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0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充盈社保基金蓄水池 萬億非上市國資或參與劃撥

養老金每年在持續上漲、社保費率階段性下調,在保障參保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如何保障社保資金長期可持續地運轉,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黨組書記、部長尹蔚民表示,在解決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上,近期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會保障基金,使社會保障基金這個蓄水池能夠越來越大,使養老保險製度可持續發展,使所有的老年人生活都有保障。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劃撥國有資產而非國有股權,也就是說,不限於上市公司,還包括屬於非上市公司的國有資產。”11月1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金融係教授胡繼曄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資產劃撥至社保基金的比例一直是博弈的重點,建議按照經營性國有資產的20%進行劃撥。

就此,一位接近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不具名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非上市國有資產部分劃撥至社保基金或會體現在相關方案中,但具體的劃撥比例尚不知曉。

國資劃撥社保空間巨大

事實上,劃撥國有資產補充社保基金,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決策層早已形成了共識。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國有股IPO和增發時,必須按融資額的10%出售股權,上繳全國社保基金。但是,此方案還未實施便被叫停,學術界轉而研究把部分國有股劃撥給社保基金,這一方案可避免國有股減持對股市的衝擊。

此後,2009年6月,財政部、國資委、證監會和社保基金聯合發文規定,凡在境內IPO的含國有股股份的有限公司,均須將首次發行10%的國有股轉由社保基金會持有,並且在2016年出台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條例》中對於社保基金構成的描述,從《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中的“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變為“國有資本劃轉”。

如今,尹蔚民再次明確,明年實施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蓄水池越來越大。

而出台這一政策的背景則是養老保險基金麵臨的巨大壓力。尹蔚民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現在的撫養比已經降到了2.8∶1,即2.8個人養1個人。而在老齡化繼續加劇,撫養比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養老保險的基金支付壓力還會更大。

撫養比的持續下降,對養老保險的基金支付壓力、可持續發展都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社保基金成立之初有幾大資金來源,其中之一就是含國有股的上市公司在上市的時候按融資額的10%劃歸社保基金,既可以劃股份,也可以給予等量股份的資金,至今為止的16年間,大概有2500億元到2600億元的國有股份劃撥進來。第二部分是在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時,將盈利的一部分分配到社保基金,目前總額共100多億元。二者累計規模不過3000億元,占社保資金財政收入的35%。

“之前的國資減持變成了國資劃轉,但這種劃撥方式隻是針對國資的增量部分,目前,上市國企增量發行的部分本身就很少,一般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15%,再從中取一個10%的比例,額度就更少了。”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武漢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

就此,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同樣表示,相關文件雖然規定了劃撥比例為10%,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尚無具體方案出台,劃撥的實際比例遠低於10%。同時,劃撥範圍也僅圈定在微薄的增量上,以致劃撥部分國有資產對社保基金的補充作用較為有限。這些問題一旦解決,國有資產劃撥社保的空間將非常巨大。

資產規模或將擴至萬億元

從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從主要劃撥上市國資充實社保基金改革到將未上市國資納入其中,這一切皆有可能。

就在“十九大”前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透露,目前國家正在討論和擬議將未上市國有資產部分劃撥至社保基金。這意味著,存量國有資本也將參與償還曆史欠賬,劃撥到社保基金的國有資產規模將從現有的千億元級別擴至萬億元級別。

“在中央財政不能更多撥付的情況下,要找一個新的替代方式,就是鼓勵地方政府用非上市國企來做資產的劃轉,從而更加有針對地充實地方社保。”董登新表示,上市國企數量有限,已經實施過大規模減持或轉持。截至2016年,國有股減轉持資金和股份已達2748.16億元,占財政性收入的34.4%。非上市國企同樣有責任和義務,且數量多規模大,真正劃轉的話對社保基金來說貢獻非常大。

那麼,劃撥多少合適?具體又該如何操作?

就此,眾多專家建議將非上市國企股份通過產權交易平台轉讓出去,社保基金接收後再賣出,若民營資本能夠受讓成為國企重要股東,相當於促進混改,還能幫助改善國企法人治理結構。同時,將沒有上市的龐大國有資產劃撥到社保基金,需要對劃撥比例等形成準確和可操作的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社保基金是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支出,國資劃撥比例需要通過社保缺口來倒推,也就是說,需要先了解社保基金可持續的缺口測算是多少,從而確定劃撥比例,但是這一指標目前尚未有官方數據,機構、學者計算的數據則來自於不同的概念、口徑和標準。

對此,王忠民表示,具體什麼時候能夠形成準確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大概劃歸比例是多少,都還沒有確定,但是可以預想,總量將有幾萬億。

胡繼曄表示,理論上非上市的地方國有資產應當劃給當地,但這樣每個地方都要設立社保基金會,增加很多管理成本,還不如劃給全國社保基金,提前在這個問題上實現全國統籌。

最後更新:2017-11-04 10:48:37

  上一篇:go 上市就出問題?部分iPhone X用戶反映無法激活新手機
  下一篇:go 雷諾目標激進:五年業績翻六倍?產能現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