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諸葛亮和陶淵明在陳老蓮的筆下完成了一次劃時代的對話

此為張大千的舊藏,畫卷前後隔水留下了他的墨寶。是陳洪綬在去世前一年為周亮工所作,這一年陳洪綬相繼為周亮工一共創作了42件作品,《出處圖》則是其中的精品。展卷之後可見諸葛亮與陶淵明盤坐於樹下正侃侃而談,諸葛亮頭戴“諸葛巾”,陶淵明則手撫無弦琴,形象格調高古,氣韻不凡,人物衣袖由一根根行雲流水般的線條繪就,每根線條都不另起筆,如若不加停頓似的一氣嗬成,而線條與線條的排列則構成了陳洪綬特有的韻味。

不僅如此,陳洪綬還賦予這幅畫不同於尋常的特殊意味,畫麵中諸葛孔明與陶淵明分別生活在不同朝代,而陳洪綬把二人安排到同一個畫麵並不是一個偶然——諸葛亮的形象代表了古代儒家出仕為官的一個理想典範,而陶淵明則象征著古代文人墨客的一種隱逸情節。

陳洪綬創作這幅畫作的時間是公元1651年,此時的周亮工已經從曾經的明朝禦史變成清朝的降臣,這對於寧死都不降清的陳洪綬來說是不能夠認同的,於是他通過筆下的陶淵明(周亮工與陶淵明同字符亮)——唿喚著諸葛亮的手勢巧妙向周亮工表達了規勸之意,這看似樸拙的畫麵寓意極為深刻,可謂是彌足珍貴。

手卷前後的引首及題跋則是周亮工隨後去福建赴任,結識的福建著名書法家林寵和郭鼎京應周亮工所請而抄錄,在1652年(壬辰)初夏二人根據畫麵的人物分別用楷書一絲不苟地寫下了諸葛亮的《出師表》和陶淵明的《歸去來辭》。

圖文| 源自網絡

編輯 | 漁公子

最後更新:2017-10-23 08:21:53

  上一篇:go 周星馳電影中的7大星女郎,一個比一個美
  下一篇:go 張柏芝參加酒會,少有搭訕獨飲自拍,女神自我世界中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