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
搜狗
搜狗即將上市,王小川、張朝陽、馬化騰三人之間的關係徹底曝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股權結構上,搜狗是一家由搜狐和騰訊所主導的互聯網公司。王小川和管理層僅持有5.5%的股權
/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翟文婷
成立14年,搜狗終於要上市了。
上周五,搜狗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招股書,計劃以“SOGO”為證券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交易。招股書中披露,搜狗計劃募集最高6億美元。
互聯網圈對這個發跡於PC時代的老牌公司紛紛發去溫情賀電的同時,也通過各種數據知道一個真實的搜狗,以及未來的搜狗可能是什麼樣。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聽到的會是怎樣一個故事?
核心還是搜索
如果從用戶市場角度,搜狗最成功的產品莫過於輸入法。截止2017年6月,搜狗輸入法日活躍用戶數為2.83億。這個數字段位還是比較高的,要知道差不多同時期估值200億美金的今日頭條DAU是1.2億。搜狗搜索產品的日活並沒有被披露,但是月活也有4.83億,略高於4.03億的輸入法。
不過輸入法的變現能力太弱,搜索以及相關的廣告收入在過去三年占到搜狗總收入的90%以上。這個數字在今年前兩個季度首次下降為88.1%,但並沒有改變搜狗收入嚴重倚賴搜索業務的事實。
2003年,搜狐內部啟動搜狗項目就是為了發力搜索,甚至一度是最早推出“搜索排名”收費業務的公司。
據說,當時搜狐早期兼職團隊做目錄式搜索的時候,溫州一個開五金店的年輕人把電話打到了公司。他希望有人在搜狐搜索“五金電器”或檢索相關目錄的時候,自己的網站可以排在第一位。彼時搜狐在華爾街備受股價承壓,這個需求瞬間點燃他們的希望。搜索排名、SP和廣告業務一度成為搜狐最主要的三大收入來源。
順便說一句,該五金店老板與哥哥後來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轉型做搜索服務代理,並一度成為搜狐、新浪、百度、3721全國最大代理商,後來則被百度全資收購,此人就是百度3號核心人物向海龍。
當時搜狗的網頁搜索很不成熟,包括是否成立獨立品牌、是否大規模投入做網頁搜索,搜狐內部都曾有爭議。直到後來王小川加入,借由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三級火箭的思路,才盤活搜狗局麵。
搜索相關從業人員評價,各個公司之間人才流動導致現在技術已經不是搜索麵臨的太大問題,百度、搜狗和360在熱搜方麵呈現的結果差異化很小,因為用戶行為足夠豐富。
但是搜狗在一些長尾搜索方麵用戶體驗做得還不錯。比如搜“劉德華”三個字,各家結果差不多,但是如果你搜“劉德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開演唱會”,結果就會很不一樣。
隻是搜索市場的格局由百度、Google雙雄對決逐漸演進為前者一家獨大,這時候不論是360還是搜狗,想撼動第一的位置都很困難。
曾參與360搜索搭建的一位早期員工向《中國企業家》分析,如果大量用戶喜愛一個搜索產品,廣告主就舍得投放,他們彼此競價越激烈,該搜索引擎的流量價格就會越貴。當時搜狗缺乏流量,效果和收入陷入惡性循環,王小川就是利用輸入法和瀏覽器從流量端解決問題。
