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盤龍藥業一周連登兩次黑榜

1月1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公告稱,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陝西盤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160901的安胃片在崩解時限項目上不合格。,這是盤龍藥業一周之內再登質檢黑榜。

國家食藥監總局1月5日公布的藥品抽檢公告中,標示為陝西盤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160401、20161201的心可寧膠囊的蟾酥測定含量不合格。對於抽檢結果,盤龍藥業此前公開給出的回複是,地方與國家測量標準不同、南北氣溫差異等原因所導致。針對時隔一周再登黑榜,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陝西盤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聯係該公司,但截至發稿前未能接通。

資料顯示,盤龍藥業成立於1997年,主營業務為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骨科風濕類為公司主要治療領域,旗下藥品盤龍七片、盤龍七藥酒、三七傷藥片等多次被評為“陝西省名牌產品”。然而,盤龍藥業產品卻屢次因不合格登上“黑榜”。

2012-2016年,盤龍藥業及盤龍植物藥業共有27個批次的產品質量不合格被監管部門通報、處罰,產品名稱有抗骨增生片、三黃片、黃連上清片、通竅鼻炎片、痰咳淨片及海風藤、首烏藤、防風、板藍根、當歸、杜仲等;2017年4月1日,盤龍植物藥業生產的杜仲等8種中藥飲片不合格,被沒收違法所得3773元,並處罰款兩萬餘元;同年6月14日,盤龍植物藥業生產的鹽杜仲、麥芽、白礬3種中藥飲片不合格,被沒收1682元違法所得、罰款32737元處罰;除此之外,盤龍藥業生產的複方丹參片、鹽酸雷尼替丁膠囊不合格於2009年和2011年被山西和山東監管部門通報。

盤龍藥業招股書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772萬元、541萬元、274萬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4.16%、2.49%、2.21%。此外,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盤龍藥業生產的盤龍七片分別實現營收1.55億元、1.81億元、1.06億元,該產品營收占同期主營業收入分別為60.50%、59.39%、65.57%。

分析認為,盤龍藥業近些年研發費用下降而學術費用過高、過於依賴主營產品,對其他產品監管力度不夠等原因,造成產品質量問題頻發。業內人士表示,居高不下的學術推廣費用存在侵蝕公司業績的風險,過高的藥品學術推廣費用會擠壓企業其他方麵的費用尤其是研發費用,導致藥企研發困難,創新能力削弱。

盤龍藥業董秘吳傑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道,研發費用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公司產品結構優化等原因所致。他表示,根據公司研發規劃,部分新項目的研發已經進入市場調研階段,預計後期將陸續開展。另據盤龍藥業澄清公告,對公司產品屢登黑榜這一問題給出的解釋為,“報告期內涉及的產品質量問題為一般質量問題,所受處罰不屬於重大違法違規事項”。

最後更新:2018-01-15 08:48:40

  上一篇:go 央行公開市場本周將有4700億元逆回購到期
  下一篇:go 今年國際油價或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