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人物
小米筆記本13.3英寸i5指紋版開箱+重裝係統+屏幕貼膜+機身貼膜
關注小米筆記本好久了,一直猶豫要不要下手,主要是擔心它的質量及性能。最終在各種對比和糾結中,選擇了13.3英寸i5版本,其實還是勝在了性價比。
小米官方商城下單的,出庫出了三天,加上快遞的時間,第六天才收到。想起了國慶時候官方商城的小米MIX2號稱現貨發售,結果等到了第六天下午才完成出庫,第七天才發貨。。。額,也是醉了。
不過快遞包裝還算用心,兩塊大泡沫穩穩的。包裝盒也沒有明顯缺角或摔到的痕跡。順豐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靠譜。
褪去快遞的大盒子,就是小米極簡設計的包裝盒,有個塑料薄膜保護。
和手機一樣,包裝都是極簡設計。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快遞大包裝要兩塊大泡沫,因為官方盒子裏邊就沒有泡沫保護。不過包裝內的機身也有塑料膜保護。打開就是光禿禿的一片金屬。。。
機身下麵是說明書。
說明書下麵是電源適配器。這電源適配器可真大。。。這設計也是醉醉的,在電源插座局促的辦公室可能找不到可以插電源的位置。而且電源線也不是很長,目測隻有1.5米吧。
鍵盤和屏幕之間有一層薄薄的泡沫保護,防止屏幕上留下痕跡。打開的那一瞬間有被驚豔到。
新機電池是沒電的,無法點亮,需要接入電源才能開機。
先感受下正版win10家庭版。開機自動開始加載係統,根據屏幕提示點擊下一步即可。係統激活碼已經寫在機子裏邊,在外包裝盒上是找不到標簽的。在係統裏邊可以自動激活。不過論壇大大說的可以激活office家庭版,經過10分鍾的搗鼓,我沒找到。反正也不準備裝這個版本,就沒再繼續。先驗證各個功能可用就行,比如屏幕、鍵盤、指紋、觸摸板、快捷鍵等。
機子A麵沒有小米LOGO,留給玩家自己DIY。B麵屏幕下方有個小小的MI標誌。屏幕與傳統的電腦不同,是一整個麵,不容易積灰,方便清理。
C麵鍵盤是類似塑料的材料,機身是金屬的。由於冬天+金屬,我同事過來圍觀時,幾乎每個都被靜電電到。所以下文我在金屬殼上貼膜,增加一層絕緣,減少靜電發生的可能。
鍵盤使用起來並不是很舒服,回程較短,沒有感覺。值得點讚的是,終於把Fn鍵縮到裏麵去了。
右上角是電源按鈕,傳統電腦這個位置是Delete按鈕,所以會錯按。需要自己設置下電源選項為按下電源按鈕不做任何操作,否則默認按下反饋是睡眠。
觸摸板上的小矩形是指紋傳感器。實際測試下來,並不是很靈敏,或者說並不是很準確。有時進入係統得掃好幾下,甚至係統會提示,錯誤次數太多,需要使用密碼或PIN碼進入。
觸摸板的空間非常大,相比13.3英寸的機子,已經非常OK了,有足夠的操作空間。而且支持多點操控。
右腕托位置的第7代intel core i5處理器貼紙。從第一台電腦開始,就認準了英特爾和英偉達。
側麵顏值不錯,D麵腕托位置是揚聲器。
左側是1個HDMI接口,1個USB3.0接口,一個3.5mm音頻接口。
右側是1個type-c接口,1個USB3.0接口。
用魯大師簡單看了下,硬盤是三星的,屏幕是夏普的。
攝像頭在屏幕的上方,還有mac也在此位置,不太好辨認。
我拿到的本本,在攝像頭裏有白色異物,在裏邊的,擦不掉。由於沒有影響使用,就沒有走售後。
機子的背麵,5個腳墊,8個螺絲(其中一個在腳墊下),1個進風口,2個揚聲器口。還有各種標簽和小米LOGO。整個D麵自己貼了一整塊磨砂保護膜,由於開孔太多,花了蠻多的時間。最終效果還不錯。
A麵由於沒有任何點綴顯得太單調,於是某寶買了金屬貼紙,樣子還不錯,隻是聯合國標誌這個容易掉,貼不牢。
A麵也貼了一整塊磨砂保護膜,比D麵好貼。渾然一體的感覺。
B麵貼了一塊鋼化膜,用來保護屏幕。除了反光有點大,其它都蠻好。
C麵也是貼了一整塊磨砂保護膜,包括觸摸板(我把指紋傳感器部分給扣掉了,一麵影響傳感器的使用)。鍵盤上貼了酷奇的鍵盤保護膜,有了鍵盤膜之後,稍微改善了打字的感覺,落指有感覺了。
左側腕托的金屬貼紙。
右側腕托的intel標簽。
官方商城買的type-c轉VGA/USB/千兆網口。可以用來連投影儀和網線。
1個RJ45網口,1個VGA口。
2個USB2.0口,1個type-c口。
亮點來了,WIN10企業版 2016 LTSB版。這個版本的好處是沒有那些毫無用處的額外功能,幹幹靜靜。如沒有小娜,沒有APP商店。已經激活。
設備管理器中的驅動也都正常,經過測試屏幕、快捷鍵、觸摸板、指紋均正常可用。
分了三個盤。軟件已全部安裝完成,C盤容量還可以,如果刪掉係統睡眠文件備份、虛擬內存空間,還能再往下降。
WIN10企業版2016LTSB的開始菜單。
最後分享下怎麼重裝係統。
一、小米官網下載官方驅動(以防萬一,主要是備份用。我最後隻用到了指紋驅動);
二、MSDN下載需要的操作係統鏡像文件;
三、下載KMS激活工具。我每次用的都是KMS激活;
四、安裝係統。有兩種安裝方式:
(1)將下載的係統鏡像拷貝至電腦中,右鍵->裝在,直接用係統的虛擬光驅加載安裝,然後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2)用優盤PE安裝,需要注意PE必須是UEFI版本,否則開機boot無法識別PE。(當然可以進BIOS修改)
五、係統激活。管理員方式運行下載的KMS激活工具,看到successful和complete就可以了。桌麵、我的電腦、右擊、屬性,即可查看是否激活成功。
六、係統激活後,可以安裝office之類的應用軟件,office也可以用KMS激活。
七、測試主要功能是否可用。查看驅動情況,可以去設備管理器。我當時是指紋傳感器驅動未自動識別,安裝了之前下載的官方驅動就可以使用了。
八、開始使用。
最後更新:2017-12-26 13: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