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搜狗
互联网专利保护启蒙运动,搜狗诉百度案开庭过审
提起互联网专利侵权第一案,很多人并不陌生。即搜狗在2015年10月发起的对百度公司关于输入法产品专利侵权的诉讼案件,该案件共涉及17项专利,索赔金额共计2.6亿元。因此,被业界称为:互联网专利侵权第一案。
不过,这场起始于两年前的专利侵权案此前一直都在前期的调查准备阶段,直到近日才有了关键性的进展。据媒体报道,搜狗诉百度的专利侵权诉讼案已于9月14日在北京知产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本轮庭审主要围绕百度侵权的7项专利进行。这意味着,这场索赔金额超过2亿元、纠缠长达两年的互联网天价专利纠纷案有望在近日正式落下帷幕。
事实上,虽然案件目前尚未宣判,但这场专利纠纷案件却足以载入互联网史册。近两年以来,案件双方搜狗百度围绕着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你来我往,互有出招,尤其是互相之间的起诉、申诉和撤诉等,更是引发大量媒体的报道。在此过程当中,相关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得以普及,甚至对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的启发性的作用,堪称国内科技产业的保护知识产权的 “启蒙运动”。
特别是在对很多创新企业来说,随着这场案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很多企业主开始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该如何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显然,搜狗诉百度的天价专利诉讼案无疑是创业创新者最好的“学习教材”。 仅从目前所掌握的公开信息来看,对于创业创新者就至少就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必须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专利。
首先,这场专利纠纷的起始是搜狗对百度发起关于输入法17项专利被侵权的诉讼,而搜狗之所以能够对百度发起诉讼,最重要的就是其拥有输入法相关知识产权专利的大量储备。根据媒体报道,搜狗在2015年起诉百度输入法专利侵权时,就已获授权专利已经超过200项。因此,通过起诉百度来达到让百度停止侵权的目的,并通过索赔来弥补此前损失,底气正是来自于其此前在输入法方面大量知识产权专利方面的申请和保护。
所以,如果企业想要发起专利诉讼,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就必须首先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反而言之,即使是企业率先发明这一技术,如果企业没有对自己的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并获得专利证书,那么被竞争对手抄袭时也无法拿起法律武器来进行维权。
其次,如果想要最终赢得专利诉讼,仅仅拥有知识产权专利可能还不够,还必须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因为在法院开庭之前,院方会详细的对知识产权专利所设计的技术进行认定,其中包括认定技术是否构成侵权、是否属于公知技术、是否属于显而易见的技术等等。显然,在这场官司当中,如果搜狗此前发起的专利诉讼当中申请的知识产权专利被判定无效,那么搜狗即使拥有知识产权专利也将可能是白忙一场。因此,想要最终获胜的关键还要看专利技术方面是否真的过硬,能否经得起法院的更加详细的技术认定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各种质疑。因此,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如果想要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最重要的的就是要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并注重企业的知识产权储备,以此才能够在专利诉讼官司当中掌握主动权。
第二,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知识产权相关专利法,并做好维权到底、长期作战的准备。
实际上,专利诉讼案件一般来说都不会很快结束,这中间不仅需要涉及到专利技术的认定,而且发起诉讼的一方还需要随时应对来自被诉企业的各类应对和反制措施。以这次搜狗诉百度的专利案件为例,关于专利技术的认定互相之间就有多轮交锋。据媒体报道,就在搜狗提出专利诉讼之后不久,百度随即就提出了专利无效上诉。直到今年6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裁定,搜狗所提交的多项专利确定有效。显然,被确定有效的专利权应享受相应的法律权益,至此法院才开始正式进入庭审阶段,并于9月14日正式开庭审理,而这据搜狗首次起诉百度侵权已经过去将近2年。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想要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除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之外,还必须围绕着专利申请和保护进行相关团队基础建设。特别是对于起诉的一方而言,更需要研透专利技术,进行相关侵权证据的收集以及对法律程序的巧用等等。因为专利纠纷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将涉及到企业在专利申请、法律团队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这些都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在过去发展所忽略的。而在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进一步被重视,专利战将比一般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需要企业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拥有更了解商业运行规则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团队。
第三,保护自身创新成果先从建立知识产权意识做起。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不仅需要注重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自身的创新成果不被侵犯和窃取,同时也要避免陷入到被告侵权的麻烦当中。因为一旦被诉侵权,不仅将对自身的品牌美誉度造成影响,而且还可能让企业自身陷入经营困难。这次搜狗诉百度的专利侵权案当中最开始的起诉索赔金额高达2.6亿元,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先不说过亿元的索赔金额难以承受,或许连应对专利诉讼的律师费用都支付困难。
所以,对于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意识到当前的互联网行业已经不再是可以随意复制、抄袭、盗版竞争对手的技术或产品的野蛮生长的时代,特别是随着企业维权意识的提高,再涉侵权将有很大可能会被追究。甚至于对于国外的产品或品牌也要谨慎的进行借鉴,因为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竞争者,而一旦遭遇来自海外的专利诉讼,那么可能面临的麻烦更大,毕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其专利诉讼的金额更高。比如苹果在2011年起诉三星,称三星手机侵犯苹果iPhone多项专利权。法庭2012年就裁定三星侵犯苹果专利,要求三星向苹果赔偿高达10.5亿美元。因此,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专利战洗礼的企业来说,当下更重要的是其实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总体来看,搜狗诉百度专利侵权案对于中国的创业创新者们有极其积极的启发意义。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除了有赖于国家相关法律的完善之外,可能更多的还需要创业者自身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知识产权技术保护的意识,及早进行相关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同时也关爱自身的“羽毛”,不对其他企业的专利技术和产品进行侵权,以此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李东楼 | 科技专栏作家,互联网资深观察家,新媒体营销实践者、布道者。
2014、2015、2016年钛媒体年度入围作者
2016年品途商业评论十大年度作者
2016年超声波峰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END·
最后更新:2017-10-08 04: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