直到現在,流量依然是困擾搜狗很重要的一個問題。2017年6月,搜狗搜索21.8%的流量來自於自身的產品,38.2%來自於騰訊互聯網資產,40.0%來自於移動設備製造商及其它流量源。——Vivo、Oppo、小米等安卓手機部分機型預裝搜狗,並將其設為默認搜索引擎。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今日頭條40%多的站內搜索結果會導向360和搜狗。前者希望為用戶呈現更多站外內容,這兩家搜索引擎則需要外部導流,雙方互惠互利。
搜狗招股書中也對這一風險做出明確提示,“我們必須通過提高用戶數量來實現業務增長,我們也必須持續創新,並且不斷適應在線搜索市場的變化來實現這一目的。如果沒有持續創新,沒有新產品、服務的推出來改善用戶體驗,可能就沒有足夠的用戶流量來保持競爭力。”
騰訊加持
在股權結構上,搜狗是一家由搜狐和騰訊所主導的互聯網公司。王小川和管理層僅持有5.5%的股權。招股書中明確提出,“本次募股完成之後,搜狐憑借其Class B普通股以及與騰訊達成的協議,將有能力控製我們。因此,我們將在紐約證券交易名單中被列為受控企業。”搜狐作為機構持有股份37.8%,張朝陽個人持有9.2%。
搜狗提交招股書後的10月14日,搜狐開盤即大漲,收盤股價為64.5美元,漲幅達13.06%。而上一次關於搜狗上市的消息是在7月31日,當天搜狐發布2017年Q2財報,當季淨虧損8900萬美元,隨後搜狗便宣布將以密交的形式向SEC提交招股書,外界解讀此舉有提振搜狐股價之嫌。
“這家公司從2005年開始就與我們展開合作,本次IPO合作之後,我們還會繼續與其進行合作。”招股書如是描述搜狗與搜狐的關係。
但實際上,真正可以左右搜狗核心業務的是騰訊。2013年9月,騰訊戰略投資搜狗並以43.7%的持股比例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給搜狗帶來巨大的流量,在諸多產品領域展開合作。招股書中承認,“若搜狗終止或者縮減與騰訊的合作,公司業務和增長前景將會受到負麵影響。”
搜狗與騰訊的合作在整個互聯網史上意義重大,此後騰訊在處理類似的戰略投資都延續了“搜狗模式”,比如京東。如果說當時騰訊是借此合作狙擊百度和360,達到構建自身戰略緩衝地帶的目的,如今搜狗對騰訊的訴求則更為強烈。
搜狗搜索是騰訊旗下QQ瀏覽器、qq.com、daohang.qq.com 、hao.qq.com等產品的默認搜索引擎,2014年微信官方賬號接入了搜狗搜索。這些合作為搜狗帶來38.2%的流量。
此外,騰訊為搜狗與同類產品競爭中提供了差異化的支持。比如,如果在百度搜索“中國企業家雜誌公眾號”,呈現的是關聯結果,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關鍵詞搜索。而搜狗裏則可以顯示中國企業家雜誌微信公眾號的網頁入口以及最近的10次群發信息。
這就是王小川所說的搜狗所尋求的獨有內容,百度所搜不到的。他曾說,同樣的位置如果顯示微信內容,會比普通內容點擊率高出39%。這些舉措讓搜狗在移動端把握住了一定的機會。
但王小川並不滿足於此。2015年,搜狗還戰略投資了知乎。微信公眾號內容質量高,卻在其他平台也可能會被碎片化搜索到。雖然未來機器會越來越聰明,結果會越來越接近用戶想要的,但是真正無窮的知識圖譜在人腦海裏。微軟小冰、蘋果siri都是試圖在最原始的你問我答中找答案。知乎相對封閉的內容是搜狗看中的。
實際上,2013年騰訊注資時,將搜搜等幾個產品線並入搜狗。當時對騰訊幾百人員工政策寬容,想隨之進入搜狗或在騰訊內部轉崗可以選擇,除了“問問”產品團隊外。據當時從騰訊轉入搜狗的員工回憶,應該是雙方做了協議規定。而騰訊問問與地圖被認為是當時最優質的兩個產品。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搜狗後來注資知乎的原因。
這些動作也幫助搜狗搜索這麼多年的市場份額保持穩步的增長。隻是搜狗在把搜索的炮火始終對準百度的時候,百度在連接信息領域的敵人卻早已變成個性化推薦服務的今日頭條。
最後更新:2017-10-15 13: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