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
人物
保險責任準備金計提趨減 券商料2018年險企利潤大增超50%
補提保險責任準備金使險企利潤減少的影響或許很快將終結。近期,業界普遍認為,保險準備金計提正迎來拐點,這將釋放利潤,從而進一步改善險企的經營情況。
近兩年,由於險企下調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而使其稅前利潤減少。一般而言,折現率越高,準備金計提越少,險企利潤就越多,反之亦然。尤其是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與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掛鉤,而從2015年年底到今年10月份,10年期國債收益率750日移動平均線一直處於下行趨勢,從而導致險企利潤受到明顯影響。不過,近期,這一平均線已經出現見底上行之勢,因此,折現率將提高,從而減少準備金計提,增加險企利潤。業內人士普遍預計,保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正迎來拐點,這將使其對險企的影響從減少利潤到釋放利潤,利好其明年的經營業績。
計提影響2018年出清
保險責任準備金,是指保險公司為了承擔未到期責任和處理未決賠償而從保險費收入中提存的一種資金準備。是保險公司按法律規定為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履行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義務而將保險費予以提存的各種金額。
近兩年,由於會計估計變更尤其是折現率的精算假設變更,壽險公司紛紛增加了保險責任準備金,從而導致其稅前淨利潤的減少。
數據顯示,2016年,四大上市險企因變更折現率等假設導致稅前利潤合計大幅減少591.8億元,遠高於2015年的42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四家險企合計補提準備金約421.6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382.49億元增加了10.2%。但從環比情況來看,險企大額補提責任準備金的情況正在緩解。
以中國人壽為例,該公司前9個月共計補提責任準備金約177.8億元。其中,一季度補提責任準備金132.9億元,二季度為-1.08億元,三季度為45.98億元。可見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補提的責任準備金遠低於一季度數值。
“準備金補提影響將在2018年逐步出清。”東北證券近日發布研報指出,一方年,長端利率迭創年內新高,壽險公司因持續低利率環境下麵臨的資產荒和利差損繼續得到改善,四季度以來長端利率迭創年內新高。另一方麵,10年期國債750天移動平均線去年下行約32BP至3.462%,按照當前靜態測算下今年年底將下行約20BP至3.26%,明年則將上行約18BP至3.45%,因此,責任準備金補提的影響將逐步出清。“展望2018年尤其是明年上半年,我們預計,純壽險公司將出現顯著的業績釋放。”東北證券表示。
事實上,近期多位證券分析師表達了類似觀點。例如,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王勝指出,明年上半年險企的準備金計提壓力將顯著減輕,帶來險企淨利潤的釋放。太平洋證券證券分析師魏濤認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上揚,750均線在11月初開始略有上升,均線拐點出現,“疊加累計剩餘邊際釋放效應,四季度及明年利潤形勢向好。”其近日發布研報指出。
多券商預計淨利大增
對2018年保險業的經營形勢,近期,東北證券、華創證券、中金公司等機構紛紛作出預測,其共同的觀點是:受折現率改善、投資收益上升等因素影響,明年險企的淨利潤將持續大幅增長,而其中最為確定也是影響最大的因素即為折現率的改善。
東北證券指出,在負債端,2018年開門紅有望取得較好成績,同時,險企加大長期保障型產品的銷售,有利於提升新業務價值率。在資產端,長端利率的抬升逐步使得再投資收益加速回暖,預計明年行業資金運用收益率有望回到6%的上方,較今年全年水平繼續改善。
在投資收益率方麵,華創證券研究所分析認為,預計明年的淨投資收益率將會大幅上升至5.5%-6.0%,總投資收益率升至6.0%-6.5%,對淨利潤的拉動效果將十分明顯。同時,即期利率上升帶來的國債收益率75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向上,保險準備金開始向稅前利潤轉化等因素都將助力險企明年的淨利潤更上一層。“2018年四家上市公司淨利潤將同比大幅上升,增速中樞將達到50%。”其發布的研報指出。
中金公司也分析了明年險企利潤將顯著提升的三大理由,一是準備金折現率影響同比改善;二是存量保單規模增長帶來的剩餘邊際釋放的自然提升;三是債券收益率上升帶來投資收益率改善。“其中,準備金折現率影響同比改善將成為利潤超預期最確定的因素。”其研報認為,準備金折現率觸底回升,未來準備金變化方向由補提轉為釋放,推動利潤同比大幅提升,僅這一項因素就可以提升2018年行業利潤提升51%。
一家銀行係險企負責人對記者稱,今年前三季度其淨利潤同比下降的主因即大幅補提保險責任準備金,若是剔除這一因素,其經營發展平穩,而基於對折現率改善的預判,其對明年的利潤增長頗有信心。
盡管整體預期偏樂觀,但業內人士對行業發展的風險也表達了一些擔憂,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開門紅銷售不及預期以及監管政策趨嚴的影響。在開門紅方麵,目前部分險企市場的預售情況好於預期,但也有不少公司對開門紅的銷售感到悲觀,行業整體情況還有待觀察;在監管政策方麵,目前政策呈全麵收緊的態勢,近期保監會密集發布監管函和行政處罰決定,對產品開發、關聯交易、銷售過程、公司治理等各個方麵全麵糾偏,部分監管措施對險企的經營將產生較大影響。例如,近期部分險企由於產品設計存在嚴重問題,被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已申報的違規產品,且6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產品,這無異於給正在為開門紅衝刺的相關險企澆了一盆冷水,也將使其開門紅業績受到巨大衝擊。
(原標題:保險責任準備金計提趨減 券商料2018年險企利潤大增超50%)
最後更新:2017-11-23 03: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