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人物
馬雲vs貝索斯:亞馬遜和阿裏巴巴必有一戰
近日,《紐約時報》報道稱,亞馬遜在中國招聘包括天貓店負責人、互聯網軟件工程師和Alexa設計師在內的400餘職位。如此大動幹戈,亞馬遜意在“收複”被阿裏巴巴蠶食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
近年來,雖然在中國開設“海外購”,但是,在中國龐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上,亞馬遜與阿裏巴巴和京東相比卻是名副其實的“小角色”。然而,就像Facebook和穀歌等美國科技巨頭一樣,雖麵臨強大的本土競爭對手,亞馬遜從未想過放棄日趨蓬勃的中國市場。另一方麵,在雲計算及人工智能領域,亞馬遜將其作為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布局。美國科技媒體Recode預計,亞馬遜未來或將成為全球科技股的方向標,並引領下一輪IT產業創新周期。而相比之下,阿裏巴巴的布局意圖卻並非這麼簡單。
從性格作風迥異的創始人,到看似雷同實則千差萬別的電商運營模式,再到各有深意的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版圖,此番亞馬遜對阿裏的中國客場挑戰,到底誰是贏家?
華爾街精英VS草根教師
兩家世界級巨頭的淵源恐怕要從兩位傳奇的創始人說起。1995年,貝索斯(Jeff Bezos)用3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在西雅圖郊區的一個車庫中,創建了全美第一家網絡零售公司-亞馬遜。就在同一年,馬雲辭職,在杭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商業網站“中國黃頁”。
從貝佐斯和馬雲的商業履曆對比不難看出,雖然二人性格和學曆背景相差甚遠,但其發展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貝佐斯主要是以電商平台起家,阿裏巴巴早期主要是針對企業的線上交易,在2003年創辦淘寶之後才讓馬雲的財富以及知名度得到了真正的提升,盡管他所效仿的對象實則為eBay。在電商企業發展之後,兩人又都開始提供更多層次的服務,同時開始向其他領域進發。
有趣的是,二人都賣得一手好雞湯。從馬雲的“今天會很殘酷,明天會很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到貝索斯的“善良比聰明更難,選擇比天賦更重要”,都在孤單的創業途中鼓勵了大批同路人。
全球雲業務領軍者VS全球最大電商平台
從2016年財務報表來看,阿裏巴巴及亞馬遜的核心業務組成均為電商、雲計算、人工智能,且電商為主要營收來源:在阿裏巴巴總收入中占比91%,亞馬遜總收入中占比72%。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平台公司,阿裏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於淘寶、天貓和聚劃算。2016財年,上述平台中共積累了4.23億活躍用戶,淘寶和天貓的GMV之和為3萬億,占當期社會零售總額的10%,占國內電商交易總額的79%。此外,在中國零售市場中,雖然天貓GMV低於淘寶,但其同比增速一直居於高位,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天貓的B2C平台,規模持續快速擴大。
雲計算是阿裏新業務的最大亮點。縱觀全球市場,雲計算已成為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新引擎,雲計算市場在中國正步入高速發展階段。在中國,創立於2009年的阿裏雲最先意識到雲計算市場的發展機會,5年的精耕細作,阿裏雲一舉成為雲計算市場的新貴。據2016年財報顯示,阿裏雲收入同比增長137.5%至30.2億元,且季報中的收入也成三位數增長。總體來說,雖然阿裏雲收入占總收入的份額尚小,但卻是公司各項細分收入中增長最快的業務。
而對於亞馬遜來說,AWS(Amazon Web Service,亞馬遜旗下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業務增長強勁,占據總收入的9%,實現營收122.19億美元,與2015年的78.8億美元相比強勢增長55%。至2016年第四季度,已經連續8個季度實現穩定增長。受益於全球AWS發展契機,網絡服務已成為亞馬遜增速最快最強勁的業務,並將作為亞馬遜最重要的收入增長引擎持續發力。美國信息技術谘詢公司Gartner曾在去年7月表示:“IT產業未來五年超過1萬億美元的支出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向著雲計算領域的轉型”,作為雲業務“領頭羊”的亞馬遜必將充分受益。
亞馬遜VS阿裏的三輪大戰
針對亞馬遜野心勃勃的中國市場,品途商業評論將從亞馬遜和阿裏巴巴的上述三大主營業務(電商、雲計算、人工智能)出發,對其進行逐一PK。
Round 1:電商
