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99 返回首页    go 人物


重组难产债务逾期 牛散“踩雷”*ST东数

已连续两年亏损,三季度却获得陈庆桃等牛散下注,*ST东数2017年若不能摆脱亏损将被暂停上市。在最后的两个多月中,这家公司又能如何逆转命运?

10月27日,*ST东数发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高达1.62亿元,公司同时预计全年亏损2亿元到2.5亿元。除了大额预亏,*ST东数已有约1.45亿元银行债务逾期,流动负债占比债务总额超九成,公司经营难以为继,资金危局已现。

除此之外,几大股东也接连“抛弃”*ST东数。第二大股东选择出逃,清仓式减持正在进行。第四大股东李壮则联合另外两名债权人欲发起对公司的重整在此之下。重组变卖资产几乎成为*ST东数保壳的救命稻草。但截至目前,*ST东数重组方与申请重整债权人多次协商,暂未达成一致意见。

资金链危局

10月27日,*ST东数发布2017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87亿元,同比下滑2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较上年同期虽有所减少,但仍高达1.62亿元。与此同时,公司预计2017年全年仍将亏损2亿元到2.5亿元。由于其2015年、2016年*ST东数已连续两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2.33亿元。2017再度预亏意味着大概率将面临暂停上市的局面。

实际上,这已不是*ST东数面临暂停上市的命运。作为一家数控、普通机床及其附件生产制造的企业,该公司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2012年至今,仅2014年依靠变卖资产,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正。但当年度扣非净利润仍为-1.26亿。也就是说,*ST东数主营业务已连续亏损5年。连年亏损,*ST东数已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截止2017年9月30日,该公司资产总额16.75亿元,净资产4.81亿元,负债总额为12.03亿元元,资产负债率达71.82%。其中,流动资产仅5.58亿元,但流动负债近11.36亿元,流动负债占比债务总额达94.43%。债务结构畸形,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与此同时,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加剧,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41.04万元,同比去年前期下降76.76%。至三季度末,*ST东数货币资金余额约0.14亿元,相比二季度末的0.42亿元降幅超六成。这些已经制约其生产规模、收入规模及利润水平,*ST东数称,2017年度生产经营资金主要靠去库存回款、应收账款回收及部分流量产品销售回款支撑。

据*ST东数8月10日回复交易所问询中披露,截止到上半年,公司的主要债务有:银行类债务约38,450万元,其他金融机构债务约9,000万元,股东及关联方债务约20148.13万元,增发保证金6300万元,其他债务约3672.50万元,应付/预收账款21239.71万元,债务压力巨大。

上述债务已接连有逾期状况出现。10月24日,*ST东数披露了一则关于债务逾期的公告,称因受机床行业市场低迷形势影响,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公司资金状况紧张,致使部分贷款未能如期偿还或续贷。4笔银行贷款在今年10月8日至10月20日已经陆续到期,逾期金额为5900万元,全部来自中信银行

事实上,*ST东数已不是首次出现债务预期情形。9月16日,*ST东数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共涉及6笔银行贷款或银行承兑逾期情况,包括在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逾期贷款4500万元和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逾期贷款1900万元及垫付银行承兑汇票2160万元,总计8560万元。

*ST东数称,公司可能会面临需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情况,将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加剧公司面临的资金紧张状况,并可能对公司本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加大扭亏为盈的难度。

第一财经发现,*ST东数目前银行信用等级低下。按照公司此前回复交易所问询披露,除去农商行给予公司A的信用等级外,威海市商业银行给,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给除了B-、而中信银行则下调只D.

重组难产

为避免暂停上市的命运。*ST东数已于7月策划重组保壳,但目前进展并不顺利。

据公司此前披露,重组的标的资产为公司拥有或持有的闲置、低效、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或股权,组拟出售的标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持有的威海华东重工、荣成弘久锻铸股权,以及位于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约 500 亩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等。

截止目前,出售的两家公司华东重工、弘久锻铸审计、评估具体数据尚未出具,但两公司财务业绩糟糕。今年上半年别亏损3482.33万元、1315.71万元。从持股来看,*ST东数持股华东重工68.83%;对弘久锻铸的持股比例是51%。

此外,*ST东数准备出售的部分房产或也已遭遇查封。10月24日公告显示,由于借款合同纠纷,威海中院已决定查封*ST所有的拥有产权证书的房产十处、土地使用权九宗,查封子公司华东重工所有的拥有产权证书的房产两处、土地使用权三宗、在建工程一处,查封期三年。

早在今年9月份,在相关重组说明会中有投资者提问公司“是否来得及扭亏”,该公司某高管对此回复称:“我个人认为公司通过重组来实现扭亏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但如果各方面均能达成一致、涉及的问题都能解决,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阻碍”*ST东数重组进行的还有上市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债务纠纷。7月21日晚间,*ST东数公告称,高鹤鸣、李壮、刘传金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威海市中院申请对公司重整。此前,高鹤鸣、李壮、刘传金为*ST东数债权人,其合计向公司提供借款6000万元。然而,公司至今未偿还借款本息。

2014年11月,为保壳,*ST东数向原控股股东汤世贤、高鹤鸣、李壮、刘传金借款不超过2.60亿元。其中,向汤世贤借款不超过2亿元,向高鹤鸣借款不超过3000万元,向李壮、刘传金分别借款不超过1500万元。当年12月,*ST东数分别再向高鹤鸣、李壮、刘传金等3名原告借款共6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014年12月2日至2016年12月2日,借款利息按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年6%计算。随后12月26日,*ST东数将持有的一子公司部分股权以2.80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汤世贤,并以借款2亿元抵顶部分股权转让款。

尽管借款到期后,*ST东数又与3名原告签订了协议延长借款期限至2016年12月31日,但至今仍未按期还本付息。

牛散下注

2014年至今,*ST东数曾多次被实行重组、卖壳,但均以失败告终,到目前为止,大连高金科技持股比例为16.26%,三季度减持62.4万股,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高金科技的5000万股目前全部处于质押之中。

相比大股东的少量减持,*ST东数持股8.82%的第二大股东高新投则正在进行“清仓式减持”。

2017年6月1日公告显示,山东高新投2016年11月16日至2017年5月26日期间共计减持1100.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8%。减持后,高新投持有2713万股。

今年9月,高新投再宣布计划在6个月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合计不超过18449700股。不到一年时间,高新投已减持及计划减持股份近公司总股本的10%。

被股东“抛弃”的同时,*ST东数还深陷各类纠纷之中。该公司此前披露,截止8月10日,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共有80项未结诉讼、仲裁事项,主要为合同纠纷、借款纠纷等。涉案总金额2.65亿元,占当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1.33%,其中,*ST东数被诉案件41项,金额2.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4.35%。

不过,徘徊在退市边缘的*ST东数三季度却引来牛散陈庆桃等人下注。该三季报显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中,偏好ST股重组的陈庆桃新进持有公司200.3万股,为*ST东数的第四大股东;与此同时,另有毛瓯越、李伟、刘世平等自然人股东新进和增持公司股票。

陈庆桃此前曾大笔买入一度暂停上市的ST新梅。而对于*ST东数,陈庆桃认为,或也被暂停上市,但自己买入的很少,“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最后更新:2017-10-27 21:33:50

  上一篇:go 期货夜盘开盘 基本金属全线下跌
  下一篇:go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中国13年来首发主权外币债券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