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搜狐
接軌上海 吳江緊隨嘉興南通推產業、交通計劃
在構建上海大都市圈的進程中,上海周邊城市今年來加快推進,嘉興提出設立“浙江省全麵接軌上海示範區”,南通則有意打造上海“北大門”。昨日,吳江作為蘇州接軌上海的橋頭堡,推出了包括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方麵的一攬子計劃,擬主動接軌、全麵融入上海。
產業先行智能製造最具看點
吳江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近杭州,處於沿海開放和沿江開發的交匯處。2012年,吳江撤市設區後,成為蘇州市區最大的板塊。這裏擁有上市企業1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8家,擁有中國500強企業3家。吳江的絲綢紡織業是傳統產業,化纖產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光纖光纜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電梯產量占國內品牌的六分之一。
正是因為良好的產業基礎,在全麵融入上海方麵,吳江力主產業先行。在昨日舉行的投資說明會上,吳江實現28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118.93億元。其中,產業項目20個,另外8個項目則涉及政府合作、旅遊推廣、農業合作等方麵。
蘇州市吳江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銘在會上表示,未來,吳江將緊扣“先進製造業立區、現代服務業興區”的產業發展導向,深入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打造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係統,把吳江建成具有矽穀氣質的創新熱土。
打造智能製造先行示範區處於突出位置。李銘表示,圍繞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裝備等六大關鍵環節,吳江將鼓勵骨幹企業建設智能工廠,引導中型企業創建智能車間,推進中小企業進行關鍵環節的智能化改造,每年確保完成智能工業投資不少於100億元。“到2020年,吳江將每年引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超過1000台(套),累計引進培育100家智能裝備生產企業,智能裝備占製造業裝備量的40%以上,形成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智能物流示範區、軟件信息產業園,集聚特色鮮明的智能製造先行示範區。”
同時,吳江還將大力發展高新產業,圍繞第三代半導體、大數據、量子通信、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打通產業鏈,培育形成2至3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和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
在上海全麵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背景下,吳江推出了蘇州灣科技城、新型半導體產業園等一係列創新平台,擬助力創新發展。其中,蘇州灣科技城涵蓋蘇州灣科創園、軟件園等七大板塊,擬建成為國內一流的創業園區。據介紹,目前,蘇州灣科創園已有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國家智慧城市蘇州產業化基地項目搶先入駐。蘇州灣軟件園內,總投資10億元的步步高互聯網軟件園已基本建成。
李銘表示,為了推進產業融合,吳江將不斷完善《吳江區產業扶持政策(試行)》及扶持項目目錄,發揮好產業投資母基金引領作用,並強化金融支持,積極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加大企業上市、掛牌工作力度,進一步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此外,吳江還專門製定了“創新24條”和“人才15條”政策。
交通對接同城效應進一步顯現
構建大都市圈,交通是保障。《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提出,未來將構建上海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地區協同發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鍾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應。
圍繞交通領域,南通、嘉興等城市都提出了一係列對接舉措。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的吳江,目前通過蘇嘉杭、滬蘇湖、常嘉三條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可以實現60分鍾到上海、90分鍾到杭州。
未來,吳江與上海的同城效應將進一步顯現。“蘇州軌交S3線、地鐵4號線東延可與上海17號線在未來實現對接,橫貫吳江東西的滬蘇湖城際高鐵線位走向基本確定,即將開工,必將進一步拉近吳江與上海的時空距離。”蘇州市吳江區委書記沈國芳稱。
李銘表示,“十三五”期間,吳江將全麵構架起以高鐵、軌道交通、高架、高速等為主骨架,快速路、主幹道為支撐的高密度、高等級快速交通路網。其中,高鐵方麵,除了滬蘇湖城際高鐵即將啟動建設,縱穿吳江南北的通蘇嘉城際高鐵已列入江蘇省“十三五”規劃,屆時將形成兩條高鐵交匯於吳江的新格局。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係係主任金煜對記者表示,吳江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在對接上海中,未來物流領域將有很大發展潛力。此外,吳江的整體經濟水平已非常高,在吸引中西部優秀人才向沿海地區轉移方麵也頗具潛力。
(原標題:接軌上海 吳江緊隨嘉興南通推產業、交通計劃)
最後更新:2017-08-26 10: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