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不折騰、不將就的初燒好聲音——vivo XE1000耳機

在現今越來越多手機廠商不贈送耳機的大趨勢下,手機業界仍然有那麼一股清流,這就是一直堅持標配耳機、貼膜、手機殼的vivo,這樣的配置可以說是非常厚道;雖然原廠耳機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完全可以滿足接打電話和聽音樂的日常需求,不過對於要求更高的音樂愛好者來說,標配耳機還是差那麼一點意思,特別是vivo Xplay6這類Hi-Fi級別的手機如果沒有一副好的耳機,是難以滿足它強大的性能的,然而對於很多初燒的機友來講,買什麼樣的耳機才能算是Hi-Fi?真的是個難題。

可喜的是在千唿萬喚之後,vivo 終於推出了自己的頭戴式耳機XE1000,從編號上可以看出這應該是vivo耳機係列裏的旗艦產品,從官方介紹來看,此款耳機采用了瑞士定製的45mm CCAW單元、三明治振膜、第三代Tesla電磁回路設計,用手機之類的小功率設備就能輕鬆驅動,可以算是亮點頗多;

雖說早在2016年XE1000就已經曝光,但可能是為了達到更完美的效果,XE1000又經過了超過20個版本的聲音調試,來自日本、德國、美國的振膜和單元更換5套以上,巡回試聽六地,經過漫長的反複調試,最終才完成如今的XE1000的聲音調教,看到此處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這麼長時間的等待是否值得?這XE1000又是否能承擔的起vivo家的Hi-Fi旗艦耳機的重任?下麵閑話不多說,為大家獻上本次簡評。

vivo XE1000耳機的參數:

振膜類型:三明治振膜(瑞士定製)

磁通量:3Tesla

單元類型:45mm CCAW單元(瑞士產定製)

頻響範圍: 20Hz-25KHz

額定阻抗:100Ω ±15% (@1000Hz)

靈敏度:100dB±3/mW (@1000Hz, 1mW 20μpa)

線長:1.3m (可換線)

連接器:3.5mm 鍍金插頭

頻響範圍:100Hz-10000Hz(@ 1000Hz 94 dB SPL)

靈敏度:-38±3dBV/Pa(@ 1000Hz94 dB SPL)

vivo XE1000的包盒包裝與vivo手機外包裝風格高度一致,一眼看去是滿滿都是vivo 手機家族特有的、濃濃的白色極簡風。

側麵的透明開窗讓你不用打開包裝就可以對耳機的顏色、大小、工藝一目了然。

vivo XE1000盒子的另一麵采用了高光透明UV印刷,非常低調簡潔,金屬藍色的圓圈則是XE1000耳機上的一個標誌性的特征,從我一開始接觸vivo的時候記憶中它的手機就始終是這樣的包裝,並沒有像某些“友商”那樣——今天牛皮紙MUJI風格、明天又學水果機白盒彩圖的盲目跟風,從包裝這一件最簡單的事情可以看出vivo在前進的道路上應該從來沒有迷失過。

打開外盒後的vivo XE1000耳機是夾在一個黑色的附件紙盒上的;

vivo XE1000這樣的設計即可以節省空間,又可以在平時不用的時候將內盒作為耳機底底使用,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vivo官方對於vivo XE1000這種格狀的紋理叫做“暗紋微光鉚釘”,據說這采用的工藝為:特殊鑽石刀精銑鋁合金成不規則棱麵,曆經40分鍾切割後和打磨後兩次氧化的結果,耳機的外殼其它部份,通過特殊刀具精銑、氧化噴砂等工藝呈現出低調的啞光磨砂與銀屬切削的亮邊相對比的視覺效果,不管是視覺還是手感都非常的精致。

比較可惜的一點是vivo XE1000並沒有采用可折疊設計,這與它全罩式耳機的大塊頭體積有一定的關係。

耳機的旋轉支架在調節時有一定阻尼感,當旋轉和定位時的手感相當細膩,耳機外殼上有著與白色外包裝盒上一樣的藍色圈圈,相對於市麵上常見的那種黑灰色的耳機,有著更好的畫龍點睛的效果。

vivo XE1000不僅支架可以水平轉動,耳機在垂直方向也可應對不同的頭型,從而在三個軸向上實現調整,充份的貼合不同的頭型,從而更好的提升用戶的佩戴舒適度。

vivo XE1000的頭梁和耳罩都采用了進口蛋白皮材質,手感柔軟且舒適,透氣性方麵要好於普通的國產材質,在縫製工藝上采用了手工縫製,製作精細度上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奢侈品;頭梁的填充也恰到好處,可以減少長時間佩戴的不適。

