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2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傳統釣入門貼,手竿傳統釣之七星漂釣法

因近年傳統釣者逐年減少,釣魚新人皆以台釣入門,煳裏煳塗就開始學什麼調幾釣幾,實用釣技不多且漁獲不佳。筆者本著不讓傳統釣失傳的信念,在貼吧發此貼,希望釣友們支持。本文將主要介紹傳統釣的七星漂釣法,如有人願意了解傳統釣,後續可以介紹長竿短線等釣法。

傳統釣,是經過一代代釣魚人總結,流傳下來的最實用釣魚方法。

傳統釣七星漂釣法,又是傳統釣中最簡單實用的一種玩法。

七星漂釣法,具有操作簡單,攜帶釣具少,適用水域廣,單尾重量大,漂訊準確不空鉤等等優點,追求以最輕巧的釣具,最簡單的操作,得到最大漁獲,絕不做無用功。

現在由於台釣風行,以至於新一代釣友不懂傳統釣,片麵認為傳統釣就是大鉤粗線釣鈍,這種看法可謂完全錯誤。事實上,七星漂釣法實用性強,可靈可鈍,調漂方便,釣餌葷素皆宜,漁獲往往還多於台釣(台釣連拉奶鯽,傳統釣打草眼,大板鯽,一條頂台釣十幾條)。

我們經常見到新一代漁友斜跨十斤釣箱,手提大袋餌料,肩扛大包小包各種包,氣喘籲籲的到達釣點,用七八種餌料配置魚餌,結果魚漂入水紋絲不動,盡管帶了三四十斤釣具餌料,仍舊漁獲稀少。

而一些老人家,小包小凳短節竿,一竿一線七星漂,釣具餌料總共不過一小兜,卻連連上魚,鯉鯽通殺,麵餌偶中草魚,葷餌時中鯰魚黃顙。

今天,就借此文解說一下七星漂釣法,破解釣具少操作方便又多漁獲的秘密,希望新一代釣友也能體會傳統釣的魅力。

一;簡介七星漂;七星漂也叫蜈蚣漂,臥票。漁具店的七星漂一包六個,有大小之分,形狀各不同。流線型七星漂用於釣靈,梭形七星漂靈度適中屬,豆型七星漂用於釣鈍。

沒有商品七星漂的時代,我們都是用鵝毛雞毛代替,效果和商品七星漂一樣。

二;七星漂漂像;主要有送票,黑票,斜浮,走漂,漂打轉。

鯽魚吃食有抬頭習慣,咬鉤後一抬頭,就帶動鉛墜離底,魚漂因鉛墜離底而自行上浮,一粒一粒漂緩緩浮上水麵,出現魚漂上送動作,這就是送票。送票很有視覺欣賞效果。一旦漂送上來,中魚率極高,因為鉤子已經在魚嘴裏了。

黑票,就不多說了,常是鯰魚黃顙翹嘴白條所為。

斜浮,是魚漂並未一粒粒上送,而是整體成線狀斜著向上浮起,往往是個體較大的魚或翹嘴等魚咬鉤後迅速向水表遊動導致。春季釣河流,重鉛墜到底,魚兒咬鉤也常出現斜浮漂像。

走票,是魚兒咬鉤後並未抬頭,而是遊向一旁所致,有時候七星漂走票像跳舞般活躍,賞心悅目。

漂打轉,是早春晚秋鯽魚含住鉤後,本該送漂卻無力送漂造成,這也體現了七星漂線組可以釣的很靈,即使魚嘴半開輕輕含住鉤,也能出現漂像。

三;簡介七星漂線組;

七星漂線組,由3到7粒漂,8字環,彈力鉛皮座,兩個魚鉤。(沒有彈力鉛皮座時,大多用卷曲的細鉛絲,早年沒有八字環,用小鐵圈綁雙鉤,並非大家認為的傳統釣都是單鉤。)

七星漂線組,漂用的個數少,鉛皮加的就少,相對就靈。漂用的數量越多,鉛皮加的也越多,相對越鈍。

根據季節和水情不同,七星漂線組可靈活搭配。

早春季節,魚咬口輕,大多用18毫米長流線型七星漂3顆,5毫米見方小塊鉛皮,配1號主線0點4到0點6子線,小號溪流或袖鉤2個,這種線組比較靈,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有一粒漂打轉或送起。這是七星漂的“小鉤細線”玩法,可不是台釣獨創的呦。

夏季秋季,可選擇稍微釣鈍,用4粒20毫米長的漂,配1點5主線0點8子線,小號海夕鉤2個。

流水水域,因為波浪的原因,七星漂線組可用大號漂配重鉛墜,讓鉛墜到底。由於七星漂的形狀,在風浪下會自動沉入水皮下,不會被流水衝走,比立漂有一定優勢。這種釣法特點就是釣鈍,大風浪天或河流中效果不錯。

草眼荷花眼的單鉤朝天鉤線組用法;單鉤的好處,是在草眼裏不掛草,避免雙鉤中魚後,一鉤掛魚一鉤掛草,造成跑魚。朝天鉤另個優點是魚鉤在水下直立,很醒目,魚兒往往拋開打窩料,首先吃鉤。

