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
人物
首發麒麟970:華為Mate 10邁向智慧手機進化之路
【TechWeb報道】如今每一位老百姓都設身處地感受到,全球科技的飛速發展推動他們生活的不斷革新,帶來的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這同時伴隨著一些科技公司迅速崛起,比如全球市值最大的蘋果公司,憑借一項智能手機業務,吸引全球數以億計消費者心甘情願為旗下iPhone埋單。
智能手機發展速度前幾年一直都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雖然這兩年有所放緩,但消費者生活已經離不開這一款產品,所以各大品牌也是使盡渾身解數,讓更多新功能在智能手機上實現。某些國際性大型展會,也是他們展出自家新產品、新技術,為旗下產品預熱最佳平台。
最近受到全球科技媒體和數碼愛好者關注的德國IFA 2017大會,盡管整體亮點不如往年,但是數天展會中仍然也有知名大品牌發布了旗下重磅產品。就比如現在和蘋果同處於同一梯隊的中國品牌華為——在9月2日晚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於德國 IFA 電子展官方論壇上進行一番全英文主題演講的同時,還正式發布了華為的新一代移動計算芯片——麒麟 970。
也許時至2017,不少消費者還關注麒麟970究竟能跑多少分?究竟能否“默秒全”驍龍835等一眾高端手機芯片?還有可能有人仍然喊出“不服跑個分”,殊不知華為在保證麒麟970性能前提下,將相關技術延伸至了人工智能領域。
關注科技圈的愛好者不難察覺到,2016年還屬於“微風”形態的人工智能,到了2017年卻成了掀起整個科技行業的“颶風”,不少科技廠商認為,抓住了人工智能,就如同抓住了一次“彎道超越”同行的好機會。
麒麟970芯片是華為麒麟處理器係列中的最新旗艦型號,按照華為曆年來的老慣例,麒麟970將在未來一年時間,將以華為Mate 10為首發機型,與大家正式開啟互動。但在IFA2017大會上,該芯片已經同大家見麵,並獲得了美國權威科技媒體Android Authority授予的“IFA 2017最佳產品獎”,並表示華為人工智能戰略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前瞻性。
獲此殊榮的最重要原因是麒麟970主打人工智能AI,亦可稱作是全球首款AI手機芯片,它代表著“智能手機”向“智慧手機”在邁進,何出此言?首先還是讓我們先看一下麒麟970參數。
作為一款為手機設計的係統級芯片(System On Chip,即 SoC),麒麟 970 包含了“CPU、GPU、ISP、DSP、通訊基帶”等所有部件,麒麟970采用了台積電(TSMC)的10nm製程工藝,10nm製程是目前半導體最先進的製程工藝,芯片的麵積越小代表越省電,CPU部分采用的仍然是ARM公版A73架構+A53架構大小核心搭配,4個A73大核最高主頻為2.4GHz,4個A53小核最高主頻1.8GHz,對比上代芯片,麒麟970性能穩中有升,早在去年硬件性能普遍過剩已成為公認事實,華為也就無需為了“做性能加法”一條路走到黑。
在GPU方麵,在曾經的麒麟950時代,該芯片GPU性能就一直被用戶詬病,華為當時也在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在GPU方麵有所突破,麒麟960性能明顯提升之下,最新麒麟970在此方麵再次表現出“誠意”,GPU用上了 ARM 在今年 5 月剛剛發布的 Mali-G72 架構,這是一款12核的圖形處理單元,相比麒麟960的Mali-G71MP8,核心數由 8 核增加到了 12 核。
不過任憑麒麟 970在搭載的CPU/GPU上做出多少變化,官方此次“落筆重點”,仍然為人工智能技術,所以麒麟 970內置了同類產品中都沒有的新物件:一顆為人工智能運算專門設計的 NPU。
在麒麟970正式發布之前,傳統CPU和GPU也是可以用來做深度學習計算,但是其基本框架結構畢竟不是為了AI所設計,還有本身並不是專門為深度學習定製,真正運用起來實際效率並不高。既然多番受限,再加上智能時代中AI芯片又是支撐智能計算不可或缺的載體,真正的AI芯片需要有更多更強大的計算資源,顯而意見CPU和GPU傳統運算方式不可能完全Hold不住。
NPU 的全稱是 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也就是神經網絡處理單元。關於這顆 NPU 的功能,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專門高效地進行 AI 相關計算定製的處理器,就像 GPU 之於圖形處理相關的計算,ISP 之於成像相關的計算。
根據之前多番傳聞,麒麟 970 這顆 NPU專門為深度學習而定製,FP16 性能達到了 1.92 TFLOP,差不多是麒麟 960 的 3 倍(0.6 TFLOP 左右)。麒麟970還支持雙ISP圖像處理單元和Image DSP信號處理單元,得益於更加強大算法優化和AI神經網絡輔助,吞吐量增加25%:同時還支持AI場景識別、人臉追焦、智能運動場景檢測,同時夜拍效果提升。
官方宣稱超高性能密度的NPU相較於四個Cortex-A73核心,處理相同AI任務,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約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優勢,圖像識別速度可達到約2000張/分鍾。
官方為此還列舉了一組詳細對比數據,參照物為華為在2017年兩大競品——三星Galaxy S8和iPhone 7 Plus。
在圖像識別速度上,三星S8使用CPU處理每分鍾僅95張,蘋果iPhone 7 Plus同時使用CPU和GPU,每分鍾也僅能識別487張,如果是華為Mate 10,運用NPU達到的2000張/分鍾成績,完全碾壓兩款旗艦智能手機。這可以看出麒麟970有了NPU單元之後,至少在拍照和圖像處理上,比之前單純依賴CPU和GPU要快得多。
另外最後說到基帶方麵,華為麒麟970采用業內首款支持商用的LTE Cat. 18手機芯片,最高下行速率達到1.2Gbps,對比高通驍龍835的1Gbps更要快,與此同時還是目前業界最快的移動基帶。毋庸置疑它支持全網通製式,1.2Gbps最高下行速率可能在未來中國實現5G網絡後,都能完美支持,因為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商用的4G+網絡最高還沒超過600Mbps,所以麒麟970更像是華為對5G網絡的一番提前試水。
總結:
總的來說,當現在不少手機廠商還在為“全麵屏、攝像頭、芯片跑分”費勁心思時,華為早就跳脫出傳統思維,開始發力人工智能。不過麒麟970並沒避重就輕,而是尋求多方麵發展,不止在CPU性能上達到目前市售旗艦芯片主流水平,在GPU上也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
另外在搭載的基帶速度方麵,同樣遙遙領先業界其他產品。10nm製程工藝也是目前最高規格,跟競品高通驍龍835、三星Exynos 8895相比也沒有明顯短板,是目前國產手機芯片的最高水準。
由此可見,Mate 10不僅是華為首款全麵屏設計的智能手機,由於搭載麒麟970所以也是全球首款支持人工智能手機,華為相信智能手機是用戶身體的延伸,並且能夠實現與真正自我的溝通交流。
麒麟970搭載的NPU單元能夠更加高效地處理AI任務,但在其他很多功能服務支持上,還有待考究,但毫無疑問的是,華為Mate 10從今年起將引領人工智能手機未來發展方向,讓“智能手機”邁向”智慧手機”新時代。
最後更新:2017-10-08 0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