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重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麵取消藥品加成

重慶市全麵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新聞發布會昨日舉行,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從2017年9月9日0時起,我市將全麵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同步實施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及一係列配套改革。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怎樣改?搞不懂醫改政策啷個辦?改革後,老百姓看病怎樣才劃得來?

重慶公立醫院改革 9日0時全麵推開

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遊賢勇發布相關情況。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方明金、市財政局總會計師彭湧、市社保局副局長孫誌堅、市物價局副局長楊治凡出席。

本次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機製為核心,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改革路徑,堅持“公立醫院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整體負擔不增加”的基本原則,圍繞“兩取消、一調整、六配套、一建立”的主要內容全麵展開。

“兩取消”:即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取消區縣公立醫院藥事服務費。

“一調整”:即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此次共調整了439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六配套”:即完善醫保報銷、財政補助、藥品供應保障、醫院監管、分級診療、便民惠民等六方麵配套政策。

“一建立”:即建立現代醫院管理製度。

從9月9日0時開始,全市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公立醫院將同步取消藥品加成,執行新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政策和醫保報銷政策。

439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後有升有降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涉及千家萬戶,改革後,老百姓看病究竟會發生哪些變化?

此次,共調整了439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據介紹,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有利於破除“以藥補醫”,總的來說,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收費,因此人力價值提升了,物化價值降低了。

其中,調升診察費(合並掛號費、診查費)、床位費、診療、手術、護理、中醫6類共258項價格;降低CT、核磁共振、派特CT等3類共181項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詳見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情況表)

沒參保不劃算沒帶卡很麻煩

溫馨提示

重慶市將自9月9日起實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市人力社保局溫馨提醒:為保障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參加醫療保險。已經參加醫療保險的,去看病時記得一定要帶自己的社保卡,這樣才能刷卡享受醫保待遇。沒參保不劃算,沒帶卡很麻煩!

費用漲了還是降了?群眾整體負擔不增加

那麼,以後看病,費用到底漲了還是降了呢?發布會上,遊賢勇現場算了算賬:“經過我們測算,群眾整體負擔是不增加的。”

原因是,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增加的醫療費用與取消藥品加成騰出的空間總量大體平衡。並且通過醫保和財政配套措施,價格調整增加的醫療費用,主要由醫保、財政承擔了大部分,患者隻承擔少部分。加之改革後患者無需再支付藥品加成費用、大型設備檢查項目降價,升降兩者相抵,患者負擔總體不增加。

舉個例子:比如診察費和床位費2個項目,雖然此次調價幅度較大,但均由醫保實行了定額報銷。其中門診診察費由改革前的掛號費和診查費合並而成,改革前醫保不報銷,改革後納入了醫保報銷範圍,且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實行統一的定額報銷額度。經醫保報銷後,醫保患者在一、二、三級醫院的普通門診診察費個人自付分別為1元、2元、5元,與改革前相比,一級、二級醫院患者個人自付分別下降了1元、1.5元,三級醫院持平,切實保障了群眾基本看病就醫需求。

同時,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診察費患者自付費用略有上升,主要目的在於引導患者合理分流,緩解三級醫院、知名專家看病擁擠問題,同時也有利於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

住院診察費由醫保報銷了近90%。床位費方麵,一、二、三級公立醫院在現行床位費收費標準基礎上分別提高了10元、20元、35元,其中由醫保定額報銷9元、18元、32元,患者自付分別隻增加了1元、2元、3元。

就患者個人而言,因病因人而異,看病費用會有增有減。具體來說,以購藥為主的患者會感到費用有所下降,以接受治療和手術為主的患者可能會感到費用有所增加。但群眾整體負擔不增加。

“調升”醫療服務項目全部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此次改革,凡是調升的醫療服務項目全部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並按照“群眾整體負擔不增加、醫保基金可承受”的原則,調整完善了部分項目醫保報銷方式。

比如對診察費、床位費2類上調幅度較大的項目,主要由醫保實行定額報銷。將調價後因項目內涵發生變化,新項目中既包含有原醫保甲類項目、又有乙類項目的情況,醫保屬性統一調升為甲類,報銷就高不就低;相應提高精神病單病種醫保按床日定額付費標準等。

除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完善醫保報銷政策外,重慶還將在財政補助、藥品供應保障、醫院監管、分級診療、便民惠民等方麵提供配套政策,更好地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

怎樣看病更劃算? 這些細賬你要算一算

改革後,雖然取消了門診掛號費,但患者就診的流程不會有什麼變化,依然要先掛號,隻是掛號時不再收取掛號費,而是收取診察費。此外,選對醫院和醫生,市民看病才更省錢。

1。就醫要帶醫保卡。改革後,門診診察費也納入了醫保報銷,所以市民到醫院不管是住院、還是門診就診,一定要記得帶上醫保卡。

2。對於少數現在還沒有參加醫保的患者,建議大家積極參保;對無能力參保的困難群眾,可以通過民政救助、健康扶貧等渠道資助參保。人力社保部門為配合此次改革,還專門對改革期間參保的困難群體出台了“即參保即享受”的優惠政策。

3。常見病、慢性病患者、病情較輕的患者,最好就近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一、二級醫院就診,選擇普通門診、普通醫生就診,一來看病比較方便,不用去大醫院“打擁堂”,二來,因為級別越低的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收費標準越低,一、二級醫院的普通門診診察費甚至比改革前還便宜。

最後更新:2017-09-02 16:32:23

  上一篇:go 金磚國家簽署重磅文件:或打破三大評級機構市場壟斷
  下一篇:go 我國小微企業達7328萬戶