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支付寶與微信,誰比誰更粘人?

現在的中國互聯網上,不再比誰的用戶更多,而是看誰占用的用戶時間更長,簡單的說,就是看誰能讓用戶耗在自己應用上,然後,就可以享受用戶紅利了。

在這方麵,微信顯然是無可匹敵的,無論是用戶量,還是使用量,或者打開頻次及使用時長,都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微信無敵的神話在互聯網行業裏流行,認為隻要是微信做的,就一定會成功。

我們不去分析微信無敵的神話什麼時候會堅持不下去,先看看微信有沒有挑戰者。答案當然是有的,對於競爭最激烈的,無非就是阿裏巴巴旗下的淘寶與支付寶。

對於微信來說,因為業務差別,很少有人看到,淘寶才是微信社交霸主地位被挑戰的重要載體,但因為支付方麵的直接對抗,支付寶就被推到了對抗微信的第一線。

相對淘寶來說,拿出支付寶對抗微信粘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淘寶畢竟是購物賬戶,雖然很多人沒事願意去逛逛,可很多家庭確實是一家一戶才有一個淘寶,小孩子和老人的注冊及使用更少,這些都是微信這樣的個人化APP所強悍之處,支付寶雖然原來也是很多家庭所有,但隨著理財及支付功能的完善,越來越變成了個人用品,也就有了對抗微信的最紮實的基礎。

毫無疑問,微信是粘人的,特別是朋友圈,人們有事沒事都想看看別人在幹什麼。很多人說,微信由此成為了長打開狀態,而支付寶是人們隻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打開,因此是低頻而且粘性差。

這種分析也不錯,但也忽視了錢對人的特殊的粘性,特別是掙錢。根據艾媒谘詢發布的《2017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線下方麵(超市、餐館、購物商場和便利店),65.4%的移動支付用戶偏好使用支付寶進行線下支付,隻有32.3%用戶偏好微信支付。

這個數據報告幾乎顛覆了很多互聯網行業研究者的思維,在很多人看來,周圍的人都在用微信付錢啊,為何支付寶的意願更強。

事實上,艾瑞(iResearch)公布的數據也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市場中,支付寶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2%至54%。緊隨其後的騰訊旗下財付通(含微信支付),交易市場份額同比增長1.7%至40%。

以上兩個數據都證明,支付寶也在享受微信支付的高普及率帶來的社會啟蒙紅利,讓很多以前隻有微信而沒有支付寶的人因為財商的提高而裝上了支付寶。在微信用戶數即將達到頂峰之時,支付寶貼在後麵正在逐漸趕上,這就是錢的魔力。

《2017大眾理財認知與行為指數報告》顯示,互聯網理財已成為大眾理財的重要渠道之一,老百姓人均安裝了3.2個理財類APP。80後和90後對於互聯網理財的接受程度相較於年長者更高,互聯網理財是90後投入資金最多的理財渠道,是80後投入資金第二多的理財渠道(僅次於股票)。有19%的人給自己的財商打0分(滿分為5分),認為自己需要盡快提升財商。有38.7%的人主動學習過個人理財及財務管理的知識。此外,還有64.1%的人表示會重視孩子的財商教育,培養他們對於駕馭金錢的能力。

正因為人們已經不再是將互聯網金融當成支付通道,而是要進入到理財的境界,微信支付顯然隻是挑起了大家的胃口也教育挖掘了大家的需求,支付寶卻通過更深入係統的理財專業平台帶走了最具有財商的群體並挖掘保有。2017年6月易觀千帆移動應用大數據崩潰顯示,支付寶以月度活躍用戶總人數3.397億人,穩居第一。

數據谘詢機構易觀國際發布的2016年5月移動APP排行榜TOP500,在5月排名前5名的APP裏,騰訊係占3席,分別是微信、QQ、騰訊視頻;阿裏係占2席,分別是支付寶、淘寶。支付寶月活數量攀升至超過3億,首度進入前三。這一排名不僅超過了騰訊視頻、QQ瀏覽器、騰訊手機管家甚至手機百度等一批工具應用,甚至超過了同門兄弟淘寶。

當然,支付寶也需要提高用戶的駐留,這樣才能更好的向用戶呈現新業務,也能提高其產品的粘性。螞蟻森林、螞蟻莊園,隻要使用支付就有能量,就而已參與公益。此外,使用支付寶支付的60歲以下消費者,每進行一次線下支付,就能領取一份健康險保額,保額可以隨著支付筆數不斷累加,更是將業務與消費等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一年多的運營,支付寶在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上取得了其他公司所沒有的經驗,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微信與支付寶看似是在支付業務上對決,實質上也是在爭奪用戶的使用時長,兩強互有增減,互有勝負,未來的道路還很長,現在說成敗還太早,留待時間檢驗。

最後更新:2017-10-08 04:05:29

  上一篇:go 餓了麼百度外賣架構開始調整 支付寶與菜鳥網絡全麵開放
  下一篇:go 剛剛,支付寶老大在聯合國征服300位大使和官員,就講了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