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人物
放大招!指定停车地点、微信群即时沟通……本市多部门联合执法规范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无序投放、乱停乱放、车辆损坏、车辆积压挤占道路,占用了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反而给市民带来了一定的不便。结合正在开展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整治行动,目前上海市正开展共享单车集中整治清理行动。
现场:指定区域停放,违停者搬离
今年7月以来,浦东小陆家嘴地区“禁止非机动车骑行、停放”的范围,首次由“黄浦江-浦东南路-东昌路-黄浦江边线”围合区域,缩小至“以陆家嘴环路围成的小陆家嘴区域”。
一时之间,大量共享单车涌入投放,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违停乱放、挤占道路等现象的产生。比如富城路、陆家嘴西路一带,就曾是各色共享单车扎堆的地方。
不过,今天周到君探访时,发现曾经扎堆人行道的自行车大幅减少。指定停放区域内的自行车排列整齐,蓝色的停放指示牌清楚标识,上面有“请将车辆停放在制定区域,违者搬离”等字样。一旁的工作人员,身着陆家嘴综管办服装,正在来回巡视。
原来,日前,浦东新区建交委、公安分局、环保市容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会同各街镇联合开展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集中清运专项行动,行动将持续至2017年底。小陆家嘴地区正是首批集中清运的区域之一。
此次重点区域共涉及12个街道和3个镇,即潍坊新村街道、陆家嘴街道、周家渡街道、塘桥街道、上钢新村街道、南码头路街道、沪东新村街道、金杨新村街道、洋泾街道、浦兴路街道、东明路街道、花木街道,张江镇、北蔡镇、三林镇。包括“禁非”路段、轨交和公交站点、大型商圈周边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乱停放现象严重、投诉较多的区域。
先约谈,后清运
据介绍,8月底,浦东建交委牵头召开浦东新区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第一次会议,明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对即将开展的集中规范专项行动方案进行了部署,对下一步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9月初,浦东建交委向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发出《告知书》,明确以下情况的车辆重点开展集中清运:
一、无牌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二、停放在道路非机动车停放点(白线)外的车辆,主要包括轨交站点、公交站点、小区、医院、商业中心、行政与商务办公区、主要街道等重点区域的违停和积压车辆。
《告知书》明确,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应暂停新增投放车辆,一旦发现,相关管理部门将委托第三方立即予以清运。并对相关企业进行曝光,作为企业违规、不诚信行为记录在案。
六项举措并举建长效管理机制
整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浦东新区还将多措并举,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让共享单车能够有序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主管部门首先会对各街镇现有非机动车停放点及承载量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增停放点的方案,增设一批道路非机动车停放点。
“只管投放、不管维护”曾经是不少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被市民所诟病的一点,不少市民认为,这是将企业运营行为造成的无序后果由全体市民埋单的直接原因。
为此,浦东主管部门将督促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企业报备、处置、约谈等机制,实现数据清晰、管理及时、监督有效。同时,研究拟定行业测评标准,委托社会第三方单位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数量、使用频次、分布、运维等情况进行评估,对各企业进行打分。
此外,针对用户等不文明现象,将探索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用户信用管理机制,督促企业加大对用户文明骑行的提示、告知,探索把骑行人的信用分纳入信用体系。同时,积极推进“电子围栏”技术应用,对非机动车停放点位进行全面梳理,并着手进行经纬度测量,为建立电子围栏做好数据准备。
最后,将健全政府部门多方协同机制,进一步细化优化各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做到每一项工作牵头部门明确、配合部门到位、分工不分家。
事实上,在8月初,浦东塘桥街道就曾率先尝试推出了共享单车管理方案,提出“定点”“定量”“定责”的“三定”管理要求。
从今年5月起,塘桥街道全面梳理了街道范围内公共非机动车停放点位,并绘制点位图,根据实际需求新增部分点位,最终划定点位430余处。这些点位遍布塘桥各条大小马路,面积大的能够容纳80辆单车,小的也至少能停放十余辆,位于各大超市、写字楼、居民小区出入口附近。其中,浦建路、东方路、峨山路三条重要路段,停车区域总长度达1800米。