四;七星漂線組調重;用三顆漂的線組舉例,裝上鉛皮後,先把最上方的一粒漂拉高,確保隻用兩顆漂的情況下線組下沉,之後拉下上方的漂,調成三顆漂能讓線組浮起,就算調好了。(同理,用四顆漂,調成三顆漂線組下沉,四顆漂線組浮起即可。)調漂時,魚漂下沉越慢,線組狀態越好,仍以三顆漂的線組為例,最好的狀態,是調成三顆漂水中懸浮,這樣魚鉤上餌沉底後,魚漂成懸浮狀直立水中,這種狀態雙鉤到底後,下鉤橫臥水底,上鉤鉤尖朝上直立水底,鉛墜不落底,魚咬鉤後,線組立刻上浮送漂。

下圖為三顆漂的線組,拉起最上方漂,下方兩漂浮力不足以浮起鉛墜,線組下沉的狀態。

下圖為三顆漂浮起線組,最上方漂有一小部分浮出水麵狀態

五;七星漂找底;因為一組七星漂線組有3到7粒漂,那麼,線組下水後,水麵上有兩顆以上的漂,就是魚鉤到底了。之後魚漂拉一點下來,隻讓一顆漂浮在水麵,就可以釣了。魚咬鉤後,水下的漂被送上來,水麵上原本一粒漂就會變為兩三粒了,這時候拉杆就中魚啦。

六;七星漂釣浮。

七星漂釣浮用大號漂即可。小魚咬鉤漂點頭,大魚直接拉走或黑票。

七;七星漂適應水域介紹;

七星漂適於野釣和水庫釣,江河和湖泊也有上好表現,特別是草眼,荷花眼,亂木邊,蘆葦從之類水下情況複雜的水域。

比如水草眼,荷花眼,總共不過臉盆大,立漂扔都扔不進去,還談什麼台釣呢?

老話說,釣魚不釣草,純屬瞎胡跑。除了黑坑養魚池,哪有那麼多亮麵水域給你施展台釣啊。有些地方水上是亮麵,水下雜草和亂木叢生,台釣也是不行的。有些地方有亮麵,但小雜魚多,鯽魚鯉魚釣不到,全是小雜魚鬧窩。流水中釣立漂懸墜,立漂會被水流帶動,效果也不好。這類水域,都是傳統釣七星漂主場。

八;七星漂線組的釣點選擇

1;早春,陽麵淺邊,亂草亂木處。早春由於氣溫低,隻有鯽魚活動,而鯽魚特別喜愛背風水灣陽麵的亂草亂木水域,此處水域不但溫暖,而且可以藏身,還有剛發芽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可吃。這種水域,往往表麵上草不多,樹枝和亂草其實在水下,處處是掛鉤陷阱。在這種地方垂釣,因是背風灣,風浪小,因水下亂草多,下鉤地方也小,正好適應七星漂釣草間縫隙。

2;仲春;選陽麵蘆葦蕩邊,陽麵水草外線。仲春季節,淺水水溫適中,比深水暖,魚兒棲息在淺水,因為魚怕人,棲息地是淺水的水草叢或蘆葦邊,這種地方,台釣法揚竿多掛草,又是七星漂傳統釣主場。

3;夏季晴天;夏季晴天水溫高,陽麵水溫甚至高於35度,按照夏季晴天的光照情況,隻有較深的水草洞(等於水下大片樹蔭)適合魚兒棲息,大鯽魚和鯉魚多藏於此。所以咱別傻乎乎的打個遮陽傘釣陽麵了,咱就釣水草洞荷花眼吧。水草洞荷花眼,又是七星漂傳統釣主場啊。

4;夏季陰天;夏季陰天和小雨天,魚兒從深水草叢來到淺水區,但不會直入亮水,往往在水草和亮水的交界邊沿活動,這種草縫草外沿,還是用七星漂線組吧,台釣線組中魚,魚兒往草裏一鑽,你拿不上來啦,求魚得草,釣魚人所不欲也。

5;秋季;秋季的魚兒,為了過冬,就是要多吃。魚兒的食物,也在水草從中。秋季早晨和晚上溫度涼爽,魚兒在 1米左右水草區覓食。秋季晴天白天溫度相對高,魚兒去樹蔭下的大片水草和亮水交界處,或在全天見光較少並有大片大片荷葉水草的陰麵水區1米左右避暑覓食。小雨和小雨前的陰天,魚兒全天在1米左右水草中覓食。不是草邊就是荷葉眼,都是七星漂玩法適合之地。

6;初冬,同早春。

九; 傳統釣打窩料製作。

傳統釣打窩料以酒米為代表。因為魚兒喜歡曲香型酒(買不到曲酒用濃香型白酒加醪糟也可),所以用42度左右曲酒泡小米7到8天,就做成了酒米。想讓酒米更吸引魚,可用丁香,山奈,蜂蜜,白糖,棗粉,麝香,八角,地黃,醪糟,糖薑,甚至紅酒等香醇之物選取兩樣,先泡入酒中,製成藥酒,再用藥酒泡小米。藥酒用的藥物,兩三樣足以,多雜則味亂。不用加入無數種小藥,華而不實,效果不好用哪去。