當前,亞馬遜在美國的電商業務已經無人能敵。美國人每在網上花100塊買東西,就有51塊給了亞馬遜。然而其國際零售業務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虧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其中,“罪魁禍首”便是表現最差的中國電商。據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2016年中國人網購花銷高達51556億元,比去年增長25%。而在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亞馬遜已經成了一個1.3%的小眾。從市場份額來看,亞馬遜中國和阿裏巴巴之間相差兩個京東,再加一個唯品會。
此外,隨著中國移動電商的風靡,移動端已在逐漸代替PC端成為主流。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6年全國移動網購交易達44726億元,同比增長121.6%,占總交易額的68%。而在移動電商方麵,亞馬遜中國和阿裏巴巴的差距則更為明顯,足足相差421倍。
且不幸的是,亞馬遜在中國電商市場似乎陷入了一個“顧客少——銷量下滑——收縮品類/價格無競爭優勢——顧客更少”的惡性循環,從2011年起,市場份額連年下滑。
但是,在差距如此懸殊的電商“拉鋸戰”中,品途商業評論看到了亞馬遜未來發展的兩大機遇:
首先是Prime會員服務。Prime一直是亞馬遜的王牌服務。貝索斯將Prime生態係統的重要性定位於與亞馬遜硬件服務,以及數億用戶等同。2016年7月,據CIRP測算,僅在美國Prime會員用戶數已達6300萬,較上一年增長1900萬,同比增長43%。總會員數已占美國亞馬遜客戶總數的52%,這個數目仍在不斷增長。
今年11月份,Prime會員服務登陸中國,而推出的亞馬遜Prime會員服務與美國市場略有不同,這是中國乃至亞馬遜全球首個提供跨境訂單全年無限次免費配送的會員服務。未來在Prime服務上還將不斷探索新的形式,不斷挖掘和吸引增量用戶。當前,亞馬遜中國發言人稱Prime成長率遠超自己預期:亞馬遜中國在2016年黑色星期五獲得了雙十一當天6倍的銷量,這個數字則是2015年黑色星期五的兩倍。
第二個機遇是美國商品本土優勢。據艾瑞谘詢統計,美國商品在中國網購市場最為暢銷,購買率達53.9%,“大國魅力”展現無疑。因此,亞馬遜背靠美國本土優勢及亞馬遜集團充裕的全球資源,未來在中國電商市場的發展仍有巨大想象空間。
盡管如此,在這一輪的電商大戰中,阿裏巴巴完勝。
Round 2:雲計算
如上文所述,從2016年財務報表可見,阿裏巴巴及亞馬遜均將雲計算作為業務發展的重點,且二者的雲計算收入均獲得了可觀的提升。其中,亞馬遜的AWS服務已經連續8個季度實現穩定增長,阿裏巴巴的阿裏雲收入同比增長137.5%。
然而,亞馬遜先發優勢明顯,技術壁壘占據上風,當前已成為全球的雲計算領軍者,而2016年雲計算營收達到阿裏巴巴的近27倍。
據長江證券提供統計,阿裏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雲服務提供者,截至2016年3月31日,阿裏雲擁有超過230萬用戶,其中付費用戶達到50萬家,占比21.7%。相比於2015年3月31日大約180萬用戶、24萬付費用戶,2016年用戶數及付費用戶占比均實現穩步提升。根據財報,阿裏雲30億的營收雖隻占全年1011億元的較小份額,但展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而相比於阿裏雲對中國市場的深耕,亞馬遜AWS早已開啟了基礎架構的擴張,及對全球市場的搶占。2016年,亞馬遜在美國、韓國、印度、加拿大和英國5個國家開設了11個公有雲區,目前在全球16個地區運營42個公有雲區,並且計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在法國和中國再開設5個。
此外,亞馬遜加快研發創新,布局長遠發展。在2016年四季度發布了308個重要服務,2016年全年的發布數量達到了1017個。同時,AWS宣布了對MXNet(開源分布式深度學習框架)的重要投資,研發領域的布局有望帶來持續的增長。此番雲計算大戰,亞馬遜險勝。
Round 3:人工智能
正如微軟統治PC、穀歌Android掌控智能手機一樣,亞馬遜試圖在人工智能的“發聲期”,通過Alexa統治智能家居設備。
2016年,Alexa相關設備在假期購物季中,是Amazon.com上當之無愧的“銷冠”,銷售額是上一個假期購物季的9倍。與此同時,自2016年10月以來,第三方開發者發布了超過4000個全新Alexa應用。當前,成千上萬的開發者在為Alexa開發新應用,未來Alexa的應用列表將不斷加長。這將持續推動Alexa平台的發展,成為智能家居的主流係統。
此外,亞馬遜大力聯姻各大製造商,加速產品落地。2016年眾多製造商將Alexa Voice Service集成到其自家產品中,包括Dish DVRs,Ford and Volkswagen vehicles,GE C Lamp,Huawei Mate 9,LG Smart Instaview fridge,Whirlpool appliances等。其中,美國第二大衛星電視服務商DISH將成為首個直接兼容Alexa的電視服務商;惠爾浦公司的智能家居設備將與Alexa相連,Alexa徹底成為家庭的控製中心;Alexa還將與亞馬遜雲服務AWS進行整合,開發者社區也會盡快上線:三星、通用電氣等也將成為Alexa的合作夥伴。
