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專家:新能源車免稅的政策支持體係任重道遠

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四部門2017年12月27日對外發布公告稱,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現有新能源車支持政策有哪些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會迎來哪些挑戰?

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需要穩定性

目前,國家12個部委針對新能源車已出台20多項政策,地方37個城市(群)70個城市,已出台170多項政策。新能源車支持政策主要包含研發支持、新車銷售補貼、地方購置支持政策、保有使用階段優惠政策、以及報廢更新政策等,現有新能源車支持政策已基本實現全方位的覆蓋。

我們一直唿籲新能源車的政策相對穩定,穩定和符合市場預期變化的政策對新能源車市場具有很好的拉動作用,尤其是新能源車的免稅等政策更需要穩定。此次對新能源汽車延續購置稅免稅的政策明確,今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對其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繼續有效。由於目錄持續有效,使新能源車企業的產銷得以平穩延續,也有利於新能源車市場的平穩較快發展。

新能源車的政策支持體係是目前保障中國新能源車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的政策體係的銜接和完善的難度重大。目前車企麵對政策的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麵:一是油耗管理方麵,企業不得不麵對2020年5升/百公裏、2025年4升/百公裏的油耗標準挑戰;二是補貼政策方麵,達不到技術標準的企業既無法申領,也不能銷售產品;三是根據“雙積分”政策要求,乘用車企業必須達到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以及我國進一步開放外商獨資準入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政策逐漸從政府資金扶持轉向企業主導市場培育階段,行業優勝劣汰將加劇。前期豐厚的補貼也讓部分企業形成了依賴心理,不利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近期,相繼出台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正扭轉著這一局麵,最有代表性當屬“雙積分”政策。通過強製要求傳統車企承擔生產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車義務,建立傳統車反哺新能源汽車的機製,加快推廣,保證NEV(社區內電動車)可持續發展。

2018年新能源汽車會迎來什麼樣的考驗?

2018年的新能源車發展麵臨嚴峻的挑戰。隨著科技巨頭湧入,2018年智能聯網汽車大潮來臨,步入密集落地期,傳統汽車企業和互聯網公司的比拚將更加激烈。隨著汽車向新能源、智能化發展,BAT掀起與上汽、北汽等傳統車企合資合作高潮,未來誰能強化生態布局,整合產業鏈,促進產能加快落地,誰就將搶占先機。而蔚來汽車、電咖汽車、小鵬汽車等互聯網造車企業的新產品密集進入工信部公告,意味著互聯網造車企業要開始真正接受市場考驗。

同時,原本計劃於2018年實施的新能源積分考核延期到2019年實施,而且2019年與2020年綜合計算考核,這導致2018年的雙積分政策難以有效落地見效。通過銷售數據可以看出,2017年新能源車很受消費者歡迎,在消費者支持環保減排和自身出行便利的共同推動下,新能源車相比於傳統燃油車的劣勢得以弱化,這有力的促進新能源車產業的持續走強。但從目前看,2018年的進一步的增長動力不強,持續突破的難度較大。

2018年新能源牌照支持政策的局限性將有所體現,目前對傳統燃油汽車進行限購城市中北京對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力度最強,對新能源拉動最大。2017年12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了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並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的2017年版修訂情況。2018年小客車指標總量從15萬降至10萬,其中新能源指標保持6萬不變,普通指標由9萬個減少至4萬個。

雖然北京新能源指標數量將首次超過普通車指標,但2017年的北京新能源號牌數量已達到峰值,2018年沒有增長。據北京市小客車搖號結果查詢官網顯示,截至2017年12月8日24時,累計收到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120376個;有4325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6540個。也就是2017年12月8日前排隊的部分人已經要輪候到2020年才能購車,這對新能源車發展已經產生了製約的影響。

綜合看,2018年的新能源車進入增長動能的換擋期,市場的自發需求逐步萌生但仍不強。隨著主力車企強化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加速提升自主研發實力,樹立全球化資源配置和互聯網思維,加快向電動化轉型,加大智能網聯布局,相信2018年後,新能源車行業將從政策驅動向市場化轉型加速推進,優秀車企和優秀產品會逐步嶄露頭角。

【專家簡介】崔東樹,高級經濟師,全國汽車市場研究會秘書長,全國乘聯會秘書長。

最後更新:2018-01-03 00:37:15

  上一篇:go *ST重鋼: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明日複牌
  下一篇:go 【實盤大賽】春季躁動要來!報名教你買對股,現金獎勵人人可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