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鹿晗與關曉彤的背後,你不知道的也許是一場並購!

近幾年來娛樂圈喜事不斷,黃曉明、劉詩詩、周傑倫、袁弘等等各路明星的盛大婚禮引發了極大的關注。如今……鹿晗與關曉彤又表白了…

國慶節的最後一天,10月8日中午,鹿晗突然在微博公開介紹“女朋友”,而對象竟然是關曉彤!各大門戶網站和新浪微博都被刷屏,朋友圈也不除外……

截止到發稿點讚評論轉發過100萬,轉發也直接將飆升至100萬。。。

當我們吃瓜的群眾紛紛討論兩人的曆史故事和過往的交際時,討論著兩人。但事實鹿晗真的(隻是)找的是關曉彤?我們從金融的本質來看待這件事情: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並購指的是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並購的內涵非常廣泛,一般是指兼並(Merger)和收購(Acquisition)。兼並 —又稱吸收合並,即兩種不同事物,因故合並成一體。

產生並購行為最基本的動機就是尋求企業的發展。尋求擴張的企業麵臨著內部擴張和通過並購發展兩種選擇。內部擴張可能是一個緩慢而不確定的過程,通過並購發展則要迅速的多,盡管它會帶來自身的不確定性。

具體到理論方麵,並購的最常見的動機就是——協同效應(Synergy)。並購交易的支持者通常會以達成某種協同效應作為支付特定並購價格的理由。並購產生的協同效應包括——經營協同效應(Operating Synergy)和財務協同效應(Financial Synergy)。

身價走高,支配市場,他們是地位最高的一群明星,使彼此變得更有價值。

微博爆出了重磅新聞,當紅流量小生鹿晗宣布:他戀愛了和她,她是關曉彤。

娛樂圈分分合合,戀愛分手都是家常便飯,就算是當事人說得跟真的似的,也不是沒有為了宣傳新劇炒作的可能。

想說的是,為什麼鹿晗找的是關曉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中國大陸的娛樂圈有個很特殊的現象,明星的戀愛結婚對象很多都是明星,明星特別愛找圈內人。

比如,前不久,女星範冰冰嫁人,對象就是同樣是娛樂圈明星的李晨,Anglababy的丈夫是黃曉明等等,我們可以舉出來一長串明星夫妻。

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同樣娛樂業特別發達的台灣和香港,與女明星聯係在一起的,一般都不是流量小鮮肉,而是各路工商巨子,行業大鱷,那麼,為什麼大陸的明星這麼愛找明星談戀愛呢?

一個明星的收入超過大企業利潤

範冰冰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不用嫁入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所有人聽到這句話,大概一邊覺得範爺霸氣,勇氣可嘉,為她挑大拇指的同時,也置之一笑,認為不過是為自己打氣罷了,實際上,範爺這句話,說得非常到位。

這句話,也隻有在中國,女明星才能硬氣的說出來。

孫儷拍《甄嬛傳》每集片酬90萬;劉亦菲的片酬為每集75萬元;範冰冰拍《武媚娘》的打包價為3000萬元,周迅《紅高粱》的打包價也同樣是3000萬元。再加上動輒上千萬的綜藝節目,廣告代言,一個明星的收入,其實已經超過了很多大企業的利潤。

但在日韓,一個女明星最好的歸宿就是嫁入豪門。韓國第一美女金喜善、國民女神全智賢,都選擇了在事業高峰期嫁入豪門。因為嫁入豪門,才能夠獲得足夠高的收入與地位。

在韓國演員中,目前片酬最高的金秀賢,片酬也隻有每集1億韓幣(約53萬人民幣);排名第二位的趙寅成、蘇誌燮,片酬不過每集8千萬韓幣(約42.5萬人民幣);日本人氣女神新垣結衣,拍電視劇的片酬隻有每集10萬元。這些錢在中國明星看來就是個零頭。

而凡是參加綜藝和其他通告的收入,藝人都需要把很大一部分錢分給經紀公司,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有名氣的日韓,甚至好萊塢明星要進軍中國市場,因為隻有在中國,當明星才是一件賺大錢的事。

