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搜狐
小米應該重新審視二代高配版的配置策略和定價思路
小米商城等不及了所以在黃牛那買了一台二代,把兩台手機擺在一塊問題就出來了。一代信號5格滿格,二代隻有三格,同樣都是用聯通上網卡而且在同一個地點,二代接電話和主叫3次有一兩次不成功,二代換卡1、卡2也差不多,總的來說電話信號和數據信號都不太好,WIFI還可以,5G路由也表現正常。
還有個問題就是,用一個藍牙耳機同時連一代、二代,聽同一首歌(分別聽了鄧麗君、羅文的獅子山下、繡紅旗)發現二代的聲音是亮堂一點,但是音域不夠,層次不分明。
4K視頻拍攝和播放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比起開售前去體驗店拍出的4K現在二代播放的是流暢了,但是與一代相比還是有差距,一代的細膩和連貫性確實比二代好,同樣拍攝5分鍾的4K視頻,我的一代(高通650 3+32G版本)不熱二代反而有點溫熱,感覺625 CPU拍4K有點吃力。
請小米重新審視2代高配版的配置策略和定價思路:
2代上市至今,都是要求比較高的朋友就把二代說成是超大紅米MAX,充電寶MAX,說白了他們對CPU、攝像頭、NFC配置沒有或過低還是不滿意,這個問題真的值得重新審視和思考。有這些需求的人,他們對大屏幕手機的追求是中高端以上的使用價值觀,攝像頭好一點、CPU配置高一點比如說660(如果與625一樣省電那就最理想了)、NFC,這幾個配置確實能夠把MAX2代高配版(我覺得小米還有機會改進)大屏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些用戶是不在乎把高配版的價格提高幾百元甚至近千元,喜歡大屏幕的就不會去選那些5.5、5.7、6.0寸的旗艦版,想想OV為什麼成功?OPPO就憑一個攝像主打就可以把同等CPU配置價格提高了1500多。小米可能還是停留在老觀點上,以為選大屏幕的就一種思維,就是要便宜,性價比高。其實小米現在都普遍漲價了(市場都能接受了),大家對小米的要求也更高了,現在反而是小米包括雷軍對用戶購買欲望、配置期待沒有信心,說白了不相信群眾!小米的每一個檔次的配置思路和定價策略應該重新審視和規劃了:不要以為MAX2高配版配置和價格會衝擊自己的旗艦機型市場,恰恰相反,反而會迅速壓縮華為、OPPO他們侵占的部分高端用戶的市場,小米隻要堅定地走出這一步,局麵一定會大好,因為6:44寸的大屏低配、高配版已經變成了小米的專利,對手根本攻不進來。
最後更新:2017-06-11 1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