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7 返回首頁    go 手工製作


娃上了幼兒園就輕鬆了?手工作業做好了嗎!

(Arley 作品)

中午吃飯的時候刷一下手機,看到幼兒園班主任在微信群裏布置的作業:明天每個孩子帶一隻烏龜來教室。

我機智地想到公司樓下有家花店,麻利地花25塊錢買到了一隻裝在小盒子裏的觀賞龜,此時家長群裏還有很多人在茫然的問:去哪裏買烏龜?

第二天早上,驚人的一幕發生了,幼兒園門口居然有人擺攤賣烏龜!消息走漏得真快。

我媽嫌棄我:你看,幼兒園門口的烏龜隻要15塊。你就浪費錢吧你就!

這種話是傷害不到我的。想想上次為了交作業,我8點下班到家後摸黑在小區裏撿落葉,發揮了我一個手殘星人的最大智慧拚湊出一副樹葉畫,買個烏龜什麼的實在愉快多了。

過了兩天,我問我兒子,烏龜們怎麼樣了?他一臉懵逼。

後來我發現,那一天是帶動物去觀察的主題日,每個班小朋友帶的動物是不一樣的。

小二班的做法我就非常讚賞:他們班帶的是活的大閘蟹。幾天後,幼兒園微信公號推文裏有小朋友們創作的蟹殼畫。

我估計,烏龜們是沒有螃蟹那樣的完美落幕,現在,30隻烏龜到底在幼兒園的哪個角落遊蕩呢?

很快,又有家長在群裏提出了愚蠢的問題:老師,孩子回來說要帶蘿卜去幼兒園,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了。老師建議:大家盡量帶不同種類的蘿卜,讓小朋友多認識幾種。

明白了,蘿卜開會,喔不對,是群英薈萃。

其實,我兒子真的不需要認識蘿卜。他早就能熟練區分各種蘿卜:羊肉湯裏的切片、牛腩煲裏的切塊、胡蘿卜炒粉條、櫻桃蘿卜涼拌……作為一個稱職的媽媽,我真的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太陽底下無新事,這是一張2015年天涯上吐槽幼兒園作業的帖子:

3年過去了,帶蘿卜似乎仍然是幼兒園的主要課件之一。

每一年,都有家長被幼兒園手工作業逼瘋。

比如去年這位:

比如這兩天這位:

於是,需要抱團取暖的家長迅速在這條微博下麵蓋樓了。

當然,這條微博還炸出了很多幼兒園老師。

於是有鬱悶的家長和同樣鬱悶的老師掐起來了,局麵開始失控。

其實,博主的話確實有些片麵、偏激,不過我理解這更多的是一種宣泄式的吐槽。有時候,幼兒園作業就像壓倒家長的一根稻草,畢竟工作生活帶熊孩子的壓力,是日常裏無可逃避的存在,有時候急交差式的幼兒園作業,恰恰趕上了媽媽情緒爆發的節點。隻是沒想到戳到了很多家長的“痛點”,其實,大家也就是在這裏找個樹洞:畢竟,吐槽完了,還是要繼續交作業的。

仔細想想,很多幼兒園作業都是出於親子陪伴的初衷:在深秋時分帶著孩子去戶外走走撿落葉,回來一起製作完成親子樹葉畫,聽起來是不是母慈子孝、歲月靜好?

隻是,一旦這樣的作業變成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完成且流於形式,或者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操作能力,把交作業變成大人虛榮心的競技場,那麼再好的初衷也會變味了。

所以,必要時候,還是得掌握一些幼兒園作業應對法則。

比如,帶蔬菜、水果的要求,一定要找個頭迷你的帶,不要貪大,幼兒園不是土特產交易平台。

就像這個送南瓜的媽媽,心在滴血:我也很絕望啊,這麼好的南瓜舍不得吃狠心送去了幼兒園!

必要的時候,攢一些合手的道具。

再必要的時候,求助專業人士,或者萬能的電商平台。

手工材料都可以買的,真的不用全家人連夜吃雪糕。

最後,麵對不合理的幼兒園作業要求,也要懂得說不,以免釀成慘劇。

祝大家能勇敢堅強並富有智慧地應對幼兒園作業難題,同時也注意控製和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畢竟,即使幼兒園畢業了,更艱苦卓絕的陪作業戰鬥也才剛剛開始。

媽媽們,保重啊!

今日小廣播

完成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任務,簡直是現代社會讓家長們“聞風喪膽”的事情了。作業,我是拒絕的……“幫”孩子完成作業,比自己學生時代還刻苦認真……

下載年糕媽媽App,和大家一起分享或者吐槽那些年,陪孩子完成的奇葩作業。聊一聊生活會更輕鬆簡單哦。

點擊播放 GIF/18K

點這裏,下載年糕媽媽APP

最後更新:2017-11-06 12:10:33

  上一篇:go 手工米皮,純手工製作,口感鮮爽
  下一篇:go 手工皮具製作培訓:以後的包包不用買了,靠自己雙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