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人物
轉型成效顯現 前三季度四大上市險企淨利潤突破千億元
A股四大上市險企的三季報已經全部出爐。據統計,前三季度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共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091.11億元,同比上半年大幅增長67%,相當於日賺約4億元。在保險業回歸保障本質的大環境下,四大上市險企前三季度的靚麗業績意味著,經曆陣痛後,保險業結構轉型已經顯現出成效。
具體來看,中國平安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663.18億元,同比增長17.4%;中國人壽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8.2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8.3%;第三是中國太保集團前三季度共計實現淨利潤109.26億元,同比增長23.8%;新華保險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50.42億元,同比實現正增長,增幅達到5.3%,成功“轉負為正”。
海通證券分析師孫婷指出,中國人壽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98.3%,其中第三季度單季淨利潤同比大增365.5%,原因在於投資收益增加、退保與賠付支出減少、準備金多提的規模減少。
在“保險姓保”的價值引領下,近一年來保險企業一直在進行結構調整,如今轉型成效顯現,利潤進入上升期。從三季報中可以看出,長期保障型業務和代理人產能的提升,已經成為上市險企深化價值轉型的重要抓手。
以三季度淨利潤增速“轉負為正”的新華保險為例,數據顯示,其前三季度個險和銀保渠道的躉交業務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了5.68億元和198.78億元,同比下降25.1%和99.8%。與躉交業務大幅降低形成對比的是,個險、銀保渠道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分別增長35.7%和27.6%,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費分別增長46.8%和287.7%,續期拉動的發展模式已初見雛形。
中國人壽同樣繼續加快期交業務發展,首年期交和續期拉動效應也在逐步顯現。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前三季度首年期交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保費收入1020.66億元,同比增長19.1%;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實現574.80億元,同比增長24.3%;續期保費達2457.52億元,同比增長32.6%。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前三季度上市險企業績表現搶眼,但保險業“134號文”自10月份起開始正式實施,能幫助險企快速撈金的快速返還型保險產品受到限製後,是否會影響四季度險企的保費增速以及明年的開門紅?
對此,東吳證券分析師丁文韜認為,上市險企對政策反應充分,新規目前來看影響有限,保障性需求的爆發將會持續,壽險業務價值的增長仍將延續。
平安壽險在三季報中表示,於今年10月份上市了一批符合監管要求的升級產品,並將在第四季度做好新舊產品切換,重點推動長期保障型產品,為2018年業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34號文’影響較小,預計2018年1季度新單保費仍將正增長。”孫婷說,上市險企的代理人數量與素質均有明顯提升,強大的隊伍銷售能力可以支持產品切換,可推動新單保費穩健增長。
最後更新:2017-10-28 16: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