頭梁的內部材質為鋁合金,共有九段大小可調,以適應不同大小的頭型,在測試期間經常長時間佩戴的情況下並沒有不適的“夾頭”感,

長時間坐飛機或者火車的時候是長時間頭戴耳機最多的一個場景,幾下小時下來也不會因為悶氣或夾頭而有想把它立刻摘下來相法,一路有音樂相伴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vivo XE1000插頭的外殼是金屬材質的,比較有質感。

vivo XE1000的3.5MM 鍍金插頭,線材雖然比較“粗壯”,但手感其實相當柔軟,線材據官方資料顯示采用了TPE單晶材料,可以保證更好的聲音品質。

比較遺憾的是嘜的部份並沒有采用金屬材質,如果能夠上與耳機外殼相唿應的金屬外觀,並且按鍵的手感再幹脆一些,就再好不過了。

vivo XE1000的耳機線采用了可換線的設計,可插拔的線材不僅可以提升便攜性、減少線材的折損,更讓vivo XE1000的可玩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方便用戶在後續可以通過換線等方式對音質進行升級。

XE1000采用了45mm CCAW單元,據說是瑞士定製的,此款CCAW的特色是擁有高動態和高解析力。複合三明治振膜的采用會更有利於低音的下潛和高音的延展;XE1000內部設計的第三代Tesla電磁回路,據說能效比例是普通耳機的1.5倍,所以就算手機這樣的低推力設備也完全不用擔心不能夠輕鬆的驅動。

寫到這裏,作為一個“拆精”的我,不禁有些手癢,我非常的好奇這副vivo XE1000耳機裏麵會是什麼樣子,那牛逼的CCAW單元是否有著驚為天人的外觀? 在糾結了很久之後,我終於小心翼翼(哆哆嗦嗦)的打開XE1000來個一探究竟。

取下第一層黑色的耳機護網後,發現還有一層白色無紡布牢牢的封住了保護罩,這樣的設計應該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塵從正麵進入揚聲器單元,從而防止影響音質? 接下來……因為是全新耳機實在下不了手進行破壞性拆解(也擔心日後進灰以及影響質保,最後還是作罷了),看來暫時無緣從正麵一睹CCAW動圈單元的真容了。

不過從反麵倒是可以看到CCAW動圈單元中間的一小部份,從顏色和材質上看它是半透明的,比較有趣的是表麵的紋理並不光滑而是像橘皮一樣(蠻特別的),金屬的電磁單元上並沒有任何的標識和文字(僅有三個記號筆手書的神秘數字);另:據網上傳言XE1000仍然是由之前XE800等耳塞的廠家VSONIC代工的,除此之外就再無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了(這個謎底有待以後來破解)。

耳機的外殼內側據我猜測是出於隔音、抑製共鳴方麵的設計,粘貼了一層黑色的吸音材質,有這樣周到設計的耳機,並不太多見(也許耳機拆的太少了,看來以後還需努力),就本次拆解來看XE1000從整體的做工、材質方麵都屬於中規中距的大廠風範。

另:從本次簡單的vivo XE1000拆解來看,其實內部還有蠻大的空間可以塞下一些電路之類的,所以我不禁又要開始YY,不知道以後vivo XE1000會不會推出主動降噪版本,畢竟有這麼大的空間不用上的話,實在是有些可惜。

拆完了不禁要再多囉嗦兩句:vivo XE1000的全罩式耳罩,這種形式的耳罩可以有效隔音和減少漏音,長時間佩戴時耳機對耳廓的壓迫感也是最低,因為采用了透氣性極佳的全罩式耳罩,即使是在炎熱的天氣中佩戴,也不用擔心會有過於悶熱的情況發生;當然全罩式耳機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在試聽環節中明顯可以感覺到相對於貼耳式耳罩,vivo XE1000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距離感,在仔細研究了耳罩的結構後,我發現可能是耳機外殼比較大的原因,當然vivo XE1000貌似是不可以更換其它形式的耳罩的,從這一點來說有一些小小的遺憾,正所謂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產品;

在仔細把玩vivo XE1000的時候我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這“暗紋微光鉚釘”的外表麵,其實並不是無時無刻的顯現的,就象上麵的某些角度的時候,耳機的外殼看上去就是低調的啞光金屬灰色,也就是說這“暗紋微光鉚釘”其實是一種“若隱若現”的視覺效果,這對於很多覺得“暗紋微光鉚釘”太過高調的用戶,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vivo XE1000的側麵設計也算是低調中帶著一點點小“悶騷”型的特殊效果吧。

試聽環節

既然是耳機評測,當然少不了實聽環節,考慮到大多數的用戶都會采用手機聽歌,所以本次評測主要使用了iPhone7(轉接)和vivo Xplay6來進行實聽測試,之所以選這兩部手機,一來是因為iPhone聲音素質不錯並且保有量比較大,而vivo Xplay6作為vivo家的影音旗艦&當家花旦,擁有著ESS定製版的ES9038 DAC硬解芯片,理論上是當然是vivo XE1000的最佳拍檔,並且是本次評測的必選項沒有之一。

