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人物
2018國企改革新動向:重組大年混改升級
2018年,在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國企混改、重組、降杠杆三大主線將並行推進,激活釋放新一波紅利。
15日,一年一度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在北京召開,部署今年國有企業經營目標和改革任務,繪就了2018年國企改革的施工路線圖。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會議上表示,今年將著力抓好改革措施落地,進一步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戰略性重組,持續推動海工設備、環保等領域資源整合。推動重點領域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健全混合所有製企業治理機製。
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時代大戲開幕,高質量發展是主旋律,國企是先鋒和主力軍。圍繞著做大做強國有資本、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2018年是一個重組的大年,混改也向縱深發展,混改試點將由央企向地方國企擴圍,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也是重中之重。
高質量發展標準體係
肖亞慶表示,2018年生產經營主要任務是:國有企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回報率進一步提升,企業流動資金周轉率進一步提高,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下降。
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務把利潤目標和國有資本回報率、負債率等標準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單純追求利潤和增速,這實質上是一種符合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係,方向正確、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標準具體,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邁出堅實一步。
“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今年央企利潤保持高速增長不難實現。更要注重國有資本的效率提升、負債率下降,破除束縛企業發展的體製機製障礙,加快構建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製。”李錦說。
2017年,國企收入利潤持續快速增長,創曆史最好水平。國資委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資監管係統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0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利潤總額2.9萬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6.4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利潤總額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2%。
2017年,46家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超過10%,中國一重、中國寶武、保利集團等19家企業同比增幅超過20%。中央企業月度利潤總額同比增幅始終保持在15%以上,創5年來最好水平。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企國資改革已經取得成效,國企效益大幅提升,國資監管體製不斷完善有效。2018年國企改革將進一步鋪開落地,繼續攻堅克難,有望在前提試點的基礎上,取得整體性的實質突破。
推進集團層麵股權多元化
深化改革是推動國有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肖亞慶表示,要按照1+N係列改革文件的部署要求,著力抓好改革措施落地,進一步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肖亞慶強調,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製改革,選擇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推進集團層麵股權多元化,積極探索有別於國有獨資公司的治理機製和監管模式,積極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進一步推動重點領域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健全混合所有製企業治理機製。
李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前混改多數是在央企二三級子公司,集團層麵混改較少,央企公司製改製的完成為央企集團層麵的混改創造了條件,今年混改有望提升層級,通過整體改製整體上市,推進集團層麵混改。
同時,李錦表示,目前三批混改試點企業共計50家,混改勢頭已初步形成。混改試點由央企向地方國企擴圍,混改的重心下移明顯。今年壟斷領域如石油、鐵路、軍工、電力等行業的混改將進一步推進。同時需強調的是,混改不能隻注重速度和規模,而是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同時,加強和改進董事會建設也是今年改革任務重點之一。肖亞慶表示,今年推動中央企業集團層麵全麵建立規範董事會,增強董事會決策能力和整體功能,製定完善中央企業外部董事選聘和管理的規範性文件,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履職支撐和服務體係,統籌推進,落實董事會職權。
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今年將實施“雙百行動”,國資委選取百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深入推進綜合改革,打造一批改革尖兵,建立改革舉措實施效果後評價機製,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任務落實情況專項督查製度化、常態化,促進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推進專業化重組
肖亞慶表示,加快推進橫向聯合、縱向整合和專業化重組,紮實推進國有資本優化配置。加強頂層設計,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本進一步向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
積極推進專業化整合,以擁有優勢主業的企業為主導,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專業平台作用,持續推動煤炭、鋼鐵、海工設備、環保等領域資源整合,減少重複建設。結合國家重大專項、行政體製改革等,圍繞重點領域整合現有優質資源,適時培育孵化新的產業集團公司。
“以重組整合為契機,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和機製創新,加快業務、管理、人才、市場資源、企業文化的全麵整合融合,放大重組效能。”肖亞慶說。
李錦表示,重組作為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2018年可能是重組的大年,這符合做強做大國有資本、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此次會議對重組的部署更詳細、更具體,重組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也比較明確。
2017年,從中央到地方,特別是涉及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領域,國有企業並購重組的步伐正在顯著加快,圍繞著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正在全麵加速。2017年成功實施了國機集團與恒天集團,保利集團與中輕集團、中國工藝集團,中國國電與神華集團3組7家企業重組,國資委監管央企戶數由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初的196家調整至98家。
不過,李錦表示,目前重組麵臨著很大的難度。集團總部整合難、上市公司重組整合難、業務整合難、安置富餘員工難、文化融合難都是需要重視的問題。央企重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需要3~5年之後,企業才能實現各個層麵的融合。
嚴控各類債務風險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國有企業打贏三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肖亞慶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采取過硬措施,及時防範,有效化解各類重大風險。
對此,會議部署了三項重點任務。一要全麵梳理排查風險隱患,各級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憂患意識,認真梳理,全麵排查各類風險點,切實做到心中有數,密切關注形勢變化可能帶來的新風險,新隱患提出。做好應對準備,切實做到預案在先,企業集團層麵要負擔起防範風險主體責任,著力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重要情況及時報告。
二要嚴控各類債務風險,持續做好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雙重管控,力爭中央企業帶息負債站在負債總額比例進一步降低,平均資產負債率穩中有降,持續提升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持續加強債券兌付風險管控,強化中央企業債券發行比例管理和履約情況監測,各地國資委也要督促監管企業做好融資債務情況分析研究,進一步降低負債率。
三要嚴控投資風險,製定《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細化投資事前,事中事後監管要求。中央企業要嚴格落實投資項目負麵清單管理要求,嚴禁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投資行為,將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納入企業年度投資計劃管理,嚴控非主業領域PPP項目投資,穩妥處置存量PPP項目風險。
李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資委高度重視中央企業的杠杆管理工作,特別是債務風險控製工作。非金融企業債務將近70%來自國有企業,破解國有企業高杠杆困境,成為當下的重中之重。
(原標題:2018國企改革新動向:重組大年混改升級)
最後更新:2018-01-15 22: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