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深圳同盈基金被查:瘋狂募資38億

向大量非合格投資者推銷未經備案的基金產品,且承諾保本及高達16%~18%的年收益率、瘋狂吸金超過38億元。

深圳同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盈基金”)今年8月初開始,相繼被重慶、江蘇、深圳等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該公司負責人謝爭江及相關高管亦被采取強製措施。

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在將案件材料移交到深圳經偵前已查明,同盈基金設立的近20個基金產品中,僅有4個產品進行了備案登記。

《中國經營報》記者得到的最新信息是,重慶、吉林、河北、江蘇、廣州及成都等地投資人已在籌備成立債權委員會,擬對同盈基金提出破產清算請求,以挽回投資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同盈基金的產品總能和上市公司攀上“親戚”。比如,謝爭江控製的“新疆華大(穀業科技有限公司)”愣是與華大基因(300676.SZ)扯上“股東”關係,錦江股份(600754.SH)旗下的鉑濤集團也被同盈基金拉進了“朋友圈”。

累計發行20隻產品

據了解,投資者在成立債權委員會的同時,陸續有投資者以同盈基金涉嫌合同詐騙等名義向當地警方報案。在此之前,已有投資者向江蘇、重慶等地警方報案。

江蘇蘇州姑蘇公安分局觀前派出所8月20日發出的公告稱,同盈基金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付本息,嚴重擾亂金融秩序。而深圳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同盈基金負責人謝爭江及有關高管采取了強製措施,謝爭江目前已被取保候審。

而關於同盈基金案發的原因,謝爭江之前在同盈基金官網發過一封告投資者公開信。稱自2016年8月起,不斷有投資者要求提前贖回本金。到今年9月,同盈基金宣布資金鏈斷裂。

公開信稱,因產品“靜港基金”“影視基金”和“紅石納米基金”等自營項目發生了嚴重虧損,無法獲得預期投資收益,也就不能按期贖回基金份額並向投資者給付收益。

記者了解到,同盈基金相關賬戶目前已被警方凍結,深圳警方已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其資產進行審計,之後將向檢察機關提交案件材料,但債權登記事項還未進行。同盈基金辦公場所並沒有被貼上封條,有部分工作人員仍在現場辦公。

同盈基金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5年7月,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範圍包括發起基金、管理基金、理財顧問等,累計發行了近20個基金產品,投資項目涉及金融服務、能源管理、節能減排等。

警方向投資者提供的信息是,同盈基金涉案金額達38億元。而多名投資者在自發組織調查後認為,同盈基金自2014年初至案發時募集了70億元左右,保守測算也超過50億元。

8成產品未備案

這些巨量資金是怎麼募得的?據投資者提供的投資協議等資料顯示,同盈基金在全國各地先後設立30多家分支機構並授權眾多“代理商”銷售其各類基金產品,而銷售人員則利用銀行、證券及保險等機構職員“飛單”撬走其公司的高淨值客戶。

有投資者稱,在最高達到募集資金額度50%的高額返點誘惑下,同盈基金及其銷售人員的手段五花八門,甚至還在其招募說明書聲稱是某上市公司的股東,以此迷惑投資人。

“同盈基金的項目負責人還帶我們到華大基因總部參觀,說同盈是這家公司的股東。”廣州投資者許傑表示,出於對“老牌基金公司”及“上市公司股東”身份的信任,他先後投入400多萬元認購同盈基金的產品。

許傑提供的一份《委托投資協議》顯示,2016年2月24日,同盈基金發起設立規模為2億元的“現代科技農業投資基金二期”基金產品(監管機構查明此產品未備案),所募資金“將定向投資於新疆華大穀業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穀子種植基地”。

許傑委托投資(購買基金份額)的金額為200萬元,委托期限自2016年3月20日至2017年3月19日,到期贖回的基金份額及預期收益合計為216.2萬元。但產品到期後,他沒能如期收回投資本金和收益。

