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iPhone X太貴,真實揭露中國到底有多少人買不起

蘋果發布,朋友圈被網易嚴選的一個“十年前我的手機”海報刷了屏。

朋友紛紛曬出十年前自己的手機機型:諾基亞、索愛、夏普……

十年前,大家的手機款式各異;十年後,手上的蘋果機千篇一律。

甚至可以說,過去的十年,就是蘋果手機誕生的十年。

就在iPhone 8發布的前兩天,路透社發表了一篇《幸運8?1000美元的售價讓中國人失去對iPhone的熱情》。

路透社報道截圖

不少中國人在評論區回應:

“中國沒你想得那麼窮”

“沒有買不買得起,隻有想不想買的問題”

“幾千塊錢一個破手機還吹上天了”。

在外網上,關於中國人貧窮的描述往往會招致國人的嘲笑和辱罵。

兩三年前,台灣的茶葉蛋事件掀起過一波網絡浪潮。台灣教授高誌斌在節目中認為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消費不起速凍水餃”,並且“一個人在火車站吃泡麵,五六十人圍觀”。節目視頻傳到大陸後,網友在嘲諷嘉賓見識短淺之餘,也發明了各種段子自嘲。

視頻後麵跟著一大串大陸網友評論:“戲精上身”。

3.87億人遠離消費品,2.3億人在超額消費,愛瘋搶購熱潮的背後,有一大群人掙紮、一大群人沉默。

貧窮,在iPhone購買行為中窺見了蹤影。

狂歡歸狂歡,冷靜下來想一想,真的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iPhone X嗎?

1

網友說得沒錯,中國國民消費力是很強勁。

至少有一億以上的中國人,是真的可以隨隨便便買得起“史上最貴iPhone”。

高盛集團《新一代中國消費者的崛起》指出,中國人均年收入50萬美元的有150萬人,他們屬於“高端消費人群”。中國11%的人口被定義為"中產階級",也就意味著,約1.5億人具備購買iPhone X的能力。

對於手機,中國消費者情有獨鍾。中國聯通等發布的報告中,手機的商品搜索排行僅次於服裝類產品,位列第五,手機消費者搜索Apple的頻次更是位列第一。

年初蘋果舉行特別購物日活動,購機送耳機消息一出,店外立刻排起長隊,有人甚至前一晚就在門口蹲守。

“愛瘋隨便買,不差這點兒錢。”

品質、宣傳等都是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靠背後充足的購買力撐腰。

2

有錢人雖多,可iPhone主力用戶,其實是一群用不起iPhone的人。

iPhone X曝光之後,大家紛紛調侃“iPhone 8不用買,iPhone X買不起”,提到蘋果,也是言必稱“街機”,但從用戶畫像上看,蘋果手機的主要用戶和微博轉發“買不起”段子的活躍用戶,其實是同一群人。

高端手機用戶年齡段比較:18-24歲用iPhone7的最多|騰訊國產高端手機市場調查報告

穿潮牌用蘋果,在最好的年紀追求有品質的生活,是雞湯標配,年輕人也努力響應號召,把生活過得光鮮。

但財務自由離人很遠,過度消費離人很近。

CBNData和天貓分析過商城購物數據,發現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和國外的中年大叔不一樣,20-30歲買家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看看身邊,情況也確實如此:200多塊是口紅的平常價,水乳不上千不好意思拿出來說,哪個同事又買一個幾萬塊的包包這種事,也從引人議論到見怪不怪。

從支出看起來,好像中國年輕人越來越有錢了;但從收入來看,不是這麼回事。

近年中國大學畢業生收入情況已經逐漸改善,但從2016年畢業生就業研究報告上來看,本科畢業生平均3988元的月收入仍然達不到“人手一個iPhone”的水平。

BBC出過一部係列紀錄片《為什麼貧窮》(Why Poverty?),有一集提到中國的高校教育。重點大學學費一年是幾千塊錢,職校則基本學費過萬。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二者的畢業薪酬:

國內平均畢業薪酬最高的清華大學,人均起薪6800以上;紀錄片中的中部“準一線”城市,招聘方給前來求職的職校學生王盼開出的工資是2000元。

人山人海的招聘會現場

其實話說回來,即使在平均畢業起薪最高的北京,年輕人想要買得起一部最新的iPhone,也沒有想象得那麼容易。

iPhone 6剛發布那會兒,《紐約時報》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問題:“你要工作多久才能買得起一部iPhone ?”