划定停放区域内,街道对运营企业提出了“三定”管理要求:共享单车要在停车区域内“定点”停放;投放数量要根据辖区承载能力“定量”;共享单车企业要按照区域投放车辆总量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运维人员,对线下运维“定责”。于是,街道与摩拜、ofo等7家运营企业签订了《共享单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诺书》,就车辆投放、线下运维、文明停放等事宜作出约定。
承诺书签订后,每天晚高峰时,企业都会派来转运车,将超出区域停车点位承载能力的车辆及时运走,防止车辆积压;早高峰时,则适当补充车辆,满足市民需求。
这一措施也让塘桥地区的共享单车数量由最高峰的1.6万辆,降低至1.2万辆左右。
进入9月,街道配合交警、城管等部门,对峨山路、东方路、浦建路开展巡查,转运超容车辆至指定转运场地,并要求各企业自行前往处理。
目前,包括轨交蓝村路等站点在内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已经有所改观,行人的通行安全得到了保障。
今天上午9时30分许,普陀交警支队民警在新会路常德路一带对共享单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现场查处,警方还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介绍了在管理共享单车违法停放过程中,探索总结出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两个多月以来,效果还不错。”普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徐欣告诉周到君,为综合治理共享单车违法乱象,2个多月前,交警支队与辖区各街道办事处以及综合治理委员会、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各共享单车公司合作,建立了联动机制,相关人员都在一个微信群中。运营机制是巡查人员一旦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会马上拍照上传至微信群,对应的共享单车公司运维负责人就会派专人专车赶至现场把单车拖走。
徐欣说,除了通过微信群实施对接,处理乱停放问题,交警部门还会定期和交通委、街道办、共享单车公司开联动会议,询问共享单车投放数量,是否按标准配备运维人员,进一步加强对违规停放车辆的整治,加快运营调度等。
今天上午9时45分,徐欣在新会路371号附近,发现非机动车道上违法停放了一排共享单车,徐欣立即拍照并把位置发送至“长寿路街道共享单车管理群”中,涉及到的摩拜、ofo共享单车运营负责人回应后,10分钟左右两部车辆赶到,企业工作人员将乱停放的单车搬到车内,清出路面。
摩拜公司的运维人员称,他们在市区多个商场、地铁站附近的停放点都有专人维护,但人手还是相对不够,运维人员也通过微信等工具与交警等部门实时互动,尽量第一时间解决巡查人员反馈的问题。如果发现少量的违法停放,工作人员会把车推至附近可停区域;如果是大批量违停车辆,工作人员就会直接清走。
“共享单车必须停在上街沿划定的白色停车区域。”徐欣说,以前对停车区域没有具体要求,最严重时共享单车都停了三排,侵占了人行道和盲道,行人通过都困难,怨声不断,“交警应该多点时间疏导交通,而不是大部分时间耗在整治共享单车上。借助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交警工作才会提高效率。共建才能共享,通过信息共享,问题能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置。”
对于本市加大对共享单车乱像的整治行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主任王浩表示,政府依靠大量人力监控的办法去督促企业落实线下服务的能力,“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而要想达到单车与这座城市兼容发展的效果,主要还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共同着手。
王浩表示,首先,对企业而言,要多发挥线下车辆管理的职责,用一些技术手段去监测车辆的数量,像电子围栏就是一种技术手段,但是王浩强调:“只有技术手段是没有办法解决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的。”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或许可以使用一些技术窗口使得所有的企业共享共用电子围栏,但是现在很多地铁、景区、重点街道的周边,单车堆积、乱停乱放,“这些地方的问题不是电子围栏可以解决的。而是应该加强维护,配备人员。”因此,企业必须同时加强线下人员的配置,及时地把车辆调配走,“这是比电子围栏更重要的事情。”王浩表示,“尤其是一些想要长久发展的企业,例如摩拜、ofo小黄车,要做到自律,应当有一些作为未来大企业的情怀,有共同跟政府、跟整座城市友好发展的心态去做这件事。”
另外,王浩表示,当企业要制定好了自己的规则,政府也要制定一些惩罚性措施,“毕竟现在政府可以惩罚的手段比较少。”像之前上海市交通委下发的《告知书》可以视作为政府的一种态度表述,明确告诉企业这座城市已经达到了饱和阶段,但是具体怎样约束企业又是一个问题。王浩说道,现在经济上的惩罚手段对企业的约束作用甚微,“目前这个阶段,企业大量投放之后,扣车之类的惩罚或许有些治标不治本。”而通过行政手段去惩罚的话,“现在又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因此,如果政府想要做一些惩罚性措施,还是应该加快对共享单车的立法工作,用法律去规范行为。
最后更新:2017-10-08 05: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