十一;傳統釣釣餌製作;

在沒有商品餌的年代,傳統釣的釣餌都是自己製作的。所有原料超市和藥店都能買到。江河湖庫的魚兒,食譜不是養魚塘那些顆粒,而是野生狀態下的水底發酵植物料(如稗草子,霧絮裝腐爛草團,等)或水生小蟲。所以,天然糧食味最受魚兒歡迎,工業生產的香精,往往不受待見。自製麵餌,隻要有香甜或腥味的食品,可謂順手拈來,完全不用什麼藍鯽918,什麼瘋釣鯽紅魔,什麼什麼什麼。。。。其實怎麼配,也就是倆字,調味。

夏秋調成香甜味餌料,用白麵,各種豆麵,在一些調味品和食材中選取兩三樣一配(如丁香,山奈,奶粉,早餐豆粉,山楂,地黃,草果,蜂蜜,紅糖,葡萄幹,棗粉,蓮子粉,西瓜瓤,草莓,橘子汁等等),再加點炒麥麩或米糠(炒的麥麩比生的香)增點霧化效果,餌就成了。清香味餌用西瓜橘子草莓甚至黃瓜配白麵麥麩就可以,甜香味餌用紅糖蜂蜜紅酒果汁之類調和配合炒白麵(麵包粉更好)炒豆麵(少量早餐豆粉更好,但豆粉不用炒)和炒麥麩。搭配很隨意,關鍵就在配成“清香”“甜香”“濃香”“甜酸”的主體味道,想配什麼味你隨意搭配,你當地的魚愛吃哪種口味不一定,你自己摸索就是,餌沒有萬能配置,自己摸對了香型就行了。(比如我這裏,用鮮草莓(為了釣魚我會把鮮草莓打成醬凍起來,以備後用),配入一點炒豆麵,再加入炒麥麩和麵包粉增進霧化,用加熱後的果汁一燙,就配成香甜味餌,配置簡單,效果比多種商品餌亂配略好些。別人問我,我就告訴他,這是某商品餌加了百果香精,他們深以為然。。。。)

早春晚秋調腥香餌料,自己養蚯蚓,拿出一些曬幹打粉,再加入炒麥麩,白麵,拉絲粉,加入一些水果幹片,比如幹香蕉片打的粉,葡萄幹蘋果幹菠蘿片打粉都行,用果汁或果酒一調,你試試有沒有商品腥香餌好用。(我用自養的蚯蚓曬幹,做成蚯蚓粉,用此蚯蚓粉30%,再加入炒豆粉30%,用麵包粉和炒麥麩調下霧化狀態,加點粉碎的動物內髒或一些粉碎的魚肉蝦肉和成腥香餌,效果也挺好。這一款我告知釣友,是紅魔加天元鯽,他們有的信了,有的不信,說是化氏4號配了別的。。。。。我也想告訴他們,餌是自己做的,但他們會笑我“你配的餌料比大師的還好麼?”。很多釣友已經進入了迷信誤區,不去摸索最適合當地的釣餌,專門迷信某大師的餌好用,這個大師的餌不行,換下個大師的。可是,就算大師的餌料再好,也分適用水域,不可能一款餌打遍天下,廣東大師的餌拿北京不一定行,你當地好用的餌料,換個地方,也許就不成了。太多新釣友已經習慣買商品餌,早就不懂得自製餌料並試驗效果這種樂趣了吧。。。

因為各個地區水情不同,當地用什麼餌好用,需要你自己試驗,我說出來幾種配方,隻能用在我這,到你那就不靈了。所以自製餌料,需要你自己在當地水域摸索,這是傳統釣的又一大樂趣。

十一;傳統釣釣餌狀態。

傳統釣釣餌狀態,講究霧化慢但有霧化效果。傳統釣用搓餌不用拉餌,野釣時不可能常有魚兒咬鉤,一分鍾魚鉤上的餌料霧化光了,又得提杆上餌,光了再提杆,一小時幾十次提杆,那不是釣魚,那是釣自己。

要讓釣餌霧化慢且有霧化效果,就需要調配麩皮和拉絲粉的比例,僅此而已,根本沒有電視講那麼複雜。

霧化到什麼程度,完全在自己掌握,根據水情調配,沒有固定比例,隻是別調成拉餌那麼易化就是了,自己多試幾次就可以了。用不著死記什麼粉10%,什麼粉20%,什麼料30%的,沒必要。根基水情調狀態就是了。每種商品餌霧化狀態都不同的,配來配去和自己調的也沒啥兩樣。

最後,祝大家漁獲多多,學會傳統釣七星漂,早早縱橫江湖。

最後更新:2017-10-08 07:25:12

  上一篇:go 人倒黴的時候,喝水都會塞牙,釣魚也是一樣!
  下一篇:go 釣魚的時候子線纏繞、調目不準的原因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