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讀書無用是最大的謊言!你知道劉強東,李彥宏都是高考狀元嗎?

不是說你是高考狀元就必定是成功人士,而是隻有當你積澱了知識,你才有寬廣的眼界,你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這樣成功才更容易光顧你。你隻有讀了足夠的書,才有資格思考“讀書是不是無用”。

........................................

高考狀元是必要不充分條件

李彥宏:百度創始人

1987年,19歲的李彥宏成了山西陽泉市的高考狀元。

在填報高考誌願時,高中時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的他,毫無疑問地喜愛計算機,但是第一誌願卻不是北大計算機係,而是信息管理係,因為他考慮到:將來計算機肯定應用廣泛,單純地學計算機恐怕不如把計算機和某項應用結合起來有前途。

讀北大,學會獨立思考。

麵臨畢業,正是沉悶的1991年,決定“走出去看世界”的李彥宏如期接到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的入學通知。

馬雲:阿裏巴巴集團創始人

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裏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在報考誌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

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的數學成績是——1分。

但是這時候路遙的《人生》的改變了馬雲的想法,馬雲開始了艱苦的複讀,並在19歲的那一年,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不過馬雲的數學成績隻有19分。馬雲又開始了一遍打工一邊複習的日子。

就這樣,到了馬雲20歲那年,他毅然參加了第三次高考,馬雲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及格了——79分。

最終,英語成績很牛的馬雲以本科生的身份踏進了杭州師範學院。

劉強東:京東創始人

劉強東的班主任是一個非常關心時事的老師,總是喜歡帶著學生們思考一些社會問題。

那時候劉強東的成績是全校第一,所以他非常欣賞劉強東,並對他也給予了厚望:也許你一個人改變不了這個社會,但是以你的能力,回家可以做我們宿遷縣的縣長,在你的權限範圍內,對宿遷人民好點,為老百姓多做點實事。於是劉強東便在那時有了一個夢想:從政,做縣長。

在1992年7月高考成績公布後,劉強東高考成績全宿遷第一,副縣長親自送大紅花進家。而這時劉強東的成績是完全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係的,但他早已經在填報誌願時,放棄了清華大學物理係,填寫了人大社會學係。

畢業多年以後,值中國人民大學校慶80周年之際,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及京東集團,於6月2日宣布,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3億元人民幣,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京東基金。這是該校建校以來的最高社會捐贈記錄。

俞敏洪:新東方創始人

複習了10個月左右,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英語卻隻考了33分,別的幾門也不理想。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線,但英語隻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線是60分,結果再度落榜。

1980年的高考開始了,英語考試時間是兩個小時,俞敏洪僅僅用了40分鍾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語老師大怒,迎麵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說今年就你一個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結果你自己給毀了。他認為俞敏洪這麼快就交卷,肯定沒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確實隻需要40分鍾。

分數出來以後,俞敏洪的英語是95分,總分387分。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俞敏洪如願被北大錄取。

史玉柱:巨人集團創始人

1980年,史玉柱以懷遠縣高考狀元,數學119分(120分滿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係。

但在浙江大學數學係剛過了一學期,史玉柱就放棄了成為陳景潤的理想。“從圖書館借到《數論》,看了之後,我才了解到數學是那麼的難。”和周圍同學比聰明也讓史玉柱壓力很大。“尤其是長江以南的,成績好的並不想上清華、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們那個班裏聰明人太多,學習好的也太多了。”

張朝陽:搜狐創始人

張朝陽屬於同齡人裏較早有念書意識的一批人,很小就懂得,要出人頭地,學習特重要。

他常看《中國青年報》,上麵很多自學成材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他成績一直非常好,經過5年苦讀,從西安的一所廠礦子弟中學轉到了西安中學,1981年順利地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係。

潘石屹:SOHO 中國董事長

1979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輛卡車撞斷了肩胛骨。知道自己沒考好,他立即偷偷在另外一個縣以“石屹”這個名字報考中專,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蘭州培黎石油學校。

1981年從培黎學校畢業後,潘石屹又以整個石油部係統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石油管道學院。

許家印:恒大集團創始人

許家印,1958年出生,河南周口太康縣人。幼年的許家印,家境貧寒,常常麵臨輟學的窘境。生活的艱辛沒有使許家印放棄求學的信念,反而堅定了他“知識改變命運”的決心。

1977年,許家印聽到恢複高考的消息馬上報名,但因為時間倉促,沒有考上。

第二年,許家印複讀再考,伴隨地瓜和小麻油挨過了寒冬,1978年如願考上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在人口達1000萬的周口市,他的成績位列前三。

