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人物
LME期鋅觸及逾十年新高
周四,LME期鋅收漲0.77%,報3355.5美元/噸,觸及逾十年的高位。LME期銅收漲0.15%,報7185.5美元/噸。LME期鋁收漲0.72%,報2245.5美元/噸。
對於LME期鋅創新高,上海有色網鋅行業資深分析師劉夢月對中國證券網記者表示,2018年初鋅價依舊維持強勢,但隨著對2018年供需漸漸進入平衡的預期,下半年或高位小幅回落,尋求20000元/噸關口支撐。上海有色網預計2018年LME期鋅(三個月)區間為2450-3500美元/噸,SHFE鋅區間為20500-29700元/噸。
同時,幾乎所有的行業人士都看好今年的銅價。上海有色網銅行業資深分析師葉建華預計,2018年銅價重心將上移,外盤全年均價約6800-6900美元/噸、國內53000元/噸。由於前幾年銅價長期低迷,全球主要銅礦公司資本支出放緩,其周期影響到近幾年,礦端供給增速將在2018後逐漸下降。上海有色網預計2017年受到礦供給幹擾率的提升,全球礦供應增速在-1%,2018年增速上升至3.3%左右,折合金屬量65萬噸左右。但2018年海外銅礦山同樣麵臨不少於30場薪資談判,大部分在南美銅礦主產區,銅價抬升帶來的各方“利益重新分配”令銅礦的分裂或將持續攀升,全球銅礦供給收縮和冶煉產能投放導致礦端供給壓力將愈發明顯。
此外,廢銅各項政策的推行會導致中國廢銅進口量收縮,成本優勢下降,加劇銅冶煉端原料收縮和精銅消費提升預期。在全球經濟溫和向好的背景下,全球銅消費量增速維持2%左右,而供給端收縮將成為推升銅價的主要因素。
相較之下,2018年對國內電解鋁而言或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上海有色網鋁行業資深分析師劉小磊認為,供給側改革和取暖季限產對電解鋁供應的短期抑製效應將減弱,隨後是置換產能和複產帶來的產能供應複蘇,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已經從2017年末的3520萬噸水平逐漸增加,到2018年末有望重歸3800萬噸以上水平。同期,下遊鋁消費雖然仍處於上升趨勢,但麵臨的問題也較複雜,海外反傾銷政策以及國內房地產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將製約下遊原鋁消費的整體增速,鋁價上半年壓力較大。
最後更新:2018-01-05 10: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