“你要工作多久才能買一個iPhone 6”|福布斯數據

在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中,“北京人平均得工作218小時才能賺夠錢買一部iPhone 6,紐約人隻需24個小時。”

後來這個概念被日本的野村控股公司引申為“iPhone指數”,蘋果手機作為一種“全球硬通貨”,用以衡量各大城市工薪階層的購買力水平。

有人說,大學生職業發展比較快,畢業起薪不能完全代表年輕人的購買實力。

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結果隻會更令人心塞。

稅務局統計,中國隻有2800萬人有資格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中國個稅起征點是3500元每月。

換句話說,中國1.9億工薪階層,大約隻有2800萬人的月工資高於3500元。

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消費結構數據,人均交通通信消費占比13.7%,月薪3500元的人,大約隻有將近300塊錢可以用在移動設備的購置上。

剛剛發布的iPhone X國行售價8388起,對一個月隻能勻得出300塊的年輕人來說,實在是一筆超出消費範圍的支出。

工資跟不上,消費還要繼續,怎麼辦?

各種購物平台的財報數據指向同一個方向:借。

向家長尋求幫助也好,找借貸平台解燃眉之急也罷,總之超前消費的風氣已然形成。人們總喜歡踮著腳去夠一個離自己消費水平相差甚遠的東西,好像非得用一點超出收入水平的產品才能活出尊嚴。

分期沒什麼問題,還不上錢才是問題。

搜索分期買iPhone,“丈夫分期付款買蘋果手機還不上,竟讓老婆賣淫”“小夥分期買蘋果手機,為償還月供搶出租車”,更不用說之前轟動一時的校園貸“裸條”事件,為還貸登上社會新聞版塊的故事實在是數見不鮮。

最喪的是,分期買的手機丟了,還著iPhone X的貸款,用著諾基亞的磚機,簡直不要太酸爽。

普通人丟了一支筆,丟了一把傘,自責一會也就過去了,丟了一部手機卻讓人難以接受,究其原因還是購買東西的價值超過了自己的消費能力。

據高盛亞洲統計,這個沉迷於奢侈品卻達不到相應收入水平的群體,大約有2.3億。

很多人嘲笑過那種攢幾個月工資買個愛馬仕,坐地鐵卻舍不得過安檢的女孩,可她們和這群踮腳購買iPhone,又無力承受損失的人並沒有本質不同。

3

對於最貧困的那部分人,售價9688元的iPhone X不在他們的討論範圍。

而且,這部分人口的規模遠遠超出想象。

根據國家統計局標定的貧困線,人均年收入以2300元為界,中國還有5500萬人口掙紮在貧困線以下。

年收入2300是什麼概念?

一部最普通的國產手機,不吃不喝工作一年才能摸到;一部最低配置的iPhone 8,是他們整整三年全部的勞動價值。

5500萬人是什麼概念?

英國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是5800萬。

可是一般人平時是感覺不到這些人的存在的,雙方隔著兩道天然的屏障。

第一道,是地理屏障。

城市數據團出品過一份地區消費力報告,用閃光的點來表示各個地區的消費水平。

點擊播放 GIF/413K

在地圖上可以清楚看到,東南部熠熠的綠色光點連成一片,西部隻有瑩瑩幾點亮光。

廣袤的黑暗背後,是2.55億人遠離消費品的生活。

他們可能生活在閉塞鄉村、邊遠大山,那裏沒有網、沒有水電,甚至沒有通路。

大米白麵、礦泉水、書本紙張,這些城市裏平常到根本在意不到的基本物資,由於運輸條件的缺失,也不得不停留在山外的世界。

貴州畢節皮裏村的一條山路,是孩子往來半山腰學校唯一的道路

2012年,畢節慘案震驚網絡。

貴州畢節,五名小學年紀的男孩,因為天寒家貧,無處可去,冬夜結伴出來玩耍。在一處拆遷工地附近找到一個垃圾箱,鑽進去生火,結果一氧化碳中毒,再也沒出來。

畢節垃圾桶身亡兒童的家

畢節並非個例。在國家統計局網站稍微探索一番,就會發現城鄉人均支出差異超乎你的想象。

拿農村居民人均支出來說,2017年上半年為5174元,其中花在食品煙酒上的錢隻有1562元,折到每一天,大約是8.6元。

而上個月剛開在北京,大家排隊三小時去買的喜茶,均價是22元一杯。

就像多年前在網上也看過一個令人心塞的故事:

記者在山區采訪,看見一個婦女在給孩子煮泡麵,告訴她,這是垃圾食品,不要多吃。

孩子的母親說,沒關係,不常吃。今天是孩子生日,一年也就吃得起這麼一次。

故事真假難以探尋,但赤貧是一定存在的。在這些人眼裏,一包山外運來的方便麵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絕對的奢侈品,更遑論一部幾千元的手機。

第二道,是信息屏障。

有人說,現在網絡發達,世界像一個大廣場,每個人都能發出自己的呐喊聲,安迪沃霍爾還說過,每個人都有15分鍾成名的機會。

而且據德勤中國科技調查,當前智能手機的持有率達到87%,接近人手一機的狀態。

最可怕的是這個“接近”,因為當網絡社會越多地代表真實,沒有被包含進去的那部分就越容易被忽略。

假設8%左右的嬰幼兒和耄耋老人都不包含在內,也還有5%的人生活在沒有智能手機的世界。

這5%仿佛網絡世界的聾啞人。

蘋果和小米接連發布了,流量明星薛之謙複合又打臉了,宋喆被抓馬蓉不願意離婚了……明明已經沸沸揚揚他們卻聽不到;生活和困頓,需求和期盼,明明張了口卻發不出聲音。

4

幾年前,聽到一個長輩說,她家孩子一生下來就有六套房子,爺爺奶奶兩套,外公外婆兩套,爸爸媽媽兩套,不管孩子將來怎樣,至少不用為房子焦慮。

而更多人,一生都無處落腳。

貧窮是什麼?

大概就是你以為拚盡全力,不過換來別人唾手可得。

《洛麗塔》的作者說過:人生有三件事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

身體的本能無法掩飾,隱瞞貧窮也會欲蓋彌彰。為了近萬元的iPhone,省吃儉用幾個月甚至幾年,虛偽的優越感,沒人看不出。

而說來心酸,在生活裏掙紮的人,或許根本不知道還有另一種人生。

就像我們不知道,每天還有幾千萬人在靠幾塊錢生活。

參考資料:

1.麥肯錫公司.(2016).2016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

2.胡潤百富.(2016).胡潤調研 - 2016萬豪旅遊白皮書.

3.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同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和愛普卓客數據研究中心.(2016).中國移動消費分析報告.

4.天貓-Gfk.(2017).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消費趨勢.

5.招商銀行&貝恩公司.(2017).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6.麥可思研究院.(2017).中國大學生就業研究報告.

7.標準排名(中國)研究院&iPIN.com.(2015).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

8.中國國家統計局.(2016).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9.Deloitte.(2016).德勤中國移動終端 消費者行為調查.

10.城市數據團.(2017).消費數據視角下的中國地域差異研究.

11.國家統計局.(2016).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12.高盛亞洲.(2014).新一代中國消費者的崛起.

13.彭博、FX168財經網:美元如何走?試試野村的“iPhone指數”吧.

14.環球科技:路透社稱新iPhone太貴 中國人買不起

15.維基百科:2012年貴州畢節兒童死亡事件

16.McKinsey & Company.(2017).Chinese luxuryconsumers: More global, more demanding, still spending.

17.The NYT Style: the working time required to buy aiPhone 6.

18.BBC.(2012).Why Poverty? 7:Education, education,www.whypoverty.net/.

19.https://tech.huanqiu.com/original/2017-09/11237442.html.

簡介:網易原創情感文化欄目,提供不一樣的角度和觀點。槽值爆表,不吐不快。

點擊播放 GIF/157K

最後更新:2017-10-09 04:53:22

  上一篇:go 男人必須入手蘋果 iPhone X 的理由!
  下一篇:go iPhone X 免費送!蚌埠這家店開業豪到沒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