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人物
深挖價值成長 基金“把脈”新興產業機會
今年以來,“二八分化”行情中,消費白馬、周期個股等成為市場中表現突出的板塊。年終之際,基金機構除繼續尋找上述白馬、藍籌領域的機會外,對於新興產業的機會也更加關注。基金機構認為,新興產業是代表一個曆史時期的經濟運行特點,成為特定時期驅動生產力提升、GDP增長主要驅動力的產業,這樣的產業擁有持續性機會,特別是在年終做跨年布局之際,深挖新興產業價值成長機會成為很多機構的重要工作。
中長期深挖新興產業
年終之際,機構深挖新興產業價值成長機會,但是各家對新興產業的理解有所不同。有公募機構投研人士認為,新興產業在當下更多地應該是新科技、新技術、新模式的產業化,新興產業在技術、模式等方麵應該與傳統產業有一定的區別。而東方新興成長基金經理王然則認為,“新興產業”並非前不見古人的產業、技術壁壘多麼高深的產業,而是代表一個曆史時期的經濟運行特點,成為特定時期驅動生產力提升、成為GDP增長主要驅動力的產業。即便是傳統產業,也有可能在技術提升、管理提升的背景下,通過不斷的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而實現自身的迭代,迸發新的活力。
不論從哪種角度理解新興產業,在我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當下,新興產業正在持續散發出強烈的吸引力。平安證券就認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已經是大勢所趨,新興產業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是中國企業新一輪全球競爭的關鍵所在。我們已經站在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邊緣,其具有指數級的發展速度、驚人的規模化效應等顛覆性特點,新興產業的產業化速度可能會大幅快於預期。房地產作為中國的支柱產業將逐漸退位,供給側改革對於產能過剩行業進行全麵調整。中國對新興產業的政策扶持主要集中在突破技術瓶頸、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快傳統行業技術改造、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四個方麵。
“把脈”重點領域機會
南方基金權益投資部董事李振興認為,現在是中國崛起的時期,同時也是人類科技爆發的時期,現在有一批偉大的創新企業在中國誕生,從過去十年來看,這一類公司能給股東帶來的投資回報是全球市場最高的,並且這種回報還會繼續出現。
而對大勢的準確研判需要匹配對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機會的聚焦把握。王然認為,符合國家戰略發展的產業很多,如新能源汽車,不論是從全球化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還是從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角度,新能源汽車都有其大力發展的必要。目前,我國在該領域存在先發優勢,產能上具備成本優勢,技術上也處在追趕的前列,因此該產業是未來長期重點看好的新興產業之一。再如高端製造,涵蓋了很多細分領域,如國家大力支持的半導體國產替代、5G、機器人、人工智能、高端軍用產品等,這些領域都是未來需要追趕、突破、創新的領域。平安證券研究報告重點指出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機器人和3D打印等七大產業是未來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支柱的新興產業。根據政府製定的新興技術發展路線圖,2020年這些新興技術就有望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廣泛被運用。在2025年,這些新興產業有望通過技術升級,實現生產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當然,具體到個股上,這些新興產業領域的個股情況複雜多變,內生動力和外延並購等,都是新興產業實現發展的重要途徑。新興產業內部各家公司的技術和工藝路線不同、市場給予的預期與估值也不一樣,投資者在挖掘新興產業機會時,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同時,應該持續深入研究相關具體標的。這樣才能更好地規避可能的風險,尋找到真正的新興產業標的、價值成長個股。”上海一家公募機構權益投資部門人士表示。
(原標題:深挖價值成長 基金“把脈”新興產業機會)
最後更新:2017-11-20 03: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