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人物
轉債市場大擴容:89家企業排隊 打新收益將下降
監管部門鼓勵可轉債融資的政策取得明顯成效。最新數據,當前可轉債排隊企業已經從年初的12家快速上升到89家,僅上周又有6家企業的可轉債項目被受理,年內已有41家企業可轉債項目成功過會。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可轉債的打新收益率平均在10%左右,未來隨著轉債市場擴容,轉債申購的中簽率可能逐步下降,轉債上市首日的漲幅將更加趨於理性。
89家企業在排隊中
非公開發行(定增)曾經在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中“獨霸一方”,今年以來,為優化上市公司再融資結構,證監會出台完善了鼓勵發行可轉債和優先股的政策。其中,修改再融資政策時,證監會縮緊對定增的條件要求,但給可轉債、配股等有成本的融資方式開了“綠燈”。
2017年2月,證監會再融資監管新規公布,新規要求上市公司非公開增發必須間隔18個月,並且融資額不能超過市值的20%。相比之下,可轉債沒有此類限製,使得上市公司更加青睞;9月8日,證監會又發布《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將可轉債的資金申購方式改為信用申購方式。
從10月份首隻適用信用申購的雨虹轉債到近期久立轉2的申購結果來看,參與申購的戶數從261餘萬戶迅速增加到589餘萬戶,參與可轉債網上申購的投資者規模快速增加。
上市公司的申報熱情也被激發,雖然監管部門為可轉債發行設立了較高門檻,但申報的企業項目數量保持穩步增長。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每周新增的申報項目數由之前的平均不到3家,到目前平均6家左右。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9日,可轉債排隊企業已經從年初的12家快速上升到89家,而僅上周就又有6家企業的可轉債項目被受理。
開源證券證券投資總部總經理助理榮蘋果對記者表示,監管部門鼓勵可轉債等融資方式,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可轉債等融資方式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記者注意到,目前在會的金融機構有寧波銀行、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中信銀行等5家銀行和中原證券1家券商,發行規模共計607億元。其中,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和中原證券將於11月13日上會。
639億項目已過會待發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完成發行上市可轉債項目7個,共計籌資414億元。目前已經過會,等待發行上市的項目有37個,募資金額不超過639億元。
年內這些已過會項目能否全部發行?南方一家大型券商的資深保代對記者表示,這些待發行的項目要看拿批文的時間,未必會在年內發行。由於時間已近年底,資金相對偏緊,利率可能會相對偏高,如考慮發行成本,也不排除,發行人在拿到批文後而安排於明年一季度發行。
隨著轉債市場的擴容,原本可轉債首日打新的高收益或將難以持續。以開盤價計算,新近上市交易的雨虹轉債首日打新收益率為21.8%。
榮蘋果告訴記者,2017年已上市可轉債融資規模較2016年增加188億元。盡管如此,目前可轉債融資占兩市股權融資規模比例仍然較低,2017年該比例上升到2.96%,相較於新股發行上市(IPO)和二級市場股票定增,可轉債的規模仍具有較大上升空間。
可轉債的擬發行數據也印證了此觀點。據統計,目前兩市已通過董事會預案的可轉債家數為131家,擬募資總額3918億元。轉債市場的擴容不僅來自申請轉債發行的企業數量增加,也和銀行對可轉債募資的需求增加有關。比如,此前,浦發和民生銀行擬分別發行500億元可轉債。
“隨著轉債市場的擴容,轉債市場的投資將逐步市場化。未來,轉債申購的中簽率可能漸漸下降,轉債上市首日的漲幅將更加趨於理性,中小投資者參與可轉債市場應該會更加理性,這將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榮蘋果向記者表示。
根據公開信息,證監會本周僅安排了一次可轉債項目過會,相較10月份一周兩次上會的次數有所減少。此外,從可轉債項目過會詢問情況來看,發審委委員審核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11月以來,有4家企業可轉債項目,雖然被審核通過,但被列出多條需進一步作出說明的會後事項,上周出現的年內首例可轉債被否的案例也備受關注。
(原標題:轉債市場大擴容:89家企業排隊 打新收益將下降)
最後更新:2017-11-13 0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