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京東便利PK天貓小店,線下零售新戰場開戰,鹿死誰手?

感謝您訂閱了中國便利店行業最敬業、最專業的高級內參,同時也期望您將自己的原創智慧共享給全國200萬便利店老板(點擊主頁欄目右下角互動--原創投稿)

便利店火熱下的反思

便利店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火!

你看看現在的新聞,無人便利店、辦公室便利店、阿裏要做天貓小店,還有京東便利店,一波接一波的創新轟炸你的眼球。

但是,這些做法到底是在稀釋便利店的價值呢?還是在讓便利店的價值增加呢?如果一個便利店的玩法是在稀釋便利店的價值,比如搶著給小店供貨,但是,小店的銷售並沒有真的好起來啊!廠家也未必領情啊。

中國渠道的生態係統,很微妙,有時候你以為自己代表互聯網消滅了渠道層級,但是,卻未必創造了價值,反而是在稀釋價值。

今年多家平台瞄準了便利店,京東提出百萬便利店計劃,阿裏“天貓小店”開業,定下目標將超過1萬家……現在,位於零售終端的社區小門店,也成為了新零售戰場。

京東小店

32歲的京東便利店老板楊浩越來越像一個“甩手掌櫃”。現在他手機一點就能從網上進到價格實惠的優質搶手貨,而且,店裏的商品擺放也很講究,端架、收銀台都得到充分利用,一看就得了行家指點,“比以前操心少了,掙的還多了”。

寶潔的B2B高級經理張楠也鬆了一口氣,最近他負責的“開學搶購季碧浪送特惠”行銷活動,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以往1個月的鋪貨量,各家店的陳列展示也清清楚楚,數據、圖片在後台一目了然。

(這個勐一看像大白菜的就是這次活動的大贏家碧浪)

讓楊浩和張楠工作發生改變的,是京東新通路日前正式推出的“行者動銷平台”。像乘客下單司機搶單的滴滴打車軟件一樣,品牌商可以“發單”下任務,店主則根據自身需求“接單”搶任務。品牌商與店主通過行者平台進行連接,店主搶任務後,所需商品和陳列物料等投放資源,如陳列架、宣傳海報等,就通過京東物流一起配送到店,而且時效符合“京東速度”。

京東的目標是讓全國600多萬家楊浩這樣的小店店主和眾多品牌商都接入平台,將“信息孤島”納入統一的智能管理網絡中,一鍵解決快消品B2B行業的行銷難題。

天貓小店

與半月前狂刷屏的“天貓小店”相比,誰將更得人心?

加盟天貓小店的條件:必須要店麵50平以上,還要在零售通進貨額月均10000元以上才行,另外技術服務費用3999/年,每個月從零售通渠道進貨30%。改造費用由加盟方支付,具體要看店鋪麵積,一周左右就能改造完成。

零售通上的東西比較基礎,一般便利店能滿足個五六十,像他這樣的社區店東西比較雜,現在從零售通進貨占整個的三分之一,價格也是有的高有的低,不過都給送方便不少。店主說他明天得出去市場補充一些零售通上沒有的貨,並表示零售通的貨現在不穩定,平台上缺貨就自己去進。

小店裏還有個新加的天貓貨架,店主說這個貨架銷量還不錯,上麵的貨品是零售通的人給選的,都是以前沒有的東西,年輕人買的比較多,能帶些人流進來。

店主還表示,天貓的改造主要是四部分,門口店招,新天貓零食貨架,包子、關東煮等鮮食,還有POS機,據說以後還有其他服務。現在最招人的就是門口的這個天貓電子屏,店主推薦老趙以後也選電子屏店招。

模式對比

我們從一個草根創業者的視角算了一筆賬,加盟天貓小店劃算還是京東便利店?

淘寶小店加盟難度大了點,每月從零售通進1萬塊的貨。京東也做類似的加盟,叫“新通路”。

京東便利店合作的基本流程:首先是谘詢報名,工作人員會對報名的店主和店麵進行資格審核;審核通過後,雙方會簽訂正式的合作合同,同時店主需要繳納一定保證金;接下來是對店主的培訓指導和店主的裝修工作,依照京東統一的要求完成裝修並經過京東驗收合格後,就可以開業經營了。

京東便利店的進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100%通過京東進貨,一種是部分從京東進貨。所以進貨比例並不是掛牌與否的唯一標準。

我們搜集資料兩邊兒比較,做了三張圖:

整體京東新通路項目更劃算,項目做的大,全國範圍都覆蓋,而且加盟條件少,沒有技術費用,最重要的是進貨要求少,產品展示區不用操心,東西擺上就有傭金拿。而但對改造後門店的對比,身邊的朋友都認為天貓改造的小店更好看,而且阿裏品牌也比京東大,以後的發展應該更好。

最後還有費用和盈利點的對比,我們認為天貓小店能更賺錢,現在都從網上買東西,代下單覺得不多,展示櫃沒人買的話肯定也沒多少錢,鮮食利潤高,再雇個人都值,新的天貓貨架就算不賺錢,能拉人就行。不過天貓小店的費用也更高,小本兒生意人不願意一次花這麼多。

延伸:京東要解決哪些難題?

品牌商動銷資源的投放問題!

第一步就要解決“投不準”的難題。京東新通路旗下的一站式訂貨平台京東掌櫃寶目前已經有超過30萬家用戶的數據積累。通過大數據分析給每個店鋪貼上完整豐富的標簽,品牌商完全可以借此精準篩選目標門店,再通過行者動銷平台實現零損耗任務投放。

第二步是解決“觸達慢”的難題。此前品牌商想投放動銷資源可能會通過多層環節,活動的傳達和貨品、物料都需要層層中轉,到達終端小店少則十天半月。以助銷物料為例,依賴京東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店主能和普通消費者一樣享受當日達、次日達的服務,品牌商投放的終端資源可以直接通過高效的配送體係與貨品同步到店,就像楊浩店裏的舒蕾洗發水和陳列架是一起發貨的,更誇張的樂事薯片和陳列架是組裝好到店的,拆開包裝,直接擺在收銀台邊上即可。不但保證品牌商“鋪貨+陳列動銷”同步進行,讓商品極速觸達零售門店和消費者,更能做到讓店主省心,讓營銷精準。

第三步是解決“反饋難”的問題。以往,品牌商很難監控商品陳列展示等活動的效果。就算有推廣人員在線下督促抽查,一來覆蓋麵非常有限,二來由終端門店一層層向上反饋時間也相當漫長,更重要的是數據的真實性很難評估。而通過行者動銷平台,小店可以實時上傳商品陳列照片,響應速度可以按分鍾來計算,讓品牌商能及時了解相關數據並優化投放效果。

這場線下大戰你覺得誰更有前景?

最後更新:2017-10-08 06:07:09

  上一篇:go 梧州人特權!京東超市滿199減100,其他縣市都羨慕死了!
  下一篇:go A股重磅利好消息:酒鋼宏興 萬華化學 京東方A 格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