亞馬遜在AI領域的另一重拳是他們革命性的線下便利店——Amazon Go。Amazon Go徹底拋棄了傳統超市的收銀結賬過程,顧客們不再需要提著購物籃等待結賬,隻需拿起你想要的東西,然後走出商店。據悉,Amazon Go集成了大量傳感器,可以識別人的動作、商品以及商品位置,從而完成無人收銀的整個過程。
長江證券報告顯示,這一套先進的人工智能係統將采用與自動駕駛同種技術,包括機器視覺、傳感器融合和機器學習,雖然離真正實現還需要一段時間,並且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但亞馬遜的電商和AWS業務穩定強勁的創收能力能夠作為堅強的後盾,足以支撐其落地,其未來的成長前景巨大。
回看阿裏巴巴,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台,依托阿裏雲和電商大數據,阿裏巴巴已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逐漸發力。技術上,從語音識別到圖像識別,再到搭建AI底層計算平台;戰略上,從電商、支付領域延伸到阿裏非主營業務領域,比如工業、交通等方麵。
但是,總的來說,阿裏的人工智能仍主要集中在B端,與電商體係以及物聯網體係有著較為深入的融合,和C端之間的聯係相對較少。阿裏的思路是,很多時候不會自己親自來做,而是交給合作夥伴來做,阿裏更多是在背後做基礎設施。和亞馬遜一樣,阿裏也有兩件人工智能相對成熟的產品。
一件是人工智能ET,ET的前身,是阿裏智能聊天軟件小AI,在智能語音交互應用方麵,ET已經基本實現"能聽、會說、懂你"式的智能人機交互體驗,即識別人類的語言,並理解語境下的意思,然後做出回答。
據悉,當前,除了視頻圖像識別、語音合成、交互、計算等能力,ET還已經應用到交通預測、智能客服、法庭速記、氣象預測等領域。
另一件是越來越多被應用於電商服務的"電商大腦"。阿裏巴巴的客服需求一直伴隨業務的激增而擴大,這導致人力成本高企。應對這一狀況,阿裏雲的人工智能機器人ET介入該項服務,將語音轉化為文字,再利用關鍵詞搜索等完成質檢。通過這項技術,阿裏小二的工作效率提升達20倍。此外,作為阿裏智能服務代表,阿裏小蜜擁有強大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能力,是電商領域標杆性的服務產品。在每天應對淘寶、天貓等交易平台上百萬級服務量的情況下,"阿裏小蜜"永遠在線、全年無休,平均響應時間不到一秒,智能解決率也已超90%。也就是說,在完全無需人工介入的情況下,通過語義分析和聯想計算,"阿裏小蜜"能向用戶提供有效、對口的服務解決方案。
阿裏集團CTO張建鋒表示,阿裏人工智能的最大優勢就是"在線+實時"。多年來不斷進化的"阿裏電商大腦",支持秒級別內對海量用戶行為和10億商品知識圖譜進行實時分析。未來,隨著互聯網成為基礎設施、計算能力呈幾何數爆發以及所有的線下信息孤島被打破,人工智能將成為阿裏未來30年的技術布局重點。
在人工智能的大戰中,阿裏巴巴和亞馬遜還難分伯仲。
結語:不同戰略布局下的無雙商業王國
在上述的三輪大戰中,可以說雙方各有優勢,馬雲和貝索斯分別以自己的戰略戰術構建自己的帝國。2016年注定是阿裏的豐收年,其總營收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11.43億元,同比增長32.73%;同時,實現淨利潤281.77億元,同比增長60.33%。單從淨利潤看,阿裏巴巴一直優勢明顯,2016年更是達到了亞馬遜的4.6倍。
利潤率的高低,其實是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選擇。如果在一個市場中,已經獲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這時保持較低的利潤率,其實可以很好地阻止競爭者的進入。
亞馬遜不是沒有利潤,隻是它把大量的利潤用於研發和產品創新。從2016財報來看,亞馬遜毛利率與期間費用率差很小,且有些年份甚至低於期間費用率。公司費用率較高的為物流費用率、技術研發費用率、銷售費用率,主要是因為公司注重用戶體驗強調貨運的及時性(物流費用)、搜索準確性(研發費用),在物流、技術人員招聘、通訊設備等方麵投入較大。
因此,亞馬遜看上去盈利不高,但是市盈率則居高不下。亞馬遜做的事情,放長線,甚至超長線釣大魚。這些經過大量資金投入的硬功夫會在未來顯示出極度的超越性。
因此,最後決定戰爭勝負的或許不是雙方的實力,更可能是雙方的戰略眼光。
最後更新:2017-10-08 20:22:44
上一篇:
楊冪和楊穎單獨拍照很美 怎麼合照就一般了?
下一篇: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楊冪造型太美太仙,生活中跟王鷗比卻是這樣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