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iPhone8剛上市便跌破發行價 黃niu都哭慘了

以前蘋果新機一上市,黃牛都樂死,因為一部手機少說也能掙個三五百,甚至幾千都不在話下,可是iPhone8剛上市,卻讓他們的腸子都悔青了,賠死了,哭慘了。

黃牛所售金色iPhone8比官方價低500

“我在中關村七八年了,iPhone開售第一天就跌破發行價的情況,今年是第一次。”在北京中關村做生意的黃衫(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他所銷售的金色iPhone8價格比蘋果官方發行價已經低大約500元。“這幾天來問價的零零散散,隻賣出兩台。”

“7年前,我眼睜睜地看著iPhone 4被賣到一萬多。iPhone6被賣到兩萬多。”對於iPhone發售當天就跌破發行價的現象,對於這位中關村“老江湖”看來是不可思議的。黃衫說,在iPhone6發售後的一周內,他的微信就沒有閑下來過,不斷有人在問價,他甚至編好了回複模版來回複“海量”的消息,一個微信號加滿了就用女朋友的微信號。來買手機的人更是排著隊加價搶購。

那個時候所有人手裏都拿著錢,就是找不到機器,每天能拿出10台的經銷商已經算是穩定的貨源了。“貨,意味著巨大的利潤,”黃衫告訴記者,在那個iPhone仍是搶手貨的時代,貨源是每一家經銷商的核心“機密”。

“iPhone8發售兩天,價格已經刷新了四次,金色一直在跌。”黃衫說,64G和256G內存的4.7英寸金色版iPhone8下跌幅度最為明顯,發售當天就跌破發行價,第二天已經比發行價低了將近500元,5.5英寸金色版也下跌了100元到200元不等,深空灰版本的價格則相對堅挺。

在iPhone8發售後,諸多目光投向了全球各蘋果零售商商店,諸如以“iPhone8發售首日無人排隊,黃牛賠慘了”的文章便遍布網絡。對此,黃衫不以為然,因為銷售價格最終還是由他們自己來製定,所以肯定還是留有利潤空間的。“基本隻是賺的多和少的區別。”

當然也不排除經銷商加價囤貨後跌價賠本的現象,但經銷商通常會通過評估新款iPhone的銷售量來判斷囤貨量,黃衫告訴記者,大部分經銷商並不看好iPhone8的銷量,“目前中關村沒有出現特別大量的囤貨。”

“黃牛的時代過去了。”黃衫調侃著說,隨著中國地區進入iPhone首發名單、產能相對充足、消費者日趨理性以及更多消費者開始接受分期消費等金融手段支付,正在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經銷商囤貨的行為正在失去意義。”

囤貨不再流行

“iPhone8被市場冷遇,其實早在預料之中。”資深“黃牛黨”楊丹(化名)一邊把玩著手機,一邊向記者介紹。

作為國內較早的一批“黃牛黨”,楊丹早在10多年前就做起手機銷售生意。2011年,他更是憑借囤積銷售iPhone4S賺到第一桶金。

“當時一部4S手機在發售初期,通常能賺到兩三千元,甚至根據顏色、內存的不同,還能賺得更多。”楊丹印象深刻,4S上市之初,一部16g的白色手機,黃牛價格一度炒到8000元的行情。“當時官方售價僅為4000多元,我們對外的價格基本上就是翻倍賣。”

那段時間裏,楊丹先後聯係上自己多位身處海外各國的朋友,通過對方在當地下單搶購,再寄回國內轉手銷售的模式,在短短1個月內賣出一兩百部手機,進而獲利50多萬元。“當時市場很瘋狂。隻要你有貨,根本不愁賣。”

巨大的市場熱度和暴利,讓楊丹拋棄了其他機型,將全部資金投入到蘋果手機銷售上。

記者調查時了解到,蘋果公司“饑餓銷售”營銷模式,以及早期中國大陸不是首發區域等條例,讓楊丹等黃牛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每一年蘋果推出新機型的前夕,楊丹為了能第一時間獲得更多貨源,除了和海外商家合作外,還大肆收購香港消費者的APPLE ID,以便於在官網貨源發布時進行登錄搶購。“不管是收購ID的價格,還是從海外拿貨的價格,基本上都比正常售價高五六百元。但隻要能迅速拿到手機,這些錢都無所謂。”

然而,漸漸地楊丹發現行情不對了。2016年9月,蘋果iPhone7係列上市,盡管發售初期全國各地蘋果專賣店門口仍排起長龍,但楊丹敏銳地發現到,包括蘋果官網、天貓等多個線上渠道的貨源提示欄中,不再如以往大多時間出現的“缺貨”以及“預定”,而是赫然顯示著“有貨”狀態。

這意味著蘋果手機貨源充足,消費者不再需要加價購買,能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手機。更重要的是,大陸市場已成為蘋果手機首批發布區域,消費者購買行貨不再需要漫長的等待。

“這是個信號,代表著不能再囤貨了,否則一不小心就將自己套了進去。”楊丹無奈地解釋道。

黃牛對囤iPhone X很小心

事實上,包括楊丹在內的多位黃牛黨以及手機商對iPhone8並不看好。

“就現在蘋果手機在市場能賣出多少,根本不用去觀察市場反響。”楊丹向記者介紹稱,“判斷一代蘋果手機賣得好與壞,主要因素就體現在2點:一是外觀是否有較大改變;二是蘋果銷售模式是否采取饑餓營銷。”

在楊丹看來,消費者對於蘋果的選擇,往往並不在於技術如何,更多的是外觀。“在前幾年,蘋果能引起消費者追捧的原因,在於它一代一個樣子。”

“現在蘋果的技術不像當年。在體驗差距甚微的情況下,消費者為了追求檔次,往往是通過外殼來決定是否購買。”在楊丹的印象中,蘋果自從iPhone6開始,外殼方麵上並沒有太大變化。

“其實iPhone7 plus出來時,市場熱情就不如此前。畢竟除了雙攝像頭外,後殼和前兩代差別不大。”楊丹向記者介紹道,當初自己在得知iPhone8會繼續使用這一外殼時,同行就曾預判這一係列將不會被消費者所追捧。“對於消費者而言,樣子差不多,價格還貴了不少,誰會去買。”

事實上,楊丹還將iPhone8遇冷的原因歸納到了即將在11月上市的iPhone X上。“感覺8很尷尬,外觀和7沒差別,發布時間又緊挨著X。”

在楊丹的計劃中,即將到來的iPhone X才是自己必須抓住的銷售節點。如今他正在緊張地聯係著海外各地的商家和買手,計劃著等 X上市時能第一時間拿到貨。

“現在所有同行都盯著iPhone X。在前期價格肯定會炒到近2萬的天價。”楊丹向記者介紹稱,“這款手機無論是在全屏的外形還是10周年的噱頭上,都吸引著眾多資深顧客。”

更重要的是,如今行業眾所周知的是,iPhoneX數量有限,必然會引起消費者的哄搶。“感覺回到了幾年前蘋果的饑餓銷售模式,挑逗著果粉的神經。”

但楊丹對於是否囤積iPhone X異常小心。他擔心的是,過高的價格是否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iPhoneX的感覺是在走高端用戶路線。究竟有多少人願意拿出2、3萬元來購買,誰也說不清楚。”黃衫也把更多的籌碼押在了iPhoneX上。“我認為iPhoneX發售前期肯定是供不應求的,價格也會飆高。”

最後更新:2017-10-08 23:22:42

  上一篇:go iPhone 8P和7P性能測試對比 結果很意外
  下一篇:go 4W獎金 iPhone8手機 還有萬元紅包…等你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