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微信不看病!

醫生的微信特別忙!

忙!

醫生也是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各種場合下會結交各種各樣的朋友,還有從小到大的同學以及家中親友。親友多了,各種醫學谘詢就來了。如今,通過微信的看病谘詢特別頻繁,經我歸納總結,無外乎五大類。

1

“沒事找茬”型

譬如,這一條微信來自我中學同學,他是一家國營房地產公司的老總,活兒輕鬆賺錢多,他女兒跟我家Happy一般大,屬猴。

他問:我家悅悅昨天不肯吃晚飯,說胸悶胸痛;今天晚上又不肯吃飯,還說胸悶胸痛,你說會不會心髒有問題?

我看了一眼手機屏幕,哼了一聲。小屁孩兒不肯吃飯,多數是零食吃多了。人都知道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小情人一頓不吃,老爸肯定各種焦慮,孩子索性編個理由唄。12歲的小崽崽,下次我倒是當麵問問她,究竟啥叫胸悶胸痛。

我先把這條晾一邊,等他過會兒催了,再問他,悅悅昨天晚飯最後吃了沒?今天早飯和中飯吃了沒?除了吃飯,還吃了啥?你家零食有多少?零食多了孩子自然不吃飯,要是零食實在太多沒辦法處理,改天拎過來送給我家Happy行不行?

2

無病呻吟型

這一位,是一位交往不是很深的導遊。年輕男性,35歲,經常在朋友圈裏發布世界各地美景美食美女。

每次在工作的間歇看到他發布的那些色澤鮮豔的圖片,摸摸自己發酸發僵的頭頸,從診室窗戶仰望上海的天空,總是感歎不同的人兒不同的命。

這位導遊求助說,他今天晚上胸痛了,真的,在胸口靠左邊,大概有好幾分鍾。

我立馬發問,你每年體檢嗎?你體檢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嗎?你抽煙嗎?

他一概否認。不過想想也是,一個導遊如果天天叼著根煙,那還能一年四季歐洲北美新西蘭亂跑嗎?還不天天讓遊客投訴!既然啥都沒有,那應該沒啥事。

我就簡短解釋了一下,胸痛對心髒科而言,首當其衝的要懷疑心肌缺血。你體型勻稱不肥胖,三高統統沒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缺乏罹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這種情況下心髒裏的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或許是太勞累了,休養一下症狀應該能夠改善。如果實在不放心的話,也可以來醫院就診。

他隔了三分鍾,又發來一條消息,說,程醫生,其實我就是想問你怎樣才能保養我的心髒。

我又哼了一聲,回複了我的十六字真言:生活規律,不煙不酒,控製飲食,加強鍛煉。然後,果斷把跟他的聊天清空。

3

無可奈何型

這一類,顧名思義,就是這些親戚、同學和朋友找上門來,我囿於情義和情麵,萬萬不能推辭,而且必須有求必應。但是,如何合情合理地解決他們的問題,每每傷透了腦筋操碎了心。

譬如這一條信息,來自我結識多時的一位阿姐。她做事認真、為人熱情、義薄雲天、令人敬重。她發來這樣一條信息:蕾蕾,下圖是我遠在沈陽的婆婆的左腳的照片,麻煩你看看,老人家已經九十高齡了,最近兩個月一直腳腫,家裏人猜應該是心髒不好引起的吧?但她自己沒什麼不舒服,老人家堅決不肯去醫院看病,麻煩你看看這個圖片,能用什麼藥?我讓老家的親戚去配,非常感謝!

我瞅著手機屏幕上老人浮腫的左腳,自己的腦袋也開始腫脹起來。

4

實實在在型

謝阿姨,是一位退休的老師。她有多年高血壓,一直服用硝苯地平片,血壓控製良好。但就在去年春節,吃了十多年的硝苯地平片再也無法控製她的血壓,她來我院就診,在硝苯地平片的基礎上,又加用了倍他樂克和纈沙坦。

眾所周知,人體的血壓不但隨著晝夜變化起伏搏動,對季節溫度的改變也十分敏感。總而言之,就是遵循熱脹冷縮的物理定律,寒冷時分血壓升高往往需要加藥,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溫度攀升,降壓藥則需酌情減少調整。

謝阿姨谘詢我的時候,上海溫度驟升,大街小巷的女孩子齊刷刷換上短裙,謝阿姨當然要把她的血壓記錄情況拍個照片發給我,然後請教如何減藥。

憑心而論,這種是最靠譜的微信求醫,我告訴她先把纈沙坦從每天一片改為每天半片再繼續觀察。

5

合作研討型

我們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醫生,還有曆年的博士和碩士畢業之後去了外地工作,他們在臨床上碰到一些問題,在當地無法解決,也會通過微信的方式來請教和討論。

他們會發來詳細的病史記錄,在當地已經完成的檢查報告,象超聲心動圖之類的檢查還會對著屏幕拍攝視頻發送過來。對於這些信息,我每次都認真對待。

一則幫忙答疑解惑,二則也從這些病例中學習良多。

點擊播放 GIF/74K

看病不能嫌麻煩!

歸根結底,由於微信不但能夠發送文字信息,還能傳輸圖片和視頻,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通過這種手段,就能達到足不出戶、遠程就診的目的。

但是,真實生活總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看病,不僅僅是看心血管疾病,不是憑借你的一句兩句描述、幾張圖片就能解決問題的。

我們在行醫過程中一直強調循證醫學,就是在結合病人自身體驗的基礎上,必須要有相應的客觀病情證據予以支持,然後針對不同人的不同具體情況對症治療,才能收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所謂對症下藥,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親朋好友們往往以為大醫院的醫學博士們無所不能,就跟古代禦醫給皇後娘娘看病懸絲診脈那樣,隨便弄弄就能妙手回春,可是,請恕臣妾真的不能啊。

看病看病,最好還是得讓醫生看到你,眼觀耳聽話語交流一樣都不能少。

所以,針對現在各種各樣的微信求醫,如果醫生對病情比較了解,在患者既往治療方案上,根據最近變化稍作調整,這是舉手之勞。

但如果醫生並不了解病情,那麼最穩妥的做法,還是盡可能找一家正規醫院,一點折扣都打不得。而不是四處打聽,道聽途說,或者輕信任何網上、熟人的偏方。

疾病的診斷是綜合性判斷,不能靠隻言片語或者一兩張報告,而是得結合患者既往病史、症狀、體征、檢查等等情況,才能準確判斷。

因為,同病不同因,同因不同病,同病同藥不同效的情況實在太普遍。特別對於那些病情危重、同時合並其它病變的患者,即便到正規醫院就診,按照流程循序漸進,幾經反複都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更何況微信求醫呢。

最後更新:2017-10-23 20:31:26

  上一篇:go 千萬別和女人耍花樣,微信有恢複聊天記錄功能啦!
  下一篇:go 微信這樣聊天,讓你比貓還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