李開複:Google全球副總裁

1978年年底到1979年年初,李開複已經是一個十一年級的美國高中生。

SAT成績出來了,雖然數學考了滿分800分,但是英文考得非常不理想,隻有550分,這離哈佛的平均錄取分數有很大的差距。4月份在收到哈佛這些拒絕信的同時,哥倫比亞大學向其拋出了橄欖枝。又過了幾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給了offer。

李開複稱後來的經曆證明,哥倫比亞大學年輕、活潑、新銳、自由的學風一生受益,而正是哥倫比亞大學比較自由的轉係製度,讓他迅速找到了自己一生的鍾愛——計算機。

不是說你是高考狀元就必定是成功人士,而是隻有當你積澱了知識,你才有寬廣的眼界,你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這樣成功才更容易光顧你,正是所謂的越努力,越幸運。

讀書無用論是最大的謊言

你隻有讀了足夠的書,才有資格思考“讀書是不是無用”。

知乎上有個提問:底層出身的孩子,假設當年你沒能上985或者211,你會損失和錯過什麼?

網易雲音樂有一個熱門評論,“我不敢倒下,因為身後空無一人。”在你沒有家纏萬貫的財富,沒有能養你一輩子的爸媽時,你總有一天會身後空無一人。所以,你為什麼不努力讀書?

記得有一期《演說家》,是網紅考研老師張雪峰的演講,因為他的職業就是幫助大學生考研,所以他的話,難免讓人懷疑動機。

就連主持人魯豫也問他:“雪峰你是真的相信考研可以改變人的命運,還是因為你是做這個之後開始宣傳考研的?”

而他接下來的一番話,笨拙,誠懇,卻讓人十分動容。

這確實是目前招聘市場的現實情況。

接下來,在場的一位企業家企圖用事實說話

“所以你不是世界500強”,一句話,說的企業家啞口無言。

張雪峰還提到:“在中國的500強企業,甚至是世界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他們都告訴你學曆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他們說的都是假話。”

一段慷慨激昂的發言,說出了當今社會的實際情況。學曆到底重不重要?或許隻有碰了壁才會知道!那些說學曆不重要的,很可能是因為人家已經有了學曆。

我一個在獵頭公司上班的朋友說,他經常給一些世界500強企業招人,第一個要求就是本科以下學曆不要!

英文好優先第一!如果看到碩士博士學曆的,哪怕工作經驗沒有本科多,企業還是會選擇碩士博士學曆的。你說學曆重不重要?

學曆就像是一張車票,決定了你坐什麼交通工具。

我們為什麼苦口婆心的勸導孩子讀書呢?我們希望孩子可以像李彥宏、劉強東那些成功人士一樣,上可經營萬人企業,高談闊論;下可享田園生活,養鳥種花。即便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為什麼一定要上大學

我們要告訴你,一張大學文憑,特別是一張985、211名校文憑,雖然不能確保你登上頂峰,卻可以讓你免於跌落穀底。

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中曾發表過這樣一段演說:

“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麼樣,完全決定於自己的感受。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動的一生;你一輩子都立誌於改變這個社會,那你的一生就是鬥士的一生。”

你身處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你身處名校,自然被優秀的人圍繞。你在名校認識的人會是你以後事業的人脈,是你生活上的朋友。功利點來說,你的學曆決定了你一開始的薪酬待遇,名校自然有優勢。

所以,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沒有先天資源,那麼後天唯一的出路,真的還是隻能靠知識。

雖然現在靠知識都很難翻身了,但哪怕有一線希望,我們都不能放棄。

真的,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努力吧,努力學習,努力奮鬥,努力做好一切,青春不就是拿來拚的嘛。

“逼”孩子在年少時努力,隻是不想讓他們走自己的老路,將來能更隨意的生活吧。

最後,告訴孩子:你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

藍橡樹未來學校,是一所真正的線上國際學校

麵向1-3年級的中國學生開設文學課和科學課,11月金秋開班。

每天50個試聽名額,

限額秒殺,

趕緊占座吧~

最後更新:2017-11-08 12:47:51

  上一篇:go 司馬懿有沒有能力反曹睿,其又是怎樣從一個能臣走上奸臣之路的?
  下一篇:go 鍾情新能源、牽手中核電,比爾蓋茨為何持續投資核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