中國的明星們不僅僅是演員歌星,同時還是企業家,投資人,中國舉凡暴利的行業,都有明星的身影,前一段賈躍亭跑路,大家最心疼的就是劉濤,原來她為之投資了兩億元,而就在幾年前,劉濤的老公生意失敗,支撐這個家業的就是劉濤,短短幾年,就重新暴富,就算這次投資失敗,以劉濤現在躥紅的熱度,重新賺到兩億也不再話下,相比之下,她老公東山再起可就難了。

企業家還不如明星,這種事看起來荒謬,卻是中國的一個不爭的事實,除了一些頂尖的企業家,中國的明星們可能還真比大多數企業主有錢。

圖為:網絡爆料 男女演員片酬表

不光是有錢,去年孫儷在山西拍戲,發了一條微博,大意是酒店周邊施工,影響睡眠,結果事情發生地的晉中市官微晉中發布,立刻秒回,給以答複。

中國的明星為什麼這麼厲害

除了身價之外,中國明星的地位也是最高的。

國外的演藝圈勢力魚龍混雜,演員很難走到很高的位置上。在韓國,大財團的資本勢力是左右演藝圈的重要的力量,與之相似的是香港的黑社會勢力,劉德華、林青霞都曾迫於黑社會的勢力拍過戲。據說拍《富春山居圖》的時候,劉德華曾提出,自己把這部電影買下來,讓電影不要公映,但最終還是迫於壓力,讓電影上映,也成為了國產電影的下限之一。

在韓國和香港,在影視行業裏,演員是基本沒有多少話語權的。

但內地的明星們卻處在權力頂峰。拍一部戲,預算中最大的一部分給了明星演員,並且整個劇組基本都要跟著明星轉。作為一個明星,隻要名氣夠大,他可以讓編劇改劇本,讓導演改戲,讓劇組改時間,因為明星掌握著流量,掌握著票房,也就意味著掌握著劇組生殺予奪的權力。

中國的娛樂工業,是典型的“明星中心製”。

能賺錢,有地位,很多人,不禁要問了,中國的明星為什麼這麼厲害?

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明星不是明星,是人民藝術家。很多人可能聽到這句話就炸了,啥,人民藝術家,範冰冰是人民藝術家?angelbaby是人民藝術家?你不要搞笑。

我不是搞笑。

太缺乏優秀的文化作品

如果說明星是人民藝術家,這一傳統是曆史的原因,那麼其深層次的社會原因則是,中國是一個娛樂市場和觀眾心理極度不成熟的國家。

前段時間,薛之謙和李雨桐的互撕,讓大家窺見了薛之謙的成名之路。現在冷靜下來,看薛之謙,他的歌不算優秀,他的段子也稱不上好笑,就這樣一個人,就靠著賣三觀,賣人設,成為了流量小生。

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是一個文化作品極度匱乏的國家,對於偶像這件事,中國人還是沒有學會冷靜看待。解放前,陳佩斯的爸爸陳強因為飾演黃世仁差點被看劇的解放軍戰士拿槍擊斃,除了說明陳強的演技精湛,還說明一個現實,中國的觀眾太缺乏優秀的文化作品,太缺乏欣賞藝術的能力了。

而將近八十多年過去了,實際上,中國今天的觀眾,依然不比當年那些沒有多少文化的解放軍高明多少,中國的觀眾,最大問題就是入戲過深。

由於優秀文化作品的缺乏,觀眾常常把娛樂明星塑造的形象當成本人,甚至把明星的私生活當成藝術形象的一部分,紛紛為之站隊,所以這些明星們收割著觀眾最多的愛和流量,也導致他們在娛樂工業中話語權繼續加大。

而在歐美這些國家,明星固然有著足夠的聚焦和曝光,但是明星還是可以有正常的生活,而中國的當紅小生小花們,有些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要前唿後擁。

一句話,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怎麼能不把精神生活寄托在這些流量小花,流量小鮮肉上麵?

而這些當紅明星在選擇伴侶時,當然也不用去選擇那些虛有其表的豪門落人口實,找同行,無論是經濟還是精神上,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最後更新:2017-10-12 21:42:30

  上一篇:go 王力宏電影《火力全開》終極預告發布 成龍張藝謀湯唯力讚
  下一篇:go 《白蛇傳》海報曝光,孫驍驍古裝演繹另類風情,楊冪的“白淺”造型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