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人物
2017年12月金融數據點評:社融信貸大降 經濟下行承壓
社融信貸大降,經濟下行承壓——17年12月金融數據點評(海通宏觀薑超、梁中華)
摘要
2018年1月12日,央行公布2017年12月金融統計數據:12月新增社融1.14萬億,同比少增4999億;M2增速由11月的9.1%再度回落至8.2%;當月金融機構貸款增加5844億,同比少增4600億。我們的觀點是:社融信貸大降,經濟下行承壓。
社融增速大降。12月新增社融總量1.14萬億,同比少增4999億,環比也少增4000億以上。從結構上來看,對實體發放貸款僅增長5700億,環同比均大降,是社融增速下滑的主要拖累,主要或受到銀行貸款額度、MPA考核的限製。非標融資則有較大幅度的改善,委托、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合計增長3600億,環比接近翻倍,其中信托貸款依然偏強,受到金融監管趨嚴影響,委托貸款、票據融資相對較弱。債券淨融資621億,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主要受到利率偏高的壓製。
貸款全麵回落。12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5844億,環比接近腰斬,同比也少增了4600億。其中居民中長貸增加3100億,環同比均少增了1100億以上,新增居民短貸僅114億,隨著房貸利率走高、去杠杆政策推行,居民加杠杆速度仍將趨緩,18年地產銷量或重回負增長。12月企業中長貸增長僅1500億,同比少增了5400億,即使考慮到非標融資的邊際改善,企業部門整體融資也有較大幅度下滑。17年以來,銀行表內貸款增長強勢,主要反映的是非標受限、債市調整環境下的融資結構轉移,但是臨近年末信貸額度受限,且需要應對MPA考核,或對12月貸款增長構成了較大限製。
M2增速大降至8.2%。12月社融增速大降,貨幣創造減少,M2同比增速大降至8.2%,重回9%下方。2017年全年來看,央行控製基礎貨幣增長,金融監管趨嚴,銀行創造貨幣能力受限,尤其是通過債券投資、繞道非銀創造的貨幣量增速大幅下滑。18年在控製宏觀杠杆率的政策背景下,預計M2保持個位數增長將成為新常態。12月M1增速繼續回落至11.8%,在地產銷售降溫、金融去杠杆背景下,未來仍將趨降。
融資全麵受限,經濟下行承壓。近期金融監管政策陸續出台,資管、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新規對通道業務進行全麵封堵,非標融資在2018年將受到更加嚴格的限製。而債券市場利率依然高啟,貸款利率上浮,且部分企業拿到銀行貸款的難度較大,整體融資環境進一步趨緊,預測2018年的社融增速或進一步降低至10%,對經濟的壓製作用會逐步體現。
金融監管加強,貨幣回歸中性。在調控政策雙支柱的框架下,監管政策出台後宏觀審慎的調控效力會逐步加強。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貨幣政策有向中性回歸的跡象,體現為12月央行公開市場跟隨美國上調利率幅度的下降,以及新年以來3000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還有1.5萬億的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而年初貨幣市場利率已有顯著下降。
1、社融增速大降
2017年12月新增社融總量1.14萬億,同比少增4999億,環比也少增4000億以上。從結構上來看,對實體發放貸款僅增長5700億,環同比均大降,是社融增速下滑的主要拖累,主要或受到銀行貸款額度、MPA考核的限製。非標融資則有較大幅度的改善,委托、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合計增長3600億,環比接近翻倍,其中信托貸款依然偏強,受到金融監管趨嚴影響,委托貸款、票據融資相對較弱。債券淨融資621億,仍處於較低的水平,主要受到利率偏高的壓製。
從同比增速來看,2017年12月社融增速12.5%,相比11月再度下滑0.5個百分點。如果考慮到國債和地方債融資,更廣義的社融增速從16年末的16.2%降至17年末的14%左右。融資指標一般領先經濟指標半年左右,預計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會進一步體現。
2、貸款全麵回落
17年12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5844億,環比接近腰斬,同比也少增了4600億。17年以來,銀行表內貸款增長強勢,主要反映的是非標受限、債市調整環境下的融資結構轉移,但是臨近年末信貸額度受限,且需要應對MPA考核,或對12月貸款增長構成了較大限製。
從結構上來看,居民加杠杆速度放緩,地產市場承壓。12月居民部門貸款增長3200億,同比少增1800億,其中居民中長貸隻增加3100億,環同比均少增了1100億以上,新增居民短貸僅114億。信貸額度對12月單月居民貸款增長限製較大,18年初房貸或仍有反彈的可能,但隨著房貸利率走高、去杠杆政策推行,居民加杠杆整體速度仍將趨勢性放緩,而18年地產市場銷量或重回負增長。
非金融企業貸款僅增長2600億,環同比均減半。12月企業中長貸增長僅1500億,同比少增了5400億左右;企業短期貸款減少280億,表內票據融資增長1400億。即使考慮到非標融資的邊際改善,企業部門整體融資也有較大幅度下滑。
3、M2增速大降至8.2%
17年12月社融增速大降,貨幣創造減少,M2同比增速大降至8.2%,重回9%下方。2017年全年來看,央行控製基礎貨幣增長,且金融監管趨嚴,銀行創造貨幣能力受限,是M2低增長的重要原因。從貨幣創造途徑來看,2017年前11個月的銀行貸款同比增速為13.3%,相比2016年的13.5%僅是小幅下降;而銀行投資債券規模增速卻從2016年的25.3%大降至2017年前11個月的18.0%;股權及其它投資增速更是從64.4%降至3.2%。所以債券投資增速下滑、金融監管趨嚴導致的銀行繞道非銀創造貨幣規模萎縮,是M2低增長的重要原因。
18年在控製宏觀杠杆率的政策背景下,預計M2保持個位數增長將成為新常態。
12月M1增速11.8%,相比上月繼續回落。15年以來,房地產銷售高增,企業現金充裕,再加上金融機構借短放長,壓縮長短端利差,存款活期化趨勢明顯。但隨著房地產銷售降溫、金融去杠杆推進,M1增速趨於下降。
4、融資全麵受限,經濟下行承壓
近期金融監管政策陸續出台,資管、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新規對通道業務進行全麵封堵,非標融資在2018年將受到更加嚴格的限製。而債券市場利率依然高啟,貸款利率上浮,且部分企業拿到銀行貸款的難度較大,整體融資環境進一步趨緊,預測2018年的社融增速或進一步降低至10%,對經濟的壓製作用會逐步體現。
5、金融監管加強,貨幣回歸中性
在調控政策雙支柱的框架下,監管政策出台後宏觀審慎的調控效力會逐步加強。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貨幣政策有向中性回歸的跡象,體現為12月央行公開市場跟隨美國上調利率幅度的下降,以及新年以來3000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還有1.5萬億的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而年初貨幣市場利率已有顯著下降。
最後更新:2018-01-13 20: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