃貨們”多元化的飲食需求。彭博社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食品類企業在海外並購交易量達到80餘宗,總金額達120億美元。
其中,2013年,雙匯發展的母公司萬洲國際以71億美元價格全資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之後,後者除了繼續在華擴大原材料出口之外,還在鄭州建設加工工廠,用美國的工藝和技術生產,進行本土化運營,將海外優質的食品資源和中國巨大的消費需求,進行對接。星展銀行數據顯示,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市場,中國的豬肉需求占全球需求的一半。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未來五年中國的豬肉需求,預計將增加350萬噸。
除了豬肉之外,萬洲國際在其他品類也有所涉獵。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繼2013年並購美國食品巨頭史密斯菲爾德後,萬洲國際曾於2016年11月收購美國肉製品公司Clougherty及對方旗下生豬養殖場PFFJ和Champ,並在2017年通過史密斯菲爾德從波蘭Pini集團先後收購了主營業務為肉食加工的Pini Polska、生鮮肉包裝提供商Hamburger Pini以及從事雞肉等加工的Royal Chicken3家企業。
隨著今年7月,美國牛肉時隔13 年重新回到中國餐桌後,外界對中企進一步布局海外牛肉產業猜測升溫。當被問及是否在美國有新的並購目標時,萬洲國際副總裁萬洪建表示,“介入牛肉,勢在必行。但並無具體時間表。”萬洪建稱,萬洲國際對於新的產品品類介入,將從貿易開始,積累經驗之後,再進入行業運營。
他同時表示,“如果牛肉品類落地的話,在國內的第一個合作夥伴,仍將選擇京東。”
電商鏖戰生鮮市場
外界看來,此次三方戰略合作,除了幫史密斯菲爾德爭取更大的中國市場,助力萬洲國際收購價值進一步增加,也是電商生鮮布局中對優質貨源以及合作夥伴的“圈地”爭奪戰。
國際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預計,2016-2020年,中國市場生鮮食品等雜貨的電商銷量將增長34%,遠高於服裝20%及電子和家電產品13%的增幅。 易觀國際研報中稱,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到913.9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3年,生鮮電商還將保持高速穩步的增長,在2019年有望達到3506.08億元人民幣的規模。
但與電器、圖書等商品不同,瓜果蔬菜以及肉類等生鮮食品易腐蝕的特性,對電商的溫控物流鏈、商品品類管理以及優化配送,提出更高要求。這也是缺乏後端供應鏈管理的玩家漸漸在燒錢大戰中退出市場的原因。京東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鬆表示,京東自營物流和配送體係以及供應鏈管理,成為競爭優勢。在介入生鮮之前,他曾在京東負責3C事業部。
王笑鬆表示,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物流和配送將升級,“約有20萬個生鮮冷鏈智能保溫箱投入運營,消費者可以隨時查看在京東上所購自營生鮮商品的運輸位置以及溫度反饋。”而史密斯菲爾德本身在美國的貨車車廂和集裝箱內的溫度也早實施實時監控。跨境商品進入國內後,則有京東和雙匯兩套冷鏈配送體係,作雙重保險。
但培養人們上網買生鮮的習慣,並不容易。 外界推測,包括亞馬遜在內,目前電商的生鮮布局,仍處於戰略投資階段,和其他電商業務相比,收入微少。
京東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稱,“從第一天成立京東生鮮的時候,我對王(笑鬆)說,京東生鮮的成立,核心要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第二,才是商業轉型的問題。”在確保食品安全方麵,除了布局冷凍冷藏倉位一體化生鮮網絡之外,劉強東稱,京東也正通過發展區塊鏈技術,實現全流程可溯源,“溯源到每個雞蛋,來自於哪隻母雞”。
倉儲物流的優化整合,將是生鮮電商商業鏈條中的關鍵一環。在劉強東的設想中,和萬洲國際以及史密斯菲爾德的合作,或將打開整合行業倉儲物流資源的新模式,比如在雙匯的屠宰中心設立京東“庫房”或“分揀中心”, “最快30分鍾,最晚不會超過4個小時,可以遞送到消費者手上。最好未來送到消費者手上時,肉還保持生豬的餘溫,或是土雞蛋還保持著剛生下來的餘溫。”
電商們布局生鮮的“明謀”就是,如果人們能夠安心在網上購買蔬果肉類等易腐食品,他們將會網購一切。
包裝對環境的壓力日益增大,各部委對包裝行業轉型發展也越來越重視,今年9月,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牽頭,中國電商物流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業食品分會、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組織承接的《電子商務綠色包裝材料技術和管理規範》(行業標準)正式進入起草編製階段,為配合標準的推進實施,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業食品分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中國電商物流產業聯盟定於11月22日在北京召開《2017中國國際電子商務與物流包裝大會》。
本次大會以“推進綠色包裝,承攬社會責任 ”為主題,將推進綠色包裝在電子商務物流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廣綠色包裝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探索建立電子商務物流回收體係,提倡減量化、再使用、可降解循環經濟。大會同期,我們還將開展《電子商務綠色包裝材料技術和管理規範》行業標準研討會;發起電子商務與物流綠色包裝行動倡議;開展電子商務與物流包裝行業獎項評選活動。
此次會議將邀請菜鳥、京東、三通一達、亞馬遜、聚美優品、美團外賣等物流配送、電商行業的領頭羊以及生產加工製造企業的代表相聚北京,共同探討綠色包裝的發展大計。活動主辦方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業食品分會誠摯邀請您11月21日-22日在北京共襄盛舉。
點擊閱讀原文,獲免費參會名額!
會務組聯係方式:
王中雷 15302057171
楊秀偉 18610983307
楊樹林 13693148251
方雨平 18500942049
常新歡 17839196072
最後更新:2017-10-27 12: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