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中國連續八年定調穩健貨幣政策 聚焦兩大任務

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提出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第八年將來年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

此次會議將穩健中性貨幣政策與“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兩大任務相掛鉤。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在多個場合指出,中國未來將保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強化逆周期調節,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防風險的關係。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主管周景彤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整體經濟和金融杠杆率依然較高,在保證金融去杠杆穩步推進的過程中,也要聚焦防範金融風險。

“中國明年貨幣政策要守住一個‘底線’,就是整體上不能激發係統性金融風險。”法國巴黎證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告訴記者,2018年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把目前經濟轉型和下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夯實的關鍵一年,必須要著手解決金融行業問題、降低宏觀杠杆率,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有利於官方找到處理風險和保證經濟發展的平衡點。

另一方麵,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亦將受益於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此前,中國央行定向降低存貸款準備金利率等一係列做法被市場看作是靈活操作、相機而擇地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發展依靠實體,實體發展借力金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表示,實體經濟轉型在為金融業創造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對金融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前,中國流動性處於“緊平衡”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這其中,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領域“融資難、融資貴”的結構性問題受到了政策製定者的重視。

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通過精準調控,有利於緩解中小銀行的流動性緊張,並將引導大型商業銀行、股份製銀行加大普惠金融信貸投放,從而緩解普惠金融的融資問題。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當前中國實體經濟的重點任務是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這對貨幣政策製定和實施產生了更多結構性需求,從根本上說,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基調對於服務實體經濟方麵始終沒有改變。

此外,近年來各大經濟體貨幣政策先後出現了收緊的轉向和預期,外界對於中國貨幣政策未來是否趨緊密切關注。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王青指出,2018年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或將加快,在這樣一種整體趨緊的全球金融環境下,中國縱使繼續保持存貸款基準利率不變,但市場利率也將易上難下。

最後更新:2017-12-21 10:04:00

  上一篇:go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組計劃啟動
  下一篇:go 廣東電網融合百度AI 發布“互聯網+電力”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