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
人物
新金融到底是什么?蚂蚁金服CEO:这条路上没有竞争者,只有同路人
在 2017 上海新金融年会暨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蚂蚁金服 CEO 井贤栋发表演讲,首度提出新金融五大特征,呼吁多方携手共建新生态。
科技驱动全球金融变革,已成为行业共识。技术将带动金融走向何处?新的金融体系呈现哪些不同?不同行业主体间又该如何面对新金融?
面对眼下中国在全球新金融领域的先发地位,井贤栋倡议来自科技和金融领域的不同行业主体,着眼国家、着眼未来,深度融合,共建新金融生态。
/
文丨蚂蚁金服评论
新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便利的移动支付、无担保贷款、新的信用……这些全新的金融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人感知到,信息革命带来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重塑金融。
现有金融体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有效支持了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而在信息革命推动下到来的 DT 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金融可以触达到更广泛的用户群;数据能力帮助金融更好地甄别风险、评估信用;计算升级让金融行业可以处理海量的交易需求,大幅降低 IT 成本;人工智能的应用则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加个性化的优质金融服务;生物识别技术让偏远地区用户也能享受到便利安全的服务;区块链能帮助金融建立信任机制,提高透明度……
在井贤栋看来,随着新科技的日益成熟并应用,「一个和 DT 时代相适应的新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新金融五大特征显现
新金融体系相比以前的金融体系有什么不同?业内对此有过广泛探讨。作为新金融参与者,蚂蚁金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视角。
井贤栋系统地概括了新金融正在呈现的五大特征:
金融将越来越具包容性,从 「二八」走向「八二」;
无现金社会正在成为趋势;
信用体系成为新金融的重要支撑;
人人参与的绿色金融;
全球化的数字普惠金融进入发展快车道。
归纳起来说,新金融的最显性特征就是消弭地域、贫富、职业等鸿沟,让金融服务回归平等、普惠的本质。以往的金融体系也很发达,但主要服务了头部的 20%用户和大企业,新金融提升了金融的包容性,第一次让占 80%的长尾用户也能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
井贤栋说,在新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都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中国目前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中心,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去」,向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技术」,促进当地普惠金融发展。
没有竞争者 只有同路人
新金融的生态也将全然不同。在过去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以牌照和产品为中心对外提供服务,不同金融机构之间是垂直割裂的。新金融体系下,一切将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针对用户多元、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技术和金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将打破边界,实现深度融合。
井贤栋认为,在新金融生态中,虽然不同的机构之间定位有差异,但彼此之间将是融合和共生的关系,互为生态。
从两年前的「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到 2017 年以来的财富号、车险分,AI能力的相继开放,井贤栋曾公开表示,「蚂蚁金服将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能力,成熟一个对外开放一个。」
而眼下的新金融领域,中国已在很多方面领先世界。继输出中国商品后,中国开始在这一领域向世界输出「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业界认为,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全行业参与者共同的机遇。
「面向新金融,没有竞争者,只有同路人。」新金融如果是一场万米长跑的话,今天才刚刚开始,可能只跑出去了 10 米,与其顾虑于竞争,不如把目光聚焦在用户身上,为此井贤栋倡议,「不同的机构携手共建新金融生态,代表未来和过去竞争,代表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8 月 31 日,初橙将举办的「金融保险峰会」上,我们邀请了蚂蚁金服投资部资深专家 祁磊等众多业内大咖出席做主题演讲。现场将对新金融、Fintech背景下的行业局势与变动做出热烈的探讨。
期待你的到来!
最后更新:2017-10-07 22: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