許傑說,基於對向其介紹產品的上海某股份製銀行廣州某支行職員錢某的信任及16%~18%高收益率的誘惑、且同盈基金給了保本及保障收益的承諾,他先期投資了100萬元,到期準時獲得收益金後又追加了投資。

成都投資者吳萍(化名)、江蘇揚州投資者薛鬆(化名)等人向記者講述的投資經曆與許傑相似。據稱,他們均是在保險、證券、銀行等機構的職員的鼓動下,通過退保、提前贖回理財產品等方式將資金集中投向同盈基金的相關產品,誰知踩中“地雷”。

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查明,同盈基金發行的基金產品中隻有“汽車尾汽檢測基金”“同盈華泰”“華盈同盛”及“同盈立”等四個產品進行了備案,而前麵提到的“金磚股權基金”等諸多產品均未通過備案。

投資者提供的調查材料顯示,同盈基金與投資者簽訂委托投資的合同累計超過5000份,約有3600餘人參與了認購,大多數人的認購額不足一萬元。

與謝爭江麵談過贖回事宜的江蘇投資者姚燁(化名)稱,投資者並沒有得到其投資基金項目的淨值信息,多數項目超募資金用途不明。投資者質疑稱,有部分資金投向了同盈基金或謝爭江控製的公司,另有項目並沒有實際運營,而有些項目純粹是以“造血(兌付)”為名非法設立的“圈錢”項目。

多起“被執行人”案件壓身

據了解,深圳證監局已將同盈基金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線索移交給深圳經偵。投資者從深圳警方得到的信息是,警方在年底前會將案件材料提交到檢察機關,隨後將對同盈基金及謝爭江等人提起公訴。

不過,記者試圖聯係辦案警官證實上述說法,但對方沒有接聽記者電話。

記者通過天眼查平台查詢到,同盈基金還是數十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被告,另有近50起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壓身。因多數被執行案件“全部未履行”,同盈基金還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案件信息表明,多名投資者在其購買的基金份額到期無法贖回後,在2016年初將之前《委托投資協議》約定的到期應獲得的投資本金及預期收益額變更為同盈基金向投資者的等額借款,雙方由委托投資關係變更為“民間借貸”關係。

許傑表示,“借款”到期後,同盈基金仍無法償還,又在今年3月前後說服他們續簽了補充協議,約定分三年時間還款。但此時更多投資者已不再信任同盈基金。許傑等投資人稱,他們強烈要求同盈基金履約,如因資不抵債而無法履約,則按有關法規需要對同盈基金進行破產清算。

不過,同盈基金非但沒有申請破產清算的計劃,還在嚐試各種“解債”方案。記者在其官網見到共有三項解債方案,最新方案公布日期是10月23日。此方案大致內容是,同盈基金與一家第三方機構合作推出“實物”解債方式,投資者以“優惠價”得到與期投資總額相當的“新疆小米”等實物。

而之前的兩個方案是,投資者需要接受珠寶、古玩或房產、汽車等實物。姚燁稱,她不可能將其投資的400萬元換成“小米”來“解債”,況且方案中5公斤裝的小米優惠後價格仍高達380多元,且不論是否“物有所值”,作為普通人士又有幾個人吃得起近40元/斤的小米?

“不管是轉民間借貸,還是提供各種解債方案,這都是同盈基金迷惑我們的‘套路’,謝爭江是想拖延時間為自己‘解套’。”姚燁說,同盈基金的相關資產目前已被公安機關凍結,在警方公布資產清查結果之前,他們並不知道同盈基金及謝爭江的資產是否已經轉移。

(原標題:深圳同盈基金被查:瘋狂募資38億)

最後更新:2017-11-05 05:03:38

  上一篇:go 星源材質定增加碼鋰電項目 或陷行業競爭“紅海”
  下一篇:go 資金偏好轉變 追逐產業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