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86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人工智能可能挫败或分裂军事同盟

人工智能能够改变战争,也会影响那些管控战争的国际组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投入使用,机器可以根据经验进行自主学习,机器学习能够促进各方面的活动取得巨大进步,其中就包括影响军事同盟。

人工智能可有效进行军事部署,通过制造对情报的质疑,削弱并肩作战的同盟国之间的信任。依照惯例,同盟成员在作战之前会相互交换敌军行动的视频和音频记录,以便为制定特定策略提供依据。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制作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并进行恶意篡改。如此一来,敌军可能会信赖经过篡改的情报信息,破坏了对原始情报的信任。与当前粗糙的音频和视频造假技术不同,人工智能造假会达到真假难辨的效果。同样,这一技术也可用于延缓决策过程。例如,制作一段军事同盟国领导人质疑战争原因或者批评盟友的视频,即便最终这段视频将被证明是虚假信息,如果抓住了适当时机进行发布,虚假视频产生迷惑而争取到的时间足以使对方获得逆转性胜利。

人工智能还给有经验的攻击者提供了渗透和破坏网络防御系统的新手段。人工智能还给有经验的攻击者提供了渗透和破坏网络防御系统的新手段。当盟军间进行联合作战时,每天都要交换大量信息,包括传达情报、分析和申请指令等,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加密信息,以防止敌军窃取情报并抢先盟军采取行动。但是人工智能将会极大地提高挖掘对方弱点的能力,为试图渗透密码和网络袭击者创造新的优势。更加逼真的音频和视频的技术,可以辅助实施更加复杂的社交网络袭击,比如使用目标对象熟悉的风格和措辞辅助生成逼真的虚假电子邮件

同盟国使用人工智能本身也存在政治风险。尽管人工智能被广泛用于保卫网络安全或信息完整性,但其军事应用将造成联盟内部的紧张。由于对战争问责怀有担忧,同盟国之间的平等和共同决策可能会面临风险。尽管目前美国的政策是让人类在使用致命性武力、军事策略上占据决定权,但是技术在持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有能力解决复杂任务之后,未来的战争很可能会由使用人工智能的无人机进行蜂群作战,它们可以持续采取实时策略并命中目标,这个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人类干预。这种发展局面会让同盟国不情愿首先参与作战,他们会担心如果人工智能导向的武器误杀了无辜民众或者造成不成比例的大屠杀,政府会遭受责难,即便在整个作战行动过程中政府并没有控制权。这种尴尬局面并不新鲜,甚至现在,各国政府也会把某些决策权委托给指挥官,并且承担其行动失败的政治风险。但是这种案例中,事后可以问责并惩罚应当承受罪责的人,然而在人工智能的情况中不存在这种解决方法。此外,公众可以理解人类犯下的错误,并予以宽恕,但是并不能原谅机器犯下的错误。这就需要达成更广泛的关于人工智能在攻击性军事用途的国际协定,以平复公众的忧虑,并且防止人工智能在战争中的大规模应用。简言之,现在北约和欧盟应当开始重点讨论人工智能未来应用相关事宜了。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最后更新:2017-10-08 03:25:29

  上一篇:go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并不是要“无所不能”
  下一篇:go 揭俄罗斯机器人战场首次胜仗:机器人战争将主导未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