目前vivo XE1000的市場定價是1999元,本次因為時間比較倉促準備不足,手頭雖然有一堆耳塞,差不多價位的頭戴耳機卻隻有一副主動降噪的實在不太合適進行比較,所以隻能有請另一副“友商”的499元耳機來比較一下音質(下麵簡稱此款耳機為499元耳機),雖然vivo XE1000的勝出毫無懸念(價錢在那裏放著呢),但是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印證一下vivo XE1000是否物有所值或者說物超所值。

首先我播放的是趙鵬的《被遺忘的時光》,vivo XE1000對於趙鵬的男低音的表現非常磁性、溫潤,別有一番韻味,而且協奏部份的提琴聲的高音則非常通透明亮而不毛刺,而當播放“船歌”的時伴奏的大鼓的敲擊聲則可以體會到較深的下潛,vivo XE1000在播放這張專輯時給人的印象是人聲的表現結像比較清晰,對於低頻的量和下潛都比較讓人滿意,而用友商的499耳機播放時,首先音量明顯要高出15%左右(這也印證了vivo XE1000 的100Ω 高阻抗 與友商 32Ω 阻抗的差別),友商這隻耳機的低音相對於XE1000的量要多出不少,不過卻是那種有量沒有質的效果,相對於XE1000的低音有種比較模煳的感覺,當音量增大的時候感覺轟頭的厲害,其次就是高音方麵有些發暗,特別是當《被遺忘的時光》那段協奏的提琴進入的時候高音的音色明顯發暗,比較之下還是XE1000的高音更加的通透和明亮。此款499元耳機對於人聲部份的結像也相對於XE1000要“朦”上許多,在人聲的表現力上相比XE1000的韻味來講當然也會失色不少。

低音測試我平常比較喜歡用宋冬野的《安和橋》的前奏來測試音響的中低音,在前奏裏有一段非洲手鼓和中國大鼓的齊聲合奏,XE1000對於非洲手鼓的表現特別是手鼓鼓點的彈性和韻味十足,對於中國鼓低沉的聲音,XE1000低音的量方麵略顯乏力;而499元耳機對於大鼓與非洲鼓聲顯得特別的分離不足,相比XE1000的清晰感,這兩種鼓聲聽起來有些混成一氣的感覺;聽到此處,已經可以下定論這499元與XE1000比起來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真實體現,當然有人會說XE1000的價格也許比起低端高出了太多,不過想到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照相器材的性能提升5%通常價格可能會翻幾倍(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性價比),也許就釋然了吧。

接下來把索性把那499的便宜貨扔在一邊,開始用XE1000用心的欣賞音樂,當我播放《LudovicoEinaudi》的鋼琴曲時,XE1000裏的鋼琴的聲音非常明亮、晶瑩,大師的每一個琴鍵敲擊都好像玉珠從盤中掉落一般幹脆利落(真的有些意外XE1000竟然是這麼適合欣賞鋼琴曲)。

當播放 普列文指揮——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在XE1000裏所有的銅管樂器非常的明亮(XE1000那種清晰的高音的確是亮點),小提琴前奏曲裏有種輕盈、飄忽的曼妙之美,而當所有的樂器一起合奏時又氣勢磅礴,如同從美夢中醒來一般,XE1000所展現出的層次豐富的音場,沒有任何渾濁不清的現象,所有的大動態表現也是特別的收放自如。

因為我比較少聽華語流行,所以幹脆用一首RAP來充當流行音樂進行測試,Eminem 的《Mockingbird》,這首曲子是我的最愛沒有之一,這是Eminem寫給他女兒的歌,也是阿姆為數不多的沒有粗口的溫情的歌;用XE1000聽來歌曲裏強勁的鼓點配合著低駕鈸的擊打聲,仿佛聲聲都敲進你的心靈深處,印證了XE1000對於流行、說唱類的表現力也是遊刃有餘的;

結語

XE1000的強項在我看來偏向高中音和流行音樂,對低音的量則顯得稍稍有些不足,不過低音的質倒是還可以(又有質又有量的低音耳機,通常高中音又有些欠,如果十全十美的耳機往往都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天價,所以音效這個東西自己喜歡就好);通過前期的簡單拆解我發現 XE1000內部還有很大的空間,也許在後續的版本中XE1000存在著推出主動降噪耳機的可能性(長途交通工具出差狗的福音),全罩式的設計令XE1000的隔音效果比較明顯,舒適度也非常的高,但凡事有利則有弊,全罩式與耳道距離較遠會令聲音有一些距離感,後續vivo如果考慮出一款貼耳式的耳罩,想來會令對聲音要求更高的用戶更加滿意的同時,也可以對耳機的便攜性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折疊耳機);目前雖然在燒友當中vivo的名氣可能暫時還不會一下子叫得很響,但仍然不可否認XE1000是一款音質非常出眾的好耳機,我想:不折騰——給用戶最好的產品到手即用,不將就——每一處細節都體現vivo的用心和專注,這就恐怕就是對於vivo XE1000最忠肯的評價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02:07:02

  上一篇:go vivo X20國產手機裏麵的偽全麵屏手機
  下一篇:go vivo真的強,這五款vivo手機都讓人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