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
人物
外匯交易員的煩惱: 市場對黑天鵝事件“很淡定” 套利法寶“失效”
摘要
北京時間11月20日淩晨,德國自民黨領袖Christian Lindner宣布退出長達兩個月的“馬拉鬆談判”,導致德國總理默克爾組閣失敗,留給她的,要麼重新舉行大選,要麼組建少數派政府。
北京時間11月20日淩晨,德國自民黨領袖Christian Lindner宣布退出長達兩個月的“馬拉鬆談判”,導致德國總理默克爾組閣失敗,留給她的,要麼重新舉行大選,要麼組建少數派政府。
“這也是德國自二戰以來出現的最大政治不確定性。”一位涉足高杠杆外匯投資的美國對衝基金經理張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麵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他迅速在1.17、1.168、1.165幾個關鍵整數點位建立歐元套利投資組合,押注歐元大幅下跌套取相應的無風險利差收益。
“作為歐元區一體化的主心骨,一旦德國出現民粹主義抬頭跡象導致政治風波,其對歐元的負麵衝擊將遠遠超過上半年法國大選。”張剛表示。
但他很快失望了。截至11月21日19時,歐元兌美元匯率徘徊在1.1727附近,自德國出現組閣失敗以來僅僅下跌了約70個基點,隔夜盤中一度逆勢上漲至1.8027,導致他的多個套利組合遭遇不同程度的浮虧。
“這意味著對衝基金利用黑天鵝事件引發的外匯高波動性,套取無風險利差的算盤基本落空。”巴克萊資本分析師Michael Gapen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此前英國脫歐談判受挫引發英國首相離職風波,以及特朗普稅改政策突然爆出延期落地等黑天鵝事件,僅僅令英鎊、美元下跌幅度沒有超過100個基點,導致不少對衝基金同樣折戟沉沙。
這令張剛一度疑惑,外匯為何能在黑天鵝事件迭起時期變得如此“淡定”——波動性如此的低。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麵是歐美股市持續上漲不斷吸引資金流入,緩解了黑天鵝事件對貨幣匯率大幅波動的衝擊,另一方麵是在量化投資盛行的年代,投資策略同質化無形間驅使市場波動性持續走低。
法興銀行全球資產配置主管Alain Bokobza坦言,這令越來越多投資者“在火山口跳舞”。究其原因,在流動性充足與經濟向好的大環境下,全球投資者都在繼續推動資產價格,令波動率和杠杆率均升至曆史最高點。然而,低波動率與極高倉位恰恰構成了危險的投資組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次貸危機爆發期間利用金融市場高波動性賺取31.2%年化收益的對衝基金經理休·亨德利(Hugh Hendry)近期宣布清盤旗艦基金Eclectica Asset Management,原因是當前金融市場極低波動性與資產價格快速上漲,讓他難以借助高波動性獲取理想回報。
“我們近期也在思考,當黑天鵝事件都無法提高外匯波動性時,較高的外匯投資杠杆是否暗藏巨大的交易風險。”張剛坦言。
高波動性套利策略“折戟”
去年以來,在剛剛利用黑天鵝事件引發的外匯高波動性,斬獲頗豐——無論是英國脫歐當前英鎊大跌6%,還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當日美元大跌2%,他都通過設立套利組合押注匯率大幅波動,套取相當可觀的無風險價差收益。
在他看來,利用黑天鵝事件引發的外匯市場高波動性套取無風險價差收益,也是對衝基金獲取超額回報跑贏同行的主要手段之一。
如今,張剛卻發現自己的獲利法寶正在迅速“失效”。
在德國方麵宣布組閣失敗當天,他迅速在1.17、1.168、1.165幾個關鍵整數點位建立歐元套利投資組合,押注歐元大幅下跌套取相應的無風險利差收益。
“我起初認為歐元會大幅波動至少300個基點,何況這種判斷也得到投行支持。”他坦言。
11月21日,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交叉資產策略研究團隊根據近期德國組閣失敗這個黑天鵝事件發展趨勢分析了歐元未來走勢,認為德國政治可能會出現四種結果,令歐元兌美元匯率在1.1480-1.1880寬幅波動。
張剛指出,他之所以傾向押注歐元匯率會向下大幅波動,原因是德國此次組閣失敗所折射的德國民粹主義抬頭跡象,對整個歐元區穩定的衝擊力將遠遠超過法國大選、加泰羅尼亞獨立風波等。
但他的套利算盤很快落空。截至21日19時,歐元兌美元匯率下跌幅度僅僅隻有約70個基點,20日盤中歐元匯率逆勢反彈一度導致他的三個歐元波動性套利組合差點觸及止損平倉點。
Michael Gapen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遭遇類似困局的對衝基金不在少數。此前在英國脫歐談判受挫導致英國首相陷入辭職風波時,英國歐迪資產管理公司(Odey Asset Management)、歐洲雙線資本等機構一度豪賭英鎊大幅下跌套取高波動性價差收益,在特朗普稅改政策突然爆出延期落地時,美國不少對衝基金也曾押注美元大幅回落,但結果均收效甚微。
“如今外匯市場出現了一個熱門話題,就是股市低波動性已經傳染到外匯市場,連黑天鵝事件都難以改變這種新趨勢。”他指出。這也讓不少對衝基金好奇,誰導演了外匯市場如此詭異的低波動性。
都是股市上漲“惹的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圍繞這個“幕後推手”,不同金融機構有著不同見解。
德意誌銀行發布最新報告認為,導致外匯市場對德國組閣失敗及黑天鵝事件無動於衷的主要原因,是歐洲經濟持續增長的基本麵令歐洲股市持續上漲,由此吸引大量全球資金湧入歐洲金融資產,大幅緩解黑天鵝事件對歐元大幅下跌的衝擊。
其中較明顯的一個跡象,就是德國出現組閣失敗黑天鵝事件後,10年期德債收益率卻穩穩守在0.36%附近,並沒有大幅跳漲,表明全球資金依然看好德國與歐洲經濟增長,為歐元波動性走低提供了“安全墊”。
“這種跡象也出現在其他黑天鵝事件身上。”德意誌銀行金融衍生品策略師Aleksandar Kocic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比如英國脫歐談判受挫引發英國首相辭職風波,以及特朗普稅改政策爆出延期落地期間,英國美國股市持續上漲趨勢無形間緩解了英鎊美元大幅下跌壓力。
Aleksandar Kocic對此做了估算,其間英國美國股市上漲對英鎊美元的提振作用大概在100-150個基點左右,足以抵消黑天鵝事件對匯市大幅波動的衝擊。
在張剛看來,這僅僅是表象,引發外匯市場波動性持續走低的另一個因素,是程序化交易日益盛行,令對衝基金外匯投資策略趨向“同質化”。
“目前外匯市場逾50%成交量都由程序化交易完成。”他指出。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外匯市場波動性持續走低。究其原因,各家對衝基金都采取類似的外匯交易策略,導致外匯交易方向過度集中與一致。
這某種程造成外匯交易員獲利策略隨之發生巨大轉變——一方麵交易策略趨同迫使交易員難以通過差異化交易獲取超額價差收益,轉而通過擴大杠杆倍數爭取預期回報,另一方麵股市上漲對外匯的提振作用,吸引不少對衝基金外匯交易員持續追加杠杆,抄底外匯市場尋求超額高回報。
然而,低波動性與高杠杆的詭異投資組合,正引發金融監管部門的密切關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貨幣和資本市場部門經理Tobias Adrian日前表示,投資者對高收益的期望與日俱增,紛紛使用複雜的金融工具,而持續的低波動性鼓勵他們持續增加杠杆,導致以波動性作為參數的投資模型往往低估了他們所能承受的實際風險水平。
張剛坦言,由於針對德國組閣失敗黑天鵝事件的外匯套利策略出現浮虧,當前基金管理團隊正在審視高杠杆外匯投資的潛在風險——若上述外匯套利策略的杠杆倍數是3倍,而不是實際操作的5倍,其浮虧幅度將縮減約60%。
“這是一個教訓。”他直言。在當前詭異的低波動性環境下,高杠杆外匯投資看似美好,實則風險暗湧。
(原標題:外匯交易員的煩惱: 市場對黑天鵝事件“很淡定” 套利法寶“失效”)
(責任編輯:DF372)
最後更新:2017-11-22 05: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