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机器人
机器人逃跑,反而成为网红,exo me?
9号,一台机器人因为之前经常从实验基地逃跑,而且还在电源耗尽前行走到了街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彼尔姆市进行工作访问期间参观了技术园区,并见到了一个名为Promobot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因多次试图从试验场“逃跑”而出名,便一步成为了网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事件,顺便聊聊机器人的未来。
机器人逃到街上
在普京与它握手时,它说道:“您好,尊敬的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我叫Promobot。我是自动服务机器人以及开放机器技术平台。”在它的程序中,早已被工作人员注入了若干的信息,包括他们的总统来到视察时机器人应该说的话。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让我们的脑子里联想到了机器人的未来,当人们的未来需要机器人一步步地替代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而且首当其冲的是人们的工作,智能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传媒领域,做出很多精准的报道,让人眼前一亮,可见,它的优势不可小觑。但是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人都会担心未来自己的工作会不会被取代。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未来成百上千万的人失去了工作,他们该怎么办呢?
握手
我们知道的是,科学创造起源于想象,而伟大的发明最终将服务于人类。在9月10日,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认为,技术不会毁掉工作,相反,机器人会永远“活”在人类的手中,“与人共舞”是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而且机器最早的出现是代替人类从事简单的机械工作,由此而来的“机械之光”也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生产变化。然而,机器人的实际功能并不如人类的想象,更不敌电影大片里的画面,比如机器人不能从事灵巧的劳动,即便在概念感十足的写稿功能中,依然是因为依赖人类而存在,依赖数据库,依赖程序和算法。就是说机器人再强大,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当有一天机器人可以让我们完全处于威胁之中时,也是可以做好最坏的准备的。
也是这样的说法,丁汉认为,机器人的未来一定是人机共舞,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提高制造装备和系统的适应性与自治性。随着越来越多的技能型机器人与人类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例如康复类服务机器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大,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将便捷于人类的看病、养老。人机自然交互行为与智能共融、人体运动相融的柔性结构和驱动将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十年,机器人的发展
纵使世界再变,机器人迟早会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安然接受吧,就像当初的智能手机和电脑、电商以及共享经济。或许在未来,我们还能让自己更方便地做好一件又一件繁琐的事情。期待总是能让我们不断进步,去探索更加未知的世界。
创客海,一个能让你知道创业知识的地方,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的话,关注我们,相信你会很好,你也要相信我们会让你更好!你也可以了解我们其他文章,让你不漏下任何一条创业秘籍哦!本文由创客海发布,转载需声明。
最后更新:2017-09-12 1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