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鎮守荊州?真實原因很簡單

作為天下必爭之地,荊州的戰略位置可十分重要,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對於蜀漢來說,在“借”得荊州之後,諸葛亮就派關羽鎮守荊州,對於關羽的弱點,諸葛亮心裏比誰都清楚,那就是太狂妄自大,所謂驕兵必敗,這也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埋下禍根,而更為重要的是,荊州作為川蜀的門戶,是通往吳國和魏國的必經之地,當荊州丟失後,蜀國在三國的中的勢力徒然發生了變化,失去了荊州這道屏障,使得蜀漢成為被動的一方,實力大不如前。諸葛亮北伐期間,每每失敗之時,就會想到荊州,可想如果荊州還在,那麼北伐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既然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諸葛亮在選派鎮守荊州的人選時,為何不派更為穩妥的趙雲呢?難道是信任不過趙雲嗎?

回顧趙雲一生的征戰生涯,可以說是未嚐敗績,在六十歲高領尚能與薑維鬥個平手,可見其武力之高,其實,諸葛亮之所以不派趙雲,主要考慮到以下兩方麵的原因。

其一,如果綜合來說,關羽更適合為帥,而趙雲隻適合為將,關羽跟隨劉備的時間比趙雲要久,且自小熟讀兵法,因此在統兵打仗方麵更優於趙雲,而且關羽曾經在曹操的陣營呆過一段時間,還有過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因此曹魏一方必然會忌憚關羽的威名,不敢貿然進攻荊州。此外一點,在赤壁之戰前,關羽就一直在操練荊州的水軍,對於軍隊的了解程度也勝過趙雲,因此關羽是最適合鎮守荊州的將領。

另外一點就是趙雲的政治理念,趙雲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一心想要扶助漢室,因此趙雲是一心想要伐魏的,因此即使在60歲高領也要跟隨諸葛亮北伐,而劉備在孫夫人出走江東之後,就一心想要先伐孫吳,因此兩人的主張發生了爭議,這也導致了趙雲不受劉備重用,而且關羽又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趙雲在劉備心中的地位自然沒有關羽高,因此,劉備才會放心把荊州交給關羽來鎮守。

因此,荊州之敗,在於劉備的用人不明,如果劉備用人能夠任賢為用,或許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13:34:12

  上一篇:go 朱聖禕起訴王思聰 一審判決王思聰公開道歉 原來也有他不敢惹的
  下一篇:go 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何還要讓他守華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