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3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諸葛亮當年為何不能統一天下?毛主席卻一言道破原因

為什麼當年諸葛亮不能秉承劉備的遺囑,統一天下呢?畢竟諸葛亮如此的聰明,當年我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往往最喜歡的武將是趙雲,最喜歡的忠臣是關羽,而最喜歡的智者就是諸葛亮了。從他最開始的傲慢——三國茅廬而為劉備感到很不值得,再到三國風雲爭霸中的空城計,赤壁之戰中的草船借箭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到諸葛亮這個人的足智多謀,我們也常說一句話:“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對於諸葛亮的一生來說,天已經對他如此的寬容了,從借東風就可以看出,而自己本身也是聰明絕頂,那麼為什麼諸葛亮最後還是沒有統一天下呢?其實我覺得最主要是這三點。

第一點:皇帝(劉嬋)無能

諸葛亮作為一個智者,本來是完全有能力當蜀國的皇帝的,但他沒有,最主要的還是他是一個忠臣,想念劉備的好。但正所謂良將配好馬,但如果馬是好馬,卻沒有良將那是何等的心塞。因此劉嬋皇帝的無能也是造就諸葛亮打戰力不從心的原因,畢竟誰家後院不安生,總會讓人不安心。

第二點:馬謖失守街亭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當年的街亭對蜀國的戰國戰略眼光是多麼的重要,但這麼重要的地方卻失守了。就如同,當自己跟別人PK,而對方卻能先看到自己弱點一般,因此諸葛亮率先陷入被動,那是多麼的無助啊。本來在街亭之外就是廣袤的土地等著蜀國去開疆辟土,但因為街亭的失守讓一切都化作泡影。北伐第一步就被打亂了節奏,後麵軍心不穩,又怎麼能成功呢?

第三點:天妒英才,諸葛亮早死

本來五次北伐中,有兩次都可以成功的,但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成功,可能是與運氣快被消耗完了。而最後一次北伐是蜀國的起運之戰,勝則成為霸主,敗則等待死亡。本來這次勝率是前四次北伐中最大的一次,但天妒英才,諸葛亮卻在行軍路上發病,本來七星燈可以強行續命,卻被魏延這個煳塗打亂,借天一命失敗。可悲可悲啊。

但無論怎麼樣,我們都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軍事和政治奇才,中國曆史軍事家第一人,即使最後失敗了,也沒有人罵他,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盡力了,沒有過分責備他。但毛主席卻認為,蜀國的滅亡卻和諸葛亮後期的行軍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並說出了三個原因:

第一:軍事戰略錯誤。毛主席評論諸葛亮的失敗之處是在於:“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第二:軍將錯選。從 馬謖失街亭,關羽失荊州我們就可以看出,諸葛亮選人不行。

第三:打戰時主帥不懂擇重而優。當時諸葛亮本來可以選擇在聽到街亭要被打的消息的時候,退回去,防禦街亭,但他卻選擇了放棄,導致戰略第一步就失敗了。

毛主席一言,就道破了困惑大家如此之久的問題,不虧為軍事奇才,最偉大的軍事家。

最後更新:2017-10-08 06:27:41

  上一篇:go 她是成龍的師姐,周星馳曾經三次請她出山,70多歲了還活躍!
  下一篇:go 諸葛亮六出祁山 薑維